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记游之五: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街区

画溪花浪

<p> 杭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风光秀丽的自然山水,更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至今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街区。现在保存比较完好的有杭州下城区南山路附近的河彷街、南宋御街、五柳巷;杭州城北拱墅区古运河两岸的桥西、小河、大兜三个历史文化街区。这些文化古迹都是杭州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发展留下的宿影。参观和游览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对深入了解杭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会大有帮助。</p><p> 五月十二日上午,:我们利用半天时间走访参观了杭州古运河上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对运河文化作了一次实地考察。</p><p> 首先,我们打的来到著名的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p> <p>  来到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当然首先要拜谒杭州古运河上第一古桥一一拱宸桥。</p><p> 拱宸桥,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清顺治八年坍塌,康熙五十三年重建,历时四年建成现在这座拱宸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p><p> 在杭州,如果想找一个连接历史缩影和现代繁华的地方,那恐怕没有什么地方比拱宸桥更合适的了。桥的左边是由白墙黑瓦古建筑构成的传统街区。右边却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大都市风貌。,一条运河,一古一新,相得益彰,历史和现实和谐共存。</p><p> </p> <p>  《论语•为政篇》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宸桥(“拱”与共通,“宸”与辰通)之名由此而来。寓意百姓拥戴实行德政的统治者。</p><p> 拱宸桥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苍桑。 1895年,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杭州列为通商口岸,1896年在此地设立洋关,直到抗战胜利后,洋关才被废除。</p><p> </p> <p>  2005年,杭州市政府对拱宸桥进行大修,这也是拱震桥120多年来头一次大修。古老的拱宸桥,得以更坚强的形象,横跨在运河之上。</p><p> </p> <p>  俗话说: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桥西直街,博物馆群、老字号店铺…贯穿其间,老街小巷深藏在历史的故纸堆里,藏在文人墨客们的诗情画意里,藏在百姓悠闲的小日子里。</p> <p>  拱宸桥目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京杭大运河杭州终点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桥梁,藏着运河百年的苍桑历史,见证着杭州百年的沉浮。</p> <p>  拱宸桥的东岸是运河文化广场,广场上六幅浮雕,讲述着运河的古老历史。</p> <p>  拱宸桥的西岸,是2006年整治后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对原有历史古建筑采取保护、修缮、更新、拆除等措施,抢救频临破坏的运河两岸历史实物遗存,形成了以居住、休闲功能为主的,集商业、休闲、娱乐及公共展示服务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区域。</p> <p>  桥西历史街区主街一一桥弄街,一侧是近代工业厂房,是杭州通益公纱厂旧址,现开辟成为杭州扇、伞、刀、剪博物馆群。</p> <p>  另一侧是传统商业店铺。汇集了清末民初二层阁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易公房和厂房;八十年代的筒子楼等,几乎浓缩了近现代中国江南建筑样范。集中体现了杭州清末到解放初期,依托运河而形成的近现代工业文化、平民居住文化及仓储运输文化的复合型历史文化街区。</p> <p>站在运河拱宸桥上俯视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p> <p>  李克强总理来杭州,曾经来到桥西历史街区考察,并到过这家书屋。</p> <p>  古运河街边矗立着一组织反映商业运输和航运雕塑群像。</p> <p>  这是近代杭州市井氛围和经济繁荣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些历史文化的“存量资产”,集中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城市民俗、传统商业、近代工业等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p> <p>老字号的中药铺。</p> <p>老字号天乐堂。</p> <p>文化是一个历史街区的灵魂所在。