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泸州带酒香

天虫

<p><b style="font-size: 20px;">  应朋友之邀,五一节,我们一行四人驱车去泸州,车刚上泸州长江“国窖”大桥,就闻到了熟悉的酒糟香味,探头往桥下一看,泸州老窖酒厂的老窖窖池群己在桥右侧下方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熟悉的地方,弥漫的酒香,勾起了我一段记忆。那是1974年,我们高中毕业班到泸州老窖酒厂学工,一周的时间,我们跟着工人师傅,学做粉碎曲砖、拌料运料、摊凉酒糟等作业。休息间隙,工人师傅往往用搪瓷大茶盅,去接刚刚蒸馏出的老窖酒,接满一盅,一边自己喝一边递给我们喝。盛情难却,我们男同学也偶尔去呡一点,酒精度是70%多的烈酒,入囗就火辣辣地直刺咽喉,这时想吐已晚也,咳嗽一阵缓过来,慢慢回味又觉得微甘且略带一点苦涩土腥味。(因泸州老窖是泥窖发酵)有一位男同学多贪了几口,脑门发热瘫软入睡至下班仍不能动弹,大家只好把他架离回去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泸州地处川南丘陵区,长、沱二江四岸,历史悠久,又称“酒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温暖,夏季炎热,冬无严寒。年均气温17.5℃--18℃,极端高温40.3℃,极端低温-1.1℃,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14mm,全年日照充足,无霜期在300天以上,少有大风。在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孕育出了泸州地域性独特的农作物及微生物类群,对泸州老窖酒生产所需的本地软小麦和糯高梁有着显著的影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长江,沱江,两江在泸州管驿嘴交汇。</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泸州滨江路管驿嘴广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为什么泸州老窖酒敢立“中国白酒龙脉”这块石碑,有何底气?,一是因为中国白酒中的四大名酒,贵州酱香型茅台,山西清香型汾酒,泸州老窖浓香型曲酒,陕西西凤酒的酿酒曲药,都起源于泸州老窖的“甘醇曲”。二是酿酒的窖池,茅台的石窖酿酒,汾酒的地缸酿酒都起源于泸州老窖的泥窖酿酒。因此,泸州老窖酿酒技艺,作为开山鼻祖,号称“中国白酒龙脉”,当之无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泸州老窖酒文化浮雕图,置于国窖1573广场,成为泸州酒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浮雕图全长79米,七九正好谐音泸州方言“吃酒”。由此,泸州人将这幅记录了泸州各个时代著名酒文化的典故浮雕图称为“吃酒图”,它展示了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誉满当今的发展历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元代泸州人氏郭怀玉十四岁学艺,四十八岁用本地软质小麦和糯高梁面为原料,在泸州发明了“甘醇曲”,不断改良制成了大曲用于酿造大曲酒。“甘醇大曲酒“更演化出今日的浓香、酱香、清香大曲酒。郭怀玉以其对中国白酒业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大曲酒之祖、“制曲之父”。</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明代洪熙年间,泸州人施敬章发明了“泥窖酿酒法”。开创了“固态发酵,泥窖生香,甑桶蒸馏”的独特工艺,为中国白酒进入“泥窖生香”的时代奠定了基础。</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明代万历年间,泸州人舒𠄘宗在泸州营沟头龙泉井附近(现国窖1573生产地)建泥窖,取名“舒聚源”。在郭怀玉、施敬章酿曲酒基础上,总结了从“配糟入窖,固态发醇,酯化老熟,泥窖生香”的一整套老窖大曲酿酒工艺技术,使浓香型大曲酒进入大成阶段。</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清末举人温筱泉,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十五代传承人,主张“实业救国”,1915年携温永盛大曲酒(泸州老窖特曲前身)走出国门,饮誉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成为让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笫一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得知泸州老窖曲酒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泸州百姓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彩装狮舞,来到温永盛酒坊庆贺,温氏酒坊也拿出浓香美酒款待众乡亲。</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 跟随(酒史浮雕图)一路走过了泸州老窖酒业漫漫求索路。现在泸州老窖有1619口酿酒窖池群和16处,自明、清时期沿用至今的老窖池、老作坊及三大天然藏酒洞均成为“国宝级活文物”。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泸州白酒强大命力的证明,也是泸州老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国窖1573窖池群外围矗立着一排文物碑林,这些碑是泸州老窖“活文物”酿造的最好证明。泸州老窖窖池群从1986年一1996年的十年间,分别公布为市级、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切实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利在当代,功在干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国宝 1573窖池群是在舒聚源糟坊(温永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有上百口百年以上的老窖窖池,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古窖池群落。其中,许多老窖池由两口或三囗窖池合并而成,被称为“鸳鸯窖”、“合家欢窖”、“状元窖”、“女儿窖”、“师恩窖”、“母恩窖”等等。目前,泸州老窖拥有上万口老窖池,其中1619口是百年以上的明、清古窖池,从古至今从未因城市的发展而搬迁、破坏,保存完好。