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宅家的日子磨成了看花、浇水、剪叶、拣枝的赏花护花的连贯性动作。春节前随便购买的四盆花与先前的月季、龙血树就是整个宅家期的道具,阳台、客厅,摆花地方就是舞台。演员登场。原本花开花落是爱怎样就怎样的自生自灭,现在变成了期盼。新购买的四盆花分别是映山红,买时就开了几朵,诱人鲜艳的红;一盆山茶,11个花苞还没吐红;一钵虎头兰,三只花串有两串金黄色的开口笑,一串花蕾尽是青涩;再一盆就是海棠,四枝耸立的肉质带紫的粉红色花朵,也算高贵;月季还在长叶,没有花蕾。</p><p><br></p><p> 年三十没到的日子把买回的花挨个换盆。茶花、杜鹃花换盆顺利,海棠弄掉了一个花串,兰花就小心了再小心。一切就绪,坐等花景,春节春色家中乐。喔嚯,封城禁足,原本可随意欣赏的公园、山野、街景、河道,无处不飞花的春城,只能呆在家自己过了,这些花盆成了每日必观察、摆弄的对象。</p><p><br></p><p> 年三十买回的康乃馨、虎头兰、海棠是客厅的艳丽,阳台上陆续盛开的映山红逗人喜欢。康乃馨射去,映山红盛装,海棠也有花芽出土,满是希望。只是怀疑青涩的虎头兰花串会不会转变为金黄的开口笑啊?有点怀疑,太像塑料花了。反复观察对比,确定了就是真花,不是加上去的人工花串。</p><p><br></p><p> 按照卖花师傅的指点,5天或一个星期浸水、浇水,保持兰花的湿润,但要防肉质根烂。外面的茶花过了初几,花蕾吐红,好大一朵红艳的茶花出现了,高兴,其他十朵茶花蕾想必会陆续盛开。阳台花色争艳,我就是花中老馆,期盼着。</p><p><br></p><p> 映山红越来越鲜艳,想起武汉战疫,“约要盼得约,红军来,满山开遍喔,映山红”。海棠花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姿,虎头兰青涩花蕾也吐黄,开花了,真花没错。阳台月季花蕾陆续长出,每天都数,数到十个就不见增加了。映山红陆续射,枯萎花朵也不反感,只是期盼的山茶花,开了三朵盛花后,就不见花蕾盛开了,半开着,干着急,以为是温度高,做了个黑色网遮荫棚,搭上。</p><p><br></p><p> 一个星期也没再见盛装的茶花朵,旁边调射的映山红中,还有盛开的花朵。花好也要季节啊,盛装山茶只有待明年了。映山红好,朴素简单。兰花、海棠依旧花姿撩人,月季花盛装也来了,一朵,竞相20多天,其他六朵慢慢献来,只是有三个花蕾半途结束了生命,月季花朵,金黄、一圈一圈慢慢展开,盛金后转淡黄就是白了,再接着就枯了,但与其他新花、新叶仍旧是大家庭。</p><p><br></p><p> 每天清扫,适时浇水,捡叶,送走了康乃馨、山茶、映山红,等来了月季,虎头兰开始枯焦,海棠没有了新花芽。花开花落一季又一季,该干啥还干啥。封城禁足已去,公园山野到处可走,回到原野,欣赏大自然与园丁培育。走起吧!</p><p><br></p><p> 花经继续。五月到十二月,阳台已成百花园,客厅已是让人情不自禁的兰花花。先后从斗南花市买回了十几种花。感觉歌获得感最好的是去年的茶花继续。从9月始,茶花陆续盛开15朵,间隔好长好长,但值得。站在茶花花朵旁,盛开的花瓣,喜人的花蕾、花型,高贵、雍容、富丽就在眼前,我理解了人们对她的喜爱。可惜啊,不小心,弄掉一个花蕾,一个将要盛开的花朵。</p><p><br></p><p> 感觉惋惜的是不该举行的悼花仪式。首先是黄色海棠,在马粪陪伴和风雨打击下消失,再就是满天星般的紫色菊花,没有盛开就离去。不知所措的是去年盛开的仙客来,按花市小贩指点,加点花肥可以助长添花,结果在换盆后,它就离去。最不该的是去年盛装的映山红,也在马粪和化肥中走了。</p><p><br></p><p> 我再到花市,跟老板说,你的花怎么要我开追悼会,老板笑着说,那你就再买点吧。我说,那个价格低,我就买哪种。好,老板推荐了新种。花经有道就在眼前。</p> <h3>刚买回的山茶</h3> <h3>盛开</h3> <h3>满是希望的茶花朵</h3> <h3>花荫棚</h3> <h3>开不出来了</h3> <h3>好花要适时</h3> <h3>买回时的海棠</h3> <h3>盛花时</h3> <h3>进家时的映山红</h3> <h3>盛装</h3> <h3>进家时的虎头兰</h3> <h3>真花</h3> <h3>先来先去</h3> <h3>第一朵月季花朵。</h3> <h3>齐艳</h3> <h3>盛花</h3> <h3>老去</h3> <h3>盘龙河岸边</h3> <p>不香的兰花</p> <p>康乃馨</p> <p>叫不出名字的花与香的兰花</p> <p>叫不出名字的花</p> <p>接连不断的茶花</p> <p class="ql-block">《花经》是一篇以花卉养护为线索,记录疫情封城期间生活日常的散文随笔。