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海琴的抗疫记

柳林县人民医院

<p>  我是柳林县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海琴。一直以来,只要出现重大疫情,我科就停掉消化内分泌的诊疗工作,分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两部分工作,专门应对疫情。2009年的甲流防控如此,今年的新冠肺炎防控也如此。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科所有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p><p>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分为两个阶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第一阶段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共17天,第二阶段从3月9号开始一直到疫情结束,中间空档由我院其他科室接替,我们进行调整休息,以便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下一阶段工作。</p><p> 腊月二十九、三十,当别人在准备年货时我们在医院;正月初一,当别人在穿新衣服时我们在穿隔离衣、防护服;正月初二,当别人回娘家时我们在与发热病人一起战斗;一直到正月十五,当有人在家闲到无聊,我们仍然在一线精神紧绷,不敢有一丝懈怠。</p><p> 第一阶段17天的疫情防控中,我与科室医护人员一起努力,共接诊192例发热患者,留观7例患者,到正月十六早8点交班时6例已解除隔离,只剩第7例患者在留观,且体温已降至正常。患者多时1天接诊28例,我们几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出来时脸上都是口罩的勒痕,比不上武汉的危险,但作为柳林县疫情防控最前线,也是非常辛苦的。</p><p> 我科的宗旨是,不漏过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不引起一例院内感染。要达到这一目标,我和科室医护人员一起,付出了许多努力。</p><p> 首先,我们认真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方案共7版,每一版内容都有变化,所以每一版方案我都多次组织我科所有医生认真学习,对临床表现、传播途径、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等关键内容做到熟背于心,确保规范到位,无一差错。因为我们知道,任何细小的疏忽和遗漏,都可能造成无法预期的后果,都可能引发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或者引起恐慌,给疾控中心、卫健局和县委、政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p><p> 其次,我们认真学习防护知识:要想做到零院内感染,每个人都需要掌握怎么穿脱防护服、怎么洗手,并严格执行。感染性疾病科有两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需要掌握在哪个区穿什么,哪个区脱什么。为确保规范,严格控制感染,我们把穿脱流程打印出来贴在相关墙上,时刻提醒自己。</p><p> 第三,我科都是相对业余人员,平时从事内科工作,疫情又是隔多年出现一次,所以经历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边干、边学、边想、边总结,需要什么物资、设备、人员、以及相关科室的配合都是一边干一边协调。这对我科医护人员来讲是不小的挑战,对我这个科室主任来讲任务更加艰巨。但我们没有一人退缩,压力大、担子重,但我们责无旁贷。</p><p> 第四,解决矛盾。在工作中有3类矛盾(医患矛盾、兄弟科室间矛盾、防护物资不足)。一是疫情面前患者有些压抑,情绪容易激动,而且对免费政策了解的不够详细,所以产生一些矛盾,我多次和科室医护人员讲,我们要多一些理解、耐心、关爱,虽然戴着眼罩、口罩、帽子,但通过柔和的声音和上调的眼角能够给患者传递出医生的关爱,患者接收到被关爱的信息才会慢慢平静下来,缓解医患矛盾。二是偶尔还会遇到我科已经排除了新冠肺炎,让患者到呼吸科就诊,但呼吸科医生说不能完全排除新冠肺炎,会让患者左右为难,这时需要我科和呼吸科进行协调,经过几次沟通,保证患者得到良好诊治。</p><p> 三是防护物资不足。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只能和医院多次沟通和反映,争取尽可能多配给我们一些,同时大家尽量节约使用。</p><p> 新冠肺炎的阻击战还在继续,但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很大成效,胜利在望,在我亲自参与的这场战斗中,有辛苦有付出,有成就有感动。首先感动的是全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其次感动的是医务工作者守初心、担使命的情怀,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我科医护没有一个请假的,没有一个畏缩不前的,没有一个抱怨的,大家都牟足劲的干,尤其是我科在武汉支援的两名护士,已经了一个月了,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最后感动的是医护人员的爱人们,他们给了足够的爱与支持、鼓励,并且承担起了照看老人、孩子及家务活,他们也是好样的,应该给他们点赞。</p><p> 曙光已经到来,让我们继续以饱满的斗志、坚定的信心、负责的态度、精湛的技术战斗下去!</p>

我科

疫情

患者

新冠

科室

肺炎

我们

医护人员

防控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