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唱,满弓扣箭。

西贝风

西箭扣穿越纪实 <p>弯弓箭扣琼逐鹿,</p><p>策马长城啸西风!</p> <p>箭扣长城位于京郊怀柔区西北约30公里处,北侧属八道河乡,南侧属渤海镇,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京城长城三险居其一。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 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p> <p>周三非周末,箭扣全穿越!看到龙行天下发出的英雄贴,欣然前往。</p> <p>五月二十七日,风和日丽,来到了箭扣长城环抱之中的西栅子村。</p> <p>远远的望去,箭扣静卧在跌宕起伏的群山之中,白云不时的从山间和头顶飘过。</p> <p>韵味悠长的的箭扣蓝,美!</p> <p>在常人的印象中,万里长城似乎是一个模样,其实每段长城都有自己的特色,每段长城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伟岸挺拔,有的隽永俊秀,然集惊、险、奇、特、绝、美与一体者非箭扣莫属。</p> <p>打个卡,箭扣行,走起!</p> <p>驴友把箭扣分成东西两线,全部走完一般需要两到三天时间。由于箭扣损毁严重,东箭扣现在正在维修,我们向西开始了奇妙之旅。</p> <p>登城</p> <p>向东,经小布达拉宫,正北楼,牛角边,可到慕田峪长城景区。</p> <p>向西,经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北京结,可到大榛峪、黄花城长城和九眼楼。</p> <p>立足未定便开始了一段坡度很陡的长城破碎城墙攀爬。</p> <p>开始还不累,摆个Pos吧!</p> <p>小布达拉宫和远处的正北楼在俯视着登山者。</p> <p>鹰击长空,凄厉的叫声在山间回响。</p> <p>几个大喘气,上了第一个坡。</p> <p>身后的箭扣美。</p> <p>眼前的山也秀。</p> <p>敌楼。</p> <p>城墙。</p> <p>小布达拉云里走。</p> <p>风景这边独好。</p> <p>穿越历史露露头。</p> <p>敌楼的眼界。</p> <p>光影交错。</p> <p>难险之处显身手。</p> <p>尽情的咔嚓。</p> <p>云中之约。</p> <p>天梯前的小预演。</p> <p>将军守关。</p> <p>箭扣的敌楼都在山势起伏变化很大山脊线的山头上,步步惊心。</p> <p>却又美景如画。</p> <p>飞机在天梯上空掠过。</p> <p>天梯已做过维修,感觉不如传说中讲的那么难走。</p> <p>天梯上空的天狗</p> <p>天梯之上云海涌。</p> <p>疲惫的腿脚还不得歇,就又来到了三十八蹬。</p> <p>蓝天白云,快乐相伴。</p> <p>空中敌楼秀。</p> <p>“鲲鹏仰叹嫌翎短, 雁雀惊嘶望胆寒”</p> <p>鹰飞倒仰。</p> <p>“涧扣楼台鹰见愁,置身如同到霄九。”</p> <p>传说鹰到了这里也只能倒仰。</p> <p>俯视深谷鸟啼处,尽是桃花与绿柳。</p> <p>人们常说爬长城,到这里你才能知道爬的含义,手脚并用,身体恨不得有壁虎的本事,贴在城墙上。</p> <p>上两张照片由驴友所拍。</p> <p>城墙上的城砖几乎全部消失,仅留大小规则不等的石头尖,感觉最大的也就十几公分,倒着走,心里更发虚,因为你不知道脚下的情况,嗓子提到喉咙眼一点也不为过。</p> <p>走向北京结。</p> <p>飞机又从150敌楼掠过。</p> <p>152敌楼又来到。</p> <p>来到了北京结。</p> <p>从山海关过来的明长城在此分成了两条,向西南经黄花城、八达岭折向河北紫荆关长城,是为内长城。</p> <p>外长城则向西北方向,经九眼楼奔张家口,大同到嘉峪关。</p> <p>北京结下行之路也不轻松。</p> <p>回头望望北京结。</p> <p>走在西大墙上,稍加留意,会发现有的城砖上有文字信息,细细辨认应是“查收乾”,应该是作建造城墙监督之用无疑。</p> <p>但这个印迹是什么意思呢?</p> <p>西大墙上的敌楼。</p> <p>敌楼的标识也不见了。</p> <p>残垣断墙依然矗立风中。</p> <p>山下的小山村——西栅子村。</p> <p>越是艰险越向前。</p> <p>北京结谷底到九眼楼的城墙几乎全部坍塌,全是破碎石,海拔上升高度在三百米以上,走起来非常费劲。上午九点开始爬山,到了北京结谷底四点半,此时人疲缺水,六点还要赶到西栅村,去还是撤,这是个问题!</p> <p>见不到九眼楼,西箭扣之行就不够圆满,走!</p><p>终于来到了九眼楼。</p> <p>九眼楼位于四海镇东南9公里的火焰山主峰之上,海拔1141米,为万里长城之上建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敌楼。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险要,是宣(宣府,今之宣化)、蓟(蓟州,今之北京)、昌(昌平)三个军事重镇接点,是内外长城的交汇处。这样重要的位置,是万里长城所有敌楼中无可比拟的。</p> <p>《北京市延庆县地名志》记载说:“九眼楼为明嘉靖二十(公元1543年)巡抚都御使王仪建,中间有大小红门,西至岔道羊头山,东至四海冶,长160华里,设五口,红门左右修墩14座。九眼楼在该边垣最东端四海乡石窑村南5里火焰山,高7.8米,有九个了望孔连接三道边墙,四海若有警,南山边垣举炮火,顷刻可以达居庸关。”</p> <p>九眼楼为正方双层建筑,因每边有九个了望孔而得名,现存一层,高度为7.8米,每边为13米,了望孔高1.65米,宽0.5米,内有军士来往巡视宽1.2米的环行步道。九眼楼下部砌石条,上部用白灰砌青色城砖,构建十分坚固而壮美。楼下西侧有小平台,为军士集中的场地。平台北侧,有砖砌的台阶,沿台阶可达楼南门。楼顶为砖砌券拱式结构,楼内宽大,可住兵储器,向北开两窗,四面各有一门,门高两米,阔1.2米,出入便利。</p> <p>九眼楼也是人文之楼,留下的碑刻有24通之多,作为一个敌楼留下如此多的诗篇,也是绝无仅有的。</p> <p>箭扣长城是北京一段最险峻、雄奇的长城,自牛犄角边、南大楼、鬼门关、东西缩脖楼、东西油篓顶,箭扣梁、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北京结到九眼楼(望京楼)绵延20多公里,充分展现了长城的惊、险、奇、特、绝,置身其中,你就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的长城景观和韵味。</p><p>箭扣归来数日,天梯、鹰飞倒仰、北京结,九眼楼,精彩镜头依然在脑海播放。人说箭扣四季皆景,春有鲜花,夏有青山,秋有红叶,冬有白雪,箭扣长城犹如在群山之中舞动的巨龙,是先人用汗水、鲜血和生命铸就和捍卫的神圣地方,千古绝唱,满弓扣箭,箭扣,不愧为长城文化的瑰宝!</p> <p>不到长城非好汉,</p><p>好汉要到箭扣来!</p> <p>眉首诗句和箭扣地图由龙行天下户外提供。</p><p>部分资料和诗句来自网络,一并致谢!</p><p>除文头图片由好友无谓之无人机拍摄及两张驴友所拍照片外,照片均为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