作者李玉辉通过阳台花事的微观叙事,将特殊时期的生命体验升华为对自然、时间与存在的诗意思考。以下从日常、语言、文学及同类题材角度进行评析:</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1. **日常视角:禁足时代的生命镜像**</p><p class="ql-block">文章以**宅家养花**为切入点,构建起疫情封城期间独特的日常美学。在公园山野"无处不飞花"的城市春色被物理阻隔后,四盆普通花卉(映山红、山茶、虎头兰、海棠)成为作者与自然对话的窗口。这种**空间置换**极具时代隐喻:当公共空间被压缩至私人阳台,花的枯荣便成为观测外部世界的晴雨表。</p><p class="ql-block">文中"数花蕾""搭遮荫棚""追肥失败"等细节,与贾平凹《暂坐》中茶馆养兰的闲适形成对照——这里的养花并非文人雅趣,而是被困居者对抗虚无的生存策略。正如"月季花蕾半途结束生命"的遗憾暗合疫情中的无常感,花开花落与解封进程的并置,使日常养护升格为**存在主义式的生命记录**。</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2. **语言特质:植物学的诗意转译**</p><p class="ql-block">作者创造性地将**植物学术语**与**生活口语**熔铸为独特的语言质地。如"肉质带紫的粉红色花朵"的精准描摹,与"喔嚯""干着急"等方言感叹交织,形成科学观察与市井气息的奇妙混响。这种语言策略在"虎头兰青涩花蕾也吐黄"中达到高峰:"吐黄"既是植物学现象描述,又暗含拟人化诗意。</p><p class="ql-block">文中反复出现的"射"(映山红射去)、"竞相"(月季竞相开放)等动词,突破常规搭配,形成**陌生化表达**。这种语言实验与汪曾祺《人间草木》的恬淡不同,更接近冯至《十四行集》中将植物生长与哲思结合的探索路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3. **文学建构:花卉的时间诗学**</p><p class="ql-block">文章通过**花卉纪年法**重构特殊时期的时间感知。从春节前的换盆准备,到五月解封后的"花经继续",时间刻度被转化为茶花"15朵"的盛开次数、月季"20多天"的花期长度。这种非线性时间书写,与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玛德莱娜蛋糕"的时空触发机制异曲同工——每朵花的开谢都成为记忆的索引。</p><p class="ql-block">在结构上,作者采用**双线叙事**:显性线是花卉荣枯的生命循环,隐性线是疫情从封控到解禁的社会进程。当"禁足已去,公园山野到处可走"时,阳台百花园的盛景恰成困居岁月的纪念碑,这种**空间复调**设计深化了文本的历史纵深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4. **同类观照:后疫情书写的植物转向**</p><p class="ql-block">本文选择**植物静观**作为叙事策略,与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形成隐秘对话。但不同于李娟对荒野生命的宏大礼赞,本文更侧重城市阳台的微观生态,在"马粪追肥""塑料花疑云"等细节中,呈现技术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荒诞与温情。</p><p class="ql-block">与阿来《草木的理想国》相比,本文的独特价值在于将植物书写嵌入**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语境**。当"武汉战疫"与映山红民歌并置,花卉既是审美对象,更成为集体创伤的记忆载体。这种**植物政治学**的潜在表达,为疫情文学开辟了新维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结语:在花瓣上雕刻时光</p><p class="ql-block">《花经》以方寸阳台为镜,照见特殊历史时刻的生存本相。作者用园艺剪刀修剪出的不仅是枯枝败叶,更是被疫情打乱的生活秩序。当"花市老板笑着说'那你就再买点吧'",轻描淡写的对话中蕴含着深沉的生存智慧:正如月季"盛金后转淡黄就是白了"的生命轮回,人类的困境终将在植物的荣枯中得到救赎。这种将个体命运嫁接于自然节律的书写,使文本超越疫情日记的即时性,成为镌刻在花瓣上的永恒时光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