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月6日踏勘日志</p><p>今天我们什划从书松村踏勘至奔子栏。这一段一路都有人家,无需重装徒步。客栈老爹正好要到奔子栏去,我们便请他帮我们把包拉到奔子栏去,我们在路边商店买了两个书包背点水和其他必要的东西,总算可以轻装踏勘了,感觉真幸福。</p><p><br></p><p><br></p> <p>一路下来真是轻松。路上发现两个资源,一个信息资源:途中有一个正在建设的客栈,年轻老板是一个经常带户外探险队,科考队的藏族小伙,对白芒雪山及周边非常熟悉。一个是在追达村有一个看上去有些年头的夯土碉楼遗迹。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东竹林寺。</p> <p>书松下来,214国道边的追达村。</p> <p>村中一个夯土结构的碉楼遗迹,老乡很夸张的说有几千年了。</p> <p>东竹林寺</p> <p>东竹林寺原名“措措冲岗寺”,意为仙鹤湖畔之寺,建成时位列康藏十三林之一。原寺庙在文革时期遭受严重破坏,现寺庙是1985年重修而成。我们去时正在修缮。</p><p> 东竹林寺藏品丰富,最为珍贵的是三座立体坛城。分别是密集金刚、喜乐金刚和大威德金刚的道场,是康藏地区唯一的立体坛城。此之外,各色唐卡、刺绣、经书、佛像、度母像等,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珍品。</p> <p>今天还有一段精彩故事:在距金沙江大拐弯两公里多的地方,我们按照计划的轨迹图离开了公路,准备顺一条小沟谷直插下去。沟谷中一路都有一些荆棘丛,这些荆棘丛虽然品种不一样,但全都带刺,一不小心就被扎得疼痛难挡。有的地方我们必须用登山杖砸开一条路才能通过。而且我们还得以攀岩的方式翻过了两道防洪坝。不到三公里的路我们耗时两个多小时,而前边的荆棘丛越来越密,远处还有一道防洪坝,没有砍刀根本没法通过,而且发现我们废了半天力,不但过不去,还把重要景点——“金沙江大拐弯”给绕过去了,最后和昆明指挥部联系后重新规划了一条路。</p> <p>沟谷中长满了荆棘,虽然种类不一样但却都浑身是刺。</p> <p>沟谷中还有三道防洪坝,我们得以攀岩的方式翻过防洪坝。</p> <p>利用露在水泥坝外的铁丝,结成一个脚蹬爬上去。</p> <p>这是废弃的老路</p> <p>路上搭了一辆车回到岔沟谷的点重新走,不一会就到了“金沙江大拐弯”景区,景区已关门不让进了,拿出我们的“通关文牒”一番沟通后才得以进去拍照。</p> <p>景区出来从观景台到奔子栏镇边上的娘本贡为一小段土石车道,然后穿过214国道顺着不知道是什么设施的红白大台阶下去,再顺小路下到娘本贡又回到214国道,沿国道一直走到奔子栏镇,镇中各档次吃,住及其它服务无忧。</p> <p>娘本贡</p> <p>从这个乱石沟下去就到了娘本贡,这应该是奔子栏城边的一个地名。</p> <p>只是我们的背包被客栈老爹放到了德钦县第二小学对面他的熟人那,我们不得不穿过整个奔子栏镇去和我们的背包汇合,而且因那里住宿条件不好,我们又回到镇里找住处,多走了近五公里。</p><p><br></p><p>今天从早上8:30一直到晚上21:00,一共走了近35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