</p> <p>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的古码头</p> <p>  在桥西直街上走一走,在千年运河的河埠头坐一坐,在百年老厂旧址的厂房里看一看,总觉得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把我带进了那个遥远的时代。</p> <p>  桥西历史街区市民休闲公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中老年朋友每天到此跳广场舞、唱戏、K歌的集中地。</p> <p>古宅门口盛开的蔷薇花。</p> <p>雕像:童年嬉戏的乐趣。</p> <p>走完桥西,来到小河。</p><p> 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杭州市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p> <p>  相比于桥西历史街区,小河历史街区规模就小得多,但街区布局比较紧凑。沿小河分布的传统民居建筑、运河航运遗迹风貌仍然保存完好。</p> <p>  自宋代以来,这一区域一直是运河沿线的重要商贾集中地。经过民国年间的繁华后留下的历史遗迹也比较多,文化内涵比较丰富。</p> <p>  .小河岸边的狭窄长廊,可以为南来北往的商客挡风遮雨,停脚小憩的择站。</p> <p> 小河直街为一河两街格局,面街一楼为商铺,二楼为居所,是典型的下店上宅民居建筑。</p> <p>  小河直街不长,紧靠运河码头。当年沿街房屋、店面大多服务于航运业工人的生活需求,如酱菜坊、理发店、客栈和杂货铺等。</p> <p> 小河直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因运河而兴,成为重要的货物水陆转运集散地。到了清朝,南来北往,大宗货物在此交割,并一直繁荣下来,小河地区更是十分繁华,河埠码头呈现勃勃生机,餐饮业、茶点业、百货业渐渐兴起,酒肆、米店、仓库林立。</p> <p>  小河边上设置了富有情趣的两组雕塑,吸引着我。</p> <p>捉小鸭。</p> <p>小桥流水人家。</p> <p>  小河直街保存完好的酱园。此地制作的各种酱板、酱菜、酱油都仍然采用传统的老法制作,发酵日晒180天才能制成品。</p> <p>日晒雨露的酱缸。</p> <p>  据酱坊老板介绍,过去酱油园生产的酱品都是采用小河边这口古井 的水来制作的。记住一口老井,就记住了一条老街,就记住了一段市井历史。这些都是历史文化街区不可多得的实物形态和历史见证。</p> <p>保存完好的水运码头。</p> <p>  临河而设的各种茶楼,环境宁静,每天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品茗休闲,好不雅致。</p> <p>  河边的酒吧白天冷冷清清,到了晚上这里就人头拗动,灯火辉煌。</p> <p>小河对面的水榭民宿枕河而设。</p> <p>  从小河直街穿过运河大关桥,便来到了大兜路历史街区。这里至今保 留着香积寺石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和大量清未民初民居老建筑,是杭州老城历史风貌尚存的街区之一。</p> <p>  据说明代己有大兜路路名,明清时,大兜路区域增设集市,建立官办粮仓(国家粮库),成为杭州城北重要的集市、贸易、仓储中心。运河沿岸水陆码头和商铺林立,街市商业十分繁华。</p> <p>坐一坐洋气的黄包车。</p> <p>大兜路街区两傍的店铺十分整洁。</p> <p>  著名青年钢琴家朗朗是保护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形象大使,在大兜路历史街区专门设立了朗朗钢琴艺术中心,相关艺术机构每周都会在此举办钢琴演奏会。为古老的运河增添了现代音乐文化气息。</p> <p> 这里是大兜路仁和仓北弄,是国家浙江地方第二堆仓,用于堆放大米、桂园、花生和布匹等。</p> <p> 这里是国家厂丝仓库旧址,青砖结构的高大仓库現在内部己改建成为一家现代星级酒店。</p> <p>  大兜路街心花园内的一组雕塑哟引了我的眼线,主题好象是三个农村老婆婆结伴游杭州的画面,神态刻划得恢谐、详和、喜悦,十分有趣。</p> <p>  从大兜路历史街区遥望运河对面的这艘游船就是著名的“乾隆舫”。该船雕龙画凤,富丽堂皇,气势恢宏,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乘坐的皇家船舫样范,按1:1比例仿制而成。</p> <p> 走在街区感觉比较冷请,游客不多,整洁的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可能是受疫情影响吧。</p> <p>街区店铺门前家家户户花草茂盛。</p> <p>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运河边上有个著名码头叫香绩古埠,这是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百官前来迎驾的御码头。据说当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杭州也是从这个御码头登陆的。</p> <p>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三个多小时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游览就要结束了,走马观花,边参观边学习,可以说收获多多。通过现场走访,粗略地了解了古运河发展的历史沿革。了解昨天,认识今天,才能把中华文化遗产更好地继承发扬下去,推向未来。</p><p> 运河两岸这些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和文化建筑,是一方水土情感的化身;是一方水土人文的创造;是一方水土生活的积淀;是一方水土历史的纪念。杭州的历史很古老,杭州的今天很美好。相信,杭州的未来会更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