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清明时节,祭祖踏青,少小离家,老大还乡,少年同窗,结伴同行,乡村拾忆。</p><p> 4月5日,一行四人八村一日游,8时30分起程,高湖-15公里/30分上黄返经万济-30公里/60分九门寨经石柱岩即下恼-31公里/70分潘山返经金坑水库-30公里/70分先赴郑(茅)山后折返引坑-17公里/40分高湖,途驾约123公里/4小时30分,于17时返至高湖一条鱼馆聚晚餐离别。 </p> <p> 先赴经良川万坑寮,抵至上黄古村,意外寻踪到陈某新,陈某勇和陈某隆高中同窗老家古宅。返程折抵万济同祖同辈表堂兄之豪宅。</p> <p>亲临其屋,意外悉知是陈某新的祖宅</p> <p>村中唯一豪宅</p> <p>廿五担田,高山阔田,始农业学大寨开创造地。</p> <p>折返偶遇万济村表堂亲豪宅</p> <p>幼儿居家之地遗址--外冯石柱岩(下恼)村,村口新教堂。</p> <p>苦槠古树</p> <p>老房子遗址</p> <p>下首老屋</p> <p>偶遇久违幼年同姓邻居季某群(县政府教育督导副主任)夫妇,另址新盖房子及长辈叙聊半世纪前往事。图为堂兄某光后盖新屋</p> <p>老宅塌陷</p> <p> 九门寨,位于浙江省青田县高湖镇内冯村,九门寨的寨门又称大乘门,由四根大圆柱支撑着一横匾构成。横匾上刻着“九门寨”三字,正面为苏适题写,北面为费孝通题写,寨门矗立在的空旷广场上,广场面积约400×50平方米,远远望去,煞是气派。进入寨门,经过第二门朝圣门,第三门玉壁门,即至一岔路口,往东通向石佛坛(途经石佛门,显圣门,渡圣门),往北通向石鹅坑(途经天鹅门,天池门,顺天门)。九门寨自内冯坑口的船寮港起,沿内冯坑深入至坑口自然村附近,全长约12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九门寨景区内山涧迂回险阻,峡谷深幽奇峻,峰峦起伏穿插,自古有“三十六渡水、七十二道弯”之说。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佛坛,石佛坛始建年间无考,清道光辛丑(1841年)重建,光绪丁未(1907年)重修。石佛坛以“观音岩山”石笋著称于世,石笋高约30余米。更有趣的是石岩笋中有一株围径1米余橄榄树,矗立在殿中,直冲云宵。人述:“庙中有岩,岩中有佛,庙依岩建,岩为佛灵”。九门寨由于受历次地壳运动提升,因山体断裂、流水的切割,形成山陡谷深,山岳连绵的地貌特征。地层以中生界火山沉积岩分布为主,属侏罗纪唐石山群的流纹质熔凝灰岩。</p><p>这里的山峰有的气势连绵,有的笔直陡峭,有的平缓浑圆,有的像雄踞的狮 子,有的像展翅的雄鹰,当地百姓根据山体的形态,流传下来象龟亲吻、恐龙求法、蓬莱盆景等美丽故事。</p><p> 历史传说,当地百姓有一个传说:古时,天鹅受王母娘娘之命下凡间寻找胜景,飞遍江南三万里山川,最终选中九门寨,并在此地修身养息,永不复返天府。王母为了惩罚她,就在此设九道法门,后来又不知哪个朝代谁人在这里建了寨,相传:古时,有一位客商路宿“观音岩山”,梦见观音显灵,日后见屿岩石壁有观音肖像,客商大喜,遂敬拜、祈愿。数年后在屿山岩处建庙,名“石佛坛”,香火日盛。另传,庙坛前时有佛光闪烁,仍千古之谜。于是就有了九门寨这一人间仙境。</p> <p>九门寨坑口村老屋</p> <p>新房子</p> <p>九门寨之峡谷</p> <p>溪水丸石</p> <p>峡谷口</p> <p> 潘山村坐落于季宅乡北部,海拔664米,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西北方与缙云县石笕乡朱庄村相连。两村以山界为分线,分水派流,流向潘山村面为青田界,流向朱庄村面为缙云界。潘山共有人口1400多人,现有常住人口460多人,流动人口900多人。潘山村由潘山、章寮、龙后、后村四个自然村组成,共有村民小组14个,村民代表31人,党员22人,其中流动党员12人。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6500元。 </p><p> 潘山地处偏僻,海拔较高,生态环境优越,村民多以种养殖业为生。因潘山常年气温较低,主要农作物多为一年一季,从每年的5月至11月,是水稻、夏玉米、番薯的主要生长时节。目前,潘山村水稻种植面积达200多亩,夏玉米100多亩,番薯100多亩。 </p><p> 潘山村外出经商人员省内多为在温州、丽水一带,行业涉及开设超市、车行等。省外主要为江苏一带,以做蛋糕为主较多。潘山村华侨人数较少,一共为40余人,主要在意大利打拼。</p> <p>季宅潘山红豆杉柳杉树古名村落</p> <p>偶遇发现儿时砍柴无工具原始担柴</p> <p>田园</p> <p>古石屋</p> <p>新老房子</p> <p>文化礼堂,村史名人</p> <p>古树成群</p> <p> 1977年12月12日止,青田县各地选派来金坑的千名民工和百名脱产干部基本到齐,这批民工和干部,就安置在指挥部附近的上河垟、黄言圩大队共62座民房,130多户群众家里。他们住在民房,睡在地铺,吃在食堂,洗在溪坑(包括寒冬早晨洗脸),条件非常艰苦,楼上地铺睡不下,楼下地上铺条簟皮就是床,有的夫妻一起上工地,只用蕃箕笠一夹就成房间。听说前天夜里下雨,一些民房破漏,民工们只好在棉被上撑着伞子睡觉,但大家也没怨言。</p><p> 1977年12月15日,在金坑隆重召开青田县金坑水电站工程开工建设誓师大会,省地县30多个部门代表送(发)来贺匾贺信,共3000多人参加大会,县委副书记,金坑电站工程指挥部指挥王斌在大会上讲话,各区代表作表态发言,最后王斌宣布金坑水电站工程建设全面开工!该工程集雨面积105平方公里,计划坝高80.6米,隧洞长3000米,库容2420万立方米,装机9600千瓦,年发电量2500万度,工程总投资2170万元。是当时青田县最大的水电站。它的建成,可以使青田大多数人民实现“点灯不用油”的梦想。</p> <p>返程首赴抵达金坑水库坝顶游览</p> <p>降背村,忆起往昔(1975年?),曾与母担粉干换粮至此地。</p> <p>坝底</p> <p>库区</p> <p>坝上</p> <p>水库办公楼</p> <p>郑(茅)山后古村落,游览大姐夫古宅遗址村落。</p> <p>花开房子</p> <p>新老房子</p> <p>田地</p> <p>姐夫古宅遗址</p> <p>引坑名人文人之古村落</p> <p>名人墙</p> <p> 感恩高湖小初同窗季某焦,季某挺和季某勤一路同行。</p> <p> 期待下回约伴驾游,行走2镇2乡8古村落。高湖-6公里/15分里角坑-经停旦头山-15公里/80分峰头-5公里/15分东源驮龙-6公里/25分平溪-10公里/38分万山孙窟-10公里/22分东源莲树坑-24公里/45分峰山-30公里/60分高湖,驾车约110公里/5-6小时内。感恩有你,一路相伴,再约同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