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沙岗乡涂家堡村后面有一座石山叫石壁岭,山上有一片颇具规模的古山寨遗址。这里群峰突兀,危岩峭壁,壁如刀削,高近百米,地势十分险要。更让人惊讶的是围绕古寨周边、在悬崖峭壁之上均有巨大石块砌成坚固城墙,从布局上看,军事防御功能明显,要想从古道进入山寨,必须经过数道寨门哨卡。此山寨防御设施之齐全,防御之严密在以往探访的古寨中是及其罕见的。这座山寨究竟是一座古村落?还是土匪寨?或者就是古代某一时期军事要塞和屯兵兵营……石壁岭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不解之谜!!!</b></p> <p>石壁岭古山寨有两条古道与外界相通。一条是南面的山心村方向,另一条是北面的涂家堡村方向。</p> <p>上午八点钟驱车到达沙岗乡山心村,然后徒步向石壁岭进发。</p> <p>行进途中发现一巨型石山一侧有登山古道,大家不想错过这登高观景的机会。</p> <p>沿陡峭古道拾阶而上。</p> <p>登上山顶,果然视野开阔,周边风景一览无余:远处那座山峰就是石壁岭。</p> <p>群山环抱之中的沙岗乡山心村。</p> <p>登高观景,拍照之后,大家随即下山,继续向对面的石壁岭进发。</p> <p>这是进入石壁岭区域的第一道城墙,由于年代久远,隘口已有部分坍塌。</p> <p>进入隘口,左侧城墙内有一古道石台阶沿城墙根而上。</p> <p>用巨大条石沿陡峭山势而砌的第一道城墙,长约百米,厚重牢固。</p> <p>城墙中部有一山门。山门上部建有房屋,虽然已经坍塌,但根据布局上看,这应该是山寨哨所用房。</p> <p>山门对面有一高台,站在此处,周边环境尽收眼底,这里也应该是山寨的一处瞭望台。</p> <p>隘口右侧,绝壁千仞,气势恢宏。</p> <p>沿隘口内是一条长约数百米的峡谷。</p> <p>沿峡谷行进百余米,往右拐入一条隐秘小道,拐角处由两块巨石形成的又一隘口,宽不足一米,这是进入山寨的第二道卡口。也是一处天然屏障。</p> <p>穿过第二道卡口,前面数十米之外,又有巨石与绝壁之间形成一个狭窄通道,这是第三道卡口。也是一处天然屏障。</p> <p>继续沿绝壁下古道行进百米,又见巨型条石砌的城墙,高近十米,右侧留有入口,这应该古山寨南面的山寨门,也是进入山寨的最后一道关卡,即第四道关卡。由此可见,该山寨的防御是何等严密。</p> <p>沿台阶进入第四道卡口,走到城墙上面。</p> <p>城墙里面,地势开阔,相对平坦,虽然目前已被村民种了桔树。但密集分布几十间房舍屋基依然清晰可见。这就是古山寨遗址。</p> <p>古寨房屋基石。</p> <p>遍布此区域残垣断壁,恍惚让人们看到它那曾经的繁华与兴旺。</p> <p>在一侧山坡下的绿树林中,有一栋相对完整的房屋。</p> <p>原来这是一座古庙,四面墙体保存完整,顶部已经坍塌。内部早已被密林覆盖,使人难以窥知全貌。</p> <p>掉落在一旁的石匾,“仙人古庙”几个字清晰可见。只可惜石匾已经断裂。</p> <p>发现古庙后面山坡密林中有条古道,大家决定上去看看。</p> <p>密林中奇特的竹鞭。</p> <p>在密林中还发现多处这种深坑,疑是村民捕捉野生动物后留下的。也有驴友戏称:这是不法分子盗宝所挖,大家再仔细找找看,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收获。</p> <p>穿过密林,前面巨大石壁挡住去路,石壁异常陡峭,并且没有古道台阶。大家只好沿峭壁攀岩而上。</p> <p>几位女士体力较差,为安全起见,即使用携带的登山绳索,固定其腰部,上拉下拽,助其登山。</p> <p>登上山顶,举目远眺,东面:包坊水库美景尽收眼底,远处县城轮廓、高楼大厦依稀可见。</p> <p>西面:群山延绵,军锋巍峨,云雾缭绕。</p> <p>然而此时,乌云密布,随后便下起小雨,并伴随雷声从远处传来,大家不敢在山顶逗留,随即开始撤离。