<p>跟随蒋介石去台湾有200多万人,台湾老兵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p><p>12月30日,下午从基隆港的和平岛公园出来,碰到一位老人,见到我们一行大陆游客,似有攀谈之意。于是我上前打了个招呼,方知这是一位台湾国名党老兵。</p><p>老人告诉我们他已有88岁,祖籍大陆重庆。他说他就住在附近,每天都到和平岛公园走走,见到大陆人就感到亲切,想聊聊。</p><p>我们问他是否已有家室,老人说他在台湾已经成家。他说,如果没有家眷,他早就回大陆了。他告诉我们,他回过大陆多次,早些年他都要带些钱,平均分给在家乡的亲戚。老人诙谐地说:“现在不用了,都有钱了。不但不用给钱,我还赚了,我的一个侄子在山西开煤矿,一次就给了我3万块。”我们离开时老人目送我们,似乎送别自己的亲人,台湾老兵思乡之情由此可见一斑。</p><p>在大陆、台湾隔绝的时代,台湾老兵隔海相望,受尽思乡之苦。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蒋介石一直鼓吹反攻大陆,限制老兵结婚成家。解禁后,老兵们都已年近中年,加之经济上不富裕,很难娶到妻子。有的娶了山里高山族女子,也有的娶了残疾人,甚至生下了智障的后代,家庭负担更重,大都生活比较贫困。我们在台东就见到捡拾废品的老兵,导游也介绍说,车上收集起来的空矿泉水瓶子就常常送给那些老兵,社会上也有慈善机构为老兵做一些捐助活动。老兵是台湾的弱势群体,随着时间推移,现在剩下的老兵已经不多了。但老兵演绎的一出出悲剧还在延续。</p><p>横贯台湾中部的中横公路,打通中央山脉,山势极其险峻,曾有数万台湾老兵苦战三年多时光,流血流汗,有200多人付出宝贵生命,客死他乡。在技术落后的上个世纪50年代,台湾老兵以落后技术、血肉之躯,为台湾打通第一条横贯东西的大通道,这可能是跟随蒋介石的国民党老兵在战场之外为蒋家做出的最后一点贡献吧。</p><p>(2015年元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