这些窖因数百年连续传承、使用,成为了“活态文物”,弥足珍贵,酒界罕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古云:“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要酿出好酒,酿酒用水十分重要。著名的“龙泉井“就座落在国窖1573窖池群旁边,是泸州老窖曲酒酿酒生产的优质水源,其历史与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同宗。龙泉井水,无色透明清澈甘甜,非常适宜于酒糟的发酵,以此井水酿酒,可酿造出顶级的美酒。因此,在1986年泸州市政府将其颁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再为居民取水之用,而作为泸州老窖酒酿制的专用水源。</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国窖 1573的生产现场,就闻到浓浓的酒糟醇香,看到整洁的酿堂、排列有序的泥窖发酵池,细腻光滑的封窖泥面、古朴的甑桶、碾过明朝小青砖的叽咕车,还有工人师傅们遵循传统的酿造工艺流程,酣暢淋漓地进行酿酒作业的热闹场面。拌料→上甑→蒸馏→摊晾→入窖→封窖→起窖→拌料,每循环一次,就去除四分之一的旧料,再加入四分之一的新料,如此循环反复。</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国窖1573生产现场的玻璃幕墙走廊地面上,有泸州籍著名书法家倪为公先生所书《百酒图》,又叫《九九归一图》,以行、草为主,融楷、篆、隶于其中,99个书体各异的小“酒”字环绕在一个大“酒”字周围,形成众星拱月,把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与泸州悠久的酒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1995年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泸州老窖博物馆设立于1996年9月,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泸州酒史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馆中的文物和史料,呈现出泸州老窖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勾勒出一幅两干年泸酒发展的历史巨卷。</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泸州老窖酒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从展厅展出的1一9代泸州老窖特曲到现代国窖1573,泸州老窖跨越时空,传承创新发展,荣获国际国内多种荣誉。其悠久的酿造技艺和深厚的酒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酒风酒俗、人文民俗,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泸州老窖开放式酿酒的工艺特点,促进了酿酒微生物的纷繁复杂及呈香物质多途径发酵代谢,孕育出了国窖1573“无色透明,窖香幽雅,绵甜爽净,柔和协调,尾净香长”的典型风格特点。</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国窖1573定制酒,是在纪念泸州老窖1573老窖池群荣获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周年之际,推出的限量定制酒。此酒完全按照国际定制酒的服务标准,为客户提供一对一,完全私密唯一性,不可复制的个性化定制酒及相关配套的标准服务。</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浓香正宗”是我国巳故酒界泰斗周恒刚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亲笔所书。周恒刚先生雅号“无量酒徒”,他是新中国酒业的开创者,连续主持中国白酒笫2、3、4届“中国名酒”的评酒工作,确定了泸州老窖特曲酒为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有别于酱香型茅台酒的“酒质清亮微黄,气味芬芳,醇馥幽郁,气味与口感均散发出强烈香气。”;有别于清香型汾酒的“入囗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也有别于西凤酒的“酒色清澈透明,香气清芬,饮后回甘,集酸、甜、苦、辣、香五味,而诸味谐调各不出头的独特风格”。</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自古讲究诗酒风流,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他写下几百首关于酒的诗篇,其中《泸州》这首诗的四句分别描写了泸州的城美、水美、酒美、人美。“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旗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酒是有生命和性格的。泸州老窖酒,吸山川之灵秀,纳自然之神韵,经泥窖生香,原酒洞藏,特色勾兑,呈现出的国窖1573,举杯,陈香优雅,窖香浓郁;手触,如丝绸嫩滑柔软;品呡一口,醇厚、细腻、绵柔;品毕,唇齿留香幽然弥漫,余酒挂杯壁。</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泸州人邀朋友喝酒,叫“喝单碗”既用碗来喝酒。划拳斗酒,手上取;好酒好景,酒力雄。几杯下肚,心悦神怡,再饮几杯!提振精神,狗熊变英雄,再灌几口!!雌雄不辩,欲辨己忘词。然而喝酒,喝的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层面的表达,那怕是骨软筋麻,也乐得舒坦,爽得彻底。</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大碗喝酒</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划拳斗酒。你输了!该你喝酒!</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你还知道他是谁,他己经不知道你是谁。倒也!!</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喝酒各有理由,有朋自远方来,无酒不成席,以酒表达深情厚意;良辰佳节,无酒不欢,饮酒助力欢快惬意;蹉跎困顿,无酒不成,借酒一吐寂寥忧伤;春风得意,无酒不振,寄酒抒发豪情壮志。而一个人喝酒,大抵喝下去的是酒,咽下去的却是故事。人生如酒,有苦、有涩、有淡、有烈、可醉、可醒。感悟人生,选择取舍。借用唐代诗人李白《将进酒》中的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鸣谢!感谢好友廖立鼎立相助,提供的三张优质照片。陈星提供的泸州滨江路上划拳照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