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外三关之——宁武关

雨声

<p class="ql-block">  对宁武的最初印象是小时候看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中描写攻打宁武关的故事,在明朝山西总兵周遇吉的顽强抵抗下,让李自成在七天内损失十万兵马,关破后被李自成屠城,曾打算放弃攻取北京,要不是大同总兵和居庸关总兵送来降表,历史或将改写。从那时就感觉这里有一座铁打的雄关,后来去青岛的时候发现八大关竟然有宁武关,看来其名气不小。2014年曾经来过一次,这里是绝佳的旅游胜地,观赏了这里的东寨,芦芽山、万年冰洞、宁武天池、马伦草原等,这里还是汾河、滹沱河的发源地,历史厚重,风景优美,由于跟团来此,没有见到这个宁武关雄关。</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决计要看看这个在家门口的三座雄关。从雁门关出来,从雁门关高速口进入二广高速,向南经白草口进雁门关隧道,行至麻地沟转灵河高速来到宁武,全程大概100公里。</p><p class="ql-block"> 宁武现在是山西的一个县,因县城在凤凰山之北,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宁武地方不小人口不多,虽有众多漂亮的景区,可县城却真不咋地,与凤凰城的称呼可是相去甚远,白瞎了一个好名字,尤其是各种电线如网,横七竖八,有些民建杂乱无章。古关的遗迹只有一个鼓楼雄立当街,其余既已荡然无存了。据说还有一个周遇吉庙,我们无暇顾及。</p><p class="ql-block"> 宁武鼓楼位于宁武县城内街道办事处人民大街十字口。坐东朝西,创建于明代,现存为明代建筑。鼓楼为上下两层楼阁式,通高20米。一层为砖石结构台基,高约10米左右,内设十字拱券穿心洞,通东西南北四向。东西洞门额嵌石匾,西刻“凤仪”,东刻“含阳”,下题“光绪辛卯圜郡重建”。二层为楼阁式木结构建筑,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四周围廊,檐柱间设雀替,三重檐歇山顶,一重檐下东西设隔扇门,其余为墙体。二、三重檐下东西面悬匾,东为“楼烦重镇”“毓秀钟灵”,西为“奎光普照”“层霄耸翠”,可惜的是楼上一个看门的不让我们进去,只可远眺不可近观,里面到底有什么好东西就不可知晓了。</p><p class="ql-block"> 据传,宁武关是三关镇守总兵驻所,当年杨六郎曾经率兵在此镇守,统领雁门、宁武、偏头三关,是否传说不可考究,反正杨家将的故事万口皆传,这里又离杨家祠堂不远,是真是假也就无关紧要了。不过这宁武关的关城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却有记载,当时为了抵御蒙古的进攻,在北方不断设险置关、修筑防线,形成了外三关与内三关。沿线设紫荆、倒马、居庸三关,称为内三关。在山西境内,设偏头、宁武、雁门三关,称为外三关。外三关之中,偏头为极边,雁门为冲要,而宁武介二关之中,控扼内边之首,地形尤为重要,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且这外三关有两关升阶为县,可见地位之重要。</p><p class="ql-block"> 从小崇尚英雄的我,面对这曾经的古战场也会悠然起敬,曾经的战旗猎猎,金戈铁马淹埋了多少英雄豪杰,这起伏的高山大岭中又泼洒着多少英烈的鲜血,可惜的是我知识浅薄,有眼难识这造就了多少英雄的古战场,眼前这个边塞小城竟全然没有了雄关铁岭的雄姿,翠绿的群山和优美的景色淹没了血雨腥风的烟尘古道,代之而来的是高耸的楼台,林立的烟筒,一个地下蕴藏着丰富矿藏的风水宝地,远远的甩在高速疾驶的后视镜里,或许有朝一日再来完解其中的故事。</p> 宁武鼓楼(东) 宁武鼓楼 宁武鼓楼 宁武鼓楼(北) 宁武鼓楼(西) 芦芽山景区 景区大门 芦芽山普应寺 芦芽栈道 芦芽栈道 万年冰洞 万年冰洞 悬空村——王化沟 悬空村|——王化沟 悬空村——王化沟 马伦草原 马伦草原 马伦草原 芦芽山 宁武天池(此照来源于网络) 宁武天池 汾河源头 汾河源头 汾河源头 汾河源头 汾河发源地 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