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基地勤务船中队~战友情深《栲栳岛的故事》照片集之二

海韵

<p>有关辅中的建队史,经过多年的了解,挖掘和咨询,整理如下,现和各位战友分享一下。</p><p>辅助船中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p><p>凝聚者几代人艰苦努力,流血流汗,奉献青春,</p><p>我们无怨无悔,海军的壮大有你我的汗水,走近深蓝,有大家的功劳,</p><p>此时战友们不应忘记当初的三位创业者的名字,他们是赵源,郝彬,赵炳祥。</p><p> 1975年7月23号,郝彬和赵源。到4808厂接,北驳30号改装成的有压力罐排污船</p><p> 8月10号。赵丙祥,从基地政治部组织科调到辅中,任教导员开始有了建制。赵炳祥,郝彬,赵源三人当时在支队干部食堂就歺,住在石头楼。直到510艇从工程船大队归建到潜一支,三位元老到510艇就歺,开始吃水面舰艇灶,每天1.2元。</p><p> (本页资料来源于孙农)</p> <p>  1975.8初,舰队又从海军工程船大队调拨510登陆艇归建到辅中。当时艇长左学清,航海班长吴银宪(负责报务)航海副班长杨晓苗(操舵),纪德福(信号)胡明远(机电班长)等</p> <p>勤务船中队首任队长吕学信,1956.3入伍,现年87岁,山东威海人,1975年底从潜艇基地后勤部营房科调人,1980年又重新调回营房科。(下方图片)</p> <p>赵秉祥从潜艇基地政治部组织科调来辅助船中队任教导员,为中队最早的创始人之一,1983调往后勤部政治处,后又调往修船大队,后转业在青岛。现已病故。</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队首任副队长李维清,第二任队长。1942年出生,黑龙江克山县人,1963年1月入伍,1970.10.29到潜艇基地政治部群工科,1975年6月初抽调到辅助船中队任副队长,带领王玉振、陈玉生、刘新复、周景龙、韩景歧、邢桂信、杨淮安、吕振同、董锡玖九人前往江西九江接541登陆艇,为辅助船中队最早的创始人之一。1980继任队长,1986.1转业到青岛四方区工商局工作。</span></p> <p>中队首任副队长王均泰,1940.1出生,1959.1入伍,山东日照人,1977年来自潜艇基地修船大队,1981年转业在青岛工作。</p> <p>李群鸿 1940.1出生,1959.1月入伍,山东安丘人,中队首任副教导员,第二任教导员。现在转业到青岛市工作。</p><p><br></p><p><br></p> <p>75年6月5日由王玉振带队一行七人从栲栳岛出发到江西九江湖口县去接541登陆艇。他们经南京转江轮到九江而去湖口。这七人是:王玉振(74年兵枪帆班长),杨淮安(73年报务兵),韩景奇(74年机电兵),董锡九(75年机电兵),吕振同(75年机电兵),周景荣(75年航海兵),邢桂信(75年枪帆兵)。另先前已出发的有三人,他们是:李维清(付队长),刘复明(航海班长),陈玉生(机电班长)。历时三个多月,沿长江到上海领取装备,后从上海到灌云进入运河,从运河航行到连云港,再从连云港出海口航行到青岛崂山栲栳岛港归建。(本页资料由王玉振提供)</p> <p>崔建军 1958.8出生,1977.1入伍,河南泌阳人,历任687船长,706船长,后勤部战勤科参谋,司令部军务处、管理处处长,转业到青岛市安监局任副局长。</p> <p>王忠波 1958.6出生,1976.2入伍,山东威海人,历任677、706、707船长,中队副队长、队长,后勤部油运处处长、后勤部副部长职务。</p> <p>赵源 1952.8出生,1971.1入伍,山东邹平人,1975.7.23从潜艇基地警卫连连同郝兵一起抽调到辅助船中队,二人去4808厂接回“北驳30”号驳船,从此辅中有了第一条无动力船,</p> <p>郝兵 1956.6出生,1974.1入伍,山东德州人。与赵源一同调人辅中,一同接回“北驳30”号,是最早进驻码头创始人。</p> <p>吴银宪 1951.3出生,1969.4入伍,河南禹县人。历任510艇长、中队观通业务长、中队副队长,油库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