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弟子规,好读书,读好书——武鸣区城厢镇大同小学居家学习德育篇(2)

繁星

<p>  《弟子规》含《总叙》和七个章节:《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p> <p>  《弟子规·总叙》“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说的是: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今日学《余力学文》</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一、爱好读书</b></p> <p>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 ,成何人”。</p><p> 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p><p>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p><p> 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到真理。</p> <p>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前苏联著名作家、诗人高尔基说的。这句话强调了书籍的重要性:书籍作为知识的载体,有利于人类的进步,人们应多读书、多看书。</p> <p>  因此,要喜欢读书,爱好读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同学读得多认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二、读好的书</b></p><p><br></p> <p>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p><p><br></p><p> 不是圣贤的书籍,对我们身心健康没有帮助的图书,应该避而不看。因为它会蒙蔽我们的聪明才智,败坏我们的心志。</p> <p>  《朱子论定程董学则》讲“非圣贤之书, 勿读。无益之文, 勿观。”教我们要读诵国学经典,对那些无益甚至是有害的图书,不应该去阅读。特别是少年儿童,心智尚未成熟,还不能正确判断是非对错。父母更应引导孩子选书,哪些书是能读的,哪些是这个阶段不能读的,让孩子懂得判断。要能分清哪些是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图书,不选择去读它,以免受到不良影响。</p> <p>  《汉书·传·扬雄传上》中有“非圣哲之书不好也”与“非圣书,屏勿视”相对应。“非圣书,屏勿视”也是提醒我们,在这个信息时代,获取信息非常便捷,甚至许多信息是主动推送到手机、电脑之上,鱼龙混杂,更是考验读者的甄别能力,所以“非圣贤书,屏勿视”。</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推荐可读的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课本里推荐的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教育部门推荐的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3.自己喜欢,家长、老师建议看的书</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华书店推荐的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学推荐的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书推荐卡,向同学推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位同学推荐《中国古代寓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智慧公主马小岚》</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格林童话》</p> <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三、读书方法</b></p><p><br></p> <p>  “读书法, 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p> <p>  这是读书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心到,眼到,口到,都是很重要的。“三到”,使我们精神集中在书中文字里,不易分心,容易记在心中。“三到”能提升专注力,增强记忆力,培养出定力。</p> <p>  读书时要注意身正,良好的坐姿能提升精神状态,有利于提升专注力。坐好之后,书也要正,将书籍放平,然后集中精神去阅读。低年级同学最好用指读的方法,能够提高注意力。朗读的时候要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容易记住所读的文字。</p><p><br></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四、保护好书</b></p><p><br></p> <p>  “虽有急,卷书齐,有缺坏,就补之。”讲的是要爱护图书。即使有紧急的事情,也要讲书卷绑得整齐,有破损的立即修补好。</p> <p>  古时书籍少而珍贵,是用毛笔手书写在竹简、卷帛或纸上,平时是卷起来利于收藏,所以读完书或者暂时不读也要将书卷起来,绑好存放。现代书籍都是机器印刷成册,能够在书店、书屋或者网上能方便快捷的买到。但是我们对书本的恭敬心却不能因为容易获得而减少。如果半途暂停阅读时,可夹上书签,合上书本,要将书本摆放回原处,课本要放在书桌上或书包里 避免丢失、污损。</p><p><br></p> <p>  “有缺坏,就补之”讲要保护书本,发现图书有缺损,要即刻修补好。也是提醒我们,翻书的时候要轻一些,以免用力过猛撕烂纸张, 也不要在书上乱画乱写。不应一面吃东西一面看书 ,以免茶水食物染污纸张,也不应该把书放在饭桌上。课本使用频繁,可以包上书皮,以保护书本。</p> <p>  珍惜、爱护书本是不分对象的,无论是自己的书本,还是向他人或图书馆借阅的,都应该存恭敬之心,好好阅读,好好存放,不能使书本损坏。如果发现原来就有缺坏,要主动修补好,这也是爱书的好习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国学, 用国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养成好习惯 ,成就好人生!</p><p><br></p>

书本

读书

书籍

推荐

图书

弟子规

泛爱

同学

屏勿视

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