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会纪念园科普调查(第三组)总结分享(副本)

余岚(玉兰&松果)

<h3>2020年6月6日,世界环境日的第二天,热爱自然的我们来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教室,参加首次植物科普培训,遇到熟悉朋友格外的开心快乐,特别是海波老师治愈系的笑容,那么的温暖。来吧朋友们,跟着米宝主持的节奏,倾听南门老师讲解植物大会纪念园,期待了解~~~自然是如何成为设计者</h3> <h3>南门第一站~植物科学深圳宣言</h3><h3>这里是打开自然创造自然的地方</h3> <h3>斑驳的锈点里藏着好奇的种子</h3> <h3>2017年的那个夏天19届世界植物大会在深圳开幕,吸引了许多植物届的大咖,仿佛是昨天发生的</h3> <h3>自然舞台和线性看台</h3><h3>多来几次估计会理解</h3> <h3>平面图</h3><h3>土壤种子库有些神秘</h3> <h3>土壤和植物的关系</h3><h3>互相作用,互相影响</h3><h3>孕育着希望</h3> <h3>土壤种子库是本土植物多样性重要的来源</h3> <h3>不同的土壤汇集在这里,让深圳的种子塑造公园未来的样子,我们会时常来看你</h3> <h3>5个土壤采集点</h3> <h3>5个采集点平面图</h3> <h3>领了一根长圆木,需要锯成4小段,这可是技术加力气活,得拿出看家本领,嘿嘿</h3> <h3>光头强来过吗😊</h3> <h3>留下线索,哈哈😄</h3> <h3>5m*5m的正南正北,样框记录植物的生长和消失,清理入侵植物,记录样框中植物种类~看样子南区前的培训,有效的记录很有必要。</h3> <h3>这时候上课的记录排上用场了</h3> <h3>合作的力量,修正样框</h3> <h3>正南正北,不要有偏差</h3> <h3>手机的指南针是最便利的工具</h3> <h3>远在观景台的朋友,我们的样框ok吗</h3> <h3>航拍</h3> <h3>拉着南门老师一起辨认植物</h3> <h3>我们三组的样框,像看自家园子一样欣喜</h3> <h3>开启框内植物认识过程,小伙伴找来了南门老师,智慧③组小伙伴,点赞👍</h3><h3>手机拍照,识花君工具,表格记录,18般武艺,快乐😊的不亦乐乎</h3> <h3>大家的成绩单,感觉有100分喔😄。</h3><h3>期待下次更新植物的生长和消失</h3> <h3>回顾一下我们的记录,清理的入侵物种</h3><h3>百花鬼针草 排名第一非你莫属 </h3><h3>衣服裤子鞋子都是你的种子,顽强的生命力 </h3><h3>103株带花苗+38株幼苗=合计141株</h3><h3>软尺测量后发现有1m*1m</h3> <h3>含羞草,孩童时最爱的自然玩具之一,各种触碰让它的叶片闭合,时常刺到手也不厌其烦。</h3><h3>排名第二</h3><h3>70cm*70cm</h3> <h3>南美山蚂蝗</h3><h3><br></h3> <h3>今天新认识的植物~南美山蚂蝗~豆科</h3><h3>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1米。茎自基部开始分枝,圆柱形,具条纹,被灰黄色小钩状毛或有时混有长柔毛;根茎木质。</h3> <h3>白灰毛豆</h3> <h3>银合欢</h3> <h3>莲子草水陆两栖霸主</h3><h3>空心莲子草是苋科、莲子草属(也叫虾钳菜属)植物,不知道我们今天发现的是哪种莲子草</h3> <h3>蟛蜞菊</h3> <h3>小蓬草</h3> <h3>霍香蓟</h3> <h3>黑麦草,自然植物</h3> <h3>不是爬山虎,是羽艺菊</h3> <h3>劳动中,清理入侵物种</h3> <h3>分类管理</h3> <h3>记录</h3> <h3>总结环节</h3><h3>感觉白灰毛豆好大颗</h3> <h3>合影环节,找到自己喔</h3> <h3>超有爱的小伙伴,美篇图片主要来源于超级摄影师缅栀,青青河边草,蚂蚁等</h3> <h3>突然明白,只有实践才能懂得自然是纪念园的设计者</h3> <h3>天公作美</h3> <h3>小伙伴蚂蚁的感想:第一次参加这种类型的公益活动,很新奇也很开心。一边自己动手“玩”:拉样框、除植物等,一边学习植物物种、做调研方式,完美体验到“寓教于乐”的快乐感哈哈~</h3><h3>而且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开发这个调研“项目”的感觉也好棒,以后还可以每一两个月来一次,见证它的历史变化、寻找对付入侵物种的方法,感觉超赞!</h3><h3><br></h3><h3>缅栀姐姐感想:理论与实践的闪电结合——奇效</h3><h3>2020年6月6日上午,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公民科学调查举办了首次活动,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了室内理论培训,然后就趁热打铁,前往生态公园南区的纪念园开展现场实践活动。在知识点在记忆中还很鲜活的时候,一场旋风式的实践活动巩固了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取得了奇妙的效果。在大家的各种紧密协作下,完成了从定位、拉样方,植物识别、数据记录、铲除外来入侵植物等一系列任务,感受到了公民科学调查的责任,也收货了公民科学调查的乐趣。</h3><h3></h3><h3>何田玉感想:从报名开始,我对“公民科学调查活动”就充满了神秘感与期待感,一个不了解的新活动,一个不能随便到达的地方[微笑]</h3><h3>周六的活动收获很大,认识了新伙伴,学到了新植物,在植物大会纪念园进行持续性的科学活动,还是很有意义的事。</h3><h3>听南门讲课,从思想上得到认识,到实地定好位置,拉出方方正正的样方,认识区分每种植物,拔外留本,大家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收获满满,以后每个月的活动,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技能,期待更多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调查者。</h3><h3><br></h3><h3>圆圆:千呼万户使出来—MCF首次植物大会纪念园公民科学调查:</h3><h3>植物是城市里的生灵,它们扎根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土壤里,与我们同呼吸,共成长。</h3><h3>今天在工作人员南门老师、木香、米宝的带领下,32位志愿者伙伴一起与这些我们常见的植物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我们一早从室内植物公民调查的的理论知识开始,接着开始户外体验,大家通过边防哨所,来到活动安排地点,分组,分工,然后各种开始测量打桩,完成5X5米的样框、做植物辨别,采样、测量、分类,大家分工明确,互帮互助,一个多小时后收获了今天的胜利品-清理了一堆入侵植物。回看刚刚杂草丛生的样框里,被我们整理得平整而有序。为接下来的植物调查做好了前期准备。活动结束集中做了分享,今天学到了植物公民调查的基本知识,认识了不少常见植物。重点是记住了,持续观察和记录才是最重要的。</h3><h3>跟久违的伙伴们见面,劳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期待下一次的活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