</p> <p>雨后的峭壁更加湿滑,大家下山就更加小心谨慎。</p> <p>下到山底,沿两山间隙之间的古台阶而上,进入“一线天”。</p> <p>由于远古地壳运动,这座山有几处断裂带,形成多条“一线天”奇观。</p> <p>这条断裂带与外界相通,所以在一线天的尽头,也被古人用巨石砌墙阻断,形成古寨东面的关隘屏障。</p> <p>从一线天原路返回到开阔地,登上古庙对面斜坡,沿北面方向寻找另一条进入山寨的古道。</p> <p>果然往北穿过一片杂草丛林,在不远的一处巨大石坡上,有一城堡映入眼帘。</p> <p>该城堡位置,地势险要,视野开阔,站在此处,周边情况尽收眼底。</p> <p>根据房子地理布局,这座城堡应该又是具有哨卡防御功能。是山寨北面的一道卡口。</p> <p class="ql-block">另外了解到,在密林深处的山坳里,在两座山峰之间建有高大坚固山寨北门。遗憾的是我们一直没能找到。(注:该照片由网友提供)</p> <p>古寨的西面尽头有一片茂密的丛林,大家决定再到这个方向去看看。</p> <p>经仔细观察,发现茂密树林中似乎有古道痕迹,于是持柴刀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通道,大家钻进密林,发现里面另有洞天。</p> <p>里面有块小开阔地,但竹木丛生。</p> <p>古藤缠绕。</p> <p>左侧是高达百米,壁如刀削的垂直巨大岩壁。这也许就是石壁岭名称的由来。只是由于地势太险,人所处位置受限,手机无法拍之全貌,甚是遗憾。</p> <p>举目远眺,山下近处的涂家堡村和远处的陶田村全景一览无余。</p> <p>巍峨雄伟,云雾缭绕的军锋山。</p> <p>另一面的悬崖上又见巨石砌成的城墙。虽然饱受风雨侵蚀,青苔遍布,古藤缠绕,但城墙依然坚固如初。</p> <p>在两块巨石之间有一石缝,与外界相通。</p> <p>此石缝狭小细长,只能容一人勉强通过。这也成为山寨西面的天然屏障。</p> <p>今天的探秘活动告一段落,大家沿古寨南面峡谷古道原路返回下山。</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经过一天的探秘,虽然对石壁岭的地理环境及建筑布局有了初步了解,但石壁岭的谜团并没有解开。</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首先,假如像有些网友所说,它是一座古村落,为何要修建如此坚固城墙?在古代一个只有几十间房屋的村落何有如此人力、财力修建如此难度和如此规模的防御城墙?又为何会神秘消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其次,如村民所说,它是一座土匪寨。但问题是石壁岭虽然地势十分险要,但地理位置并不偏僻,它不仅处在村庄及交通要道附近,而且距离县城也只有十公里路程,根本不适宜土匪建窝躲藏。所以是土匪寨的可能性不大。</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当然,也有驴友根据山寨地理位置及建筑特征及严密的防御布局判断:这种防御城墙与布局在冷兵器时代,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所以这最有可能就是一座古代县城郊区的军事要塞和屯兵兵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石壁岭的不解之谜何时才能真正解开,我们不得而知。但随着石壁岭被更多人知晓,我想,今后去这里登山探秘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2020年5月16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