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那些事儿

二道区实验小学

<p> 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现以予公布,预计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p><p><br></p> <p> 社区矫正是一个外来语。</p> <p>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或考验。</p><p><br></p><p><br></p> <p>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需要,组织具有法律、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或者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矫正相关工作。国家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p> <p>  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经常居住地为执行地。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或者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根据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则,确定执行地。</p> <p>  社区矫正机构对于有正当理由的,应当批准;对于因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可以根据情况,简化批准程序和方式。因社区矫正对象迁居等原因需要变更执行地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变更决定。社区矫正机构作出变更决定后并将有关法律文书抄送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变更后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将法律文书转送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p> <p>  社区矫正机构可以通过公开择优购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或者其他社会服务,为社区矫正对象在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关系改善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扶。</p><p><br></p> <p>  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社区矫正对象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社区矫正对象被裁定撤销缓刑、假释,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社区矫正对象死亡的,社区矫正终止。</p> <p>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发育需要、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监护教育条件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同时应当吸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参加,应当与成年人分别进行。</p> <p>  社区矫正对象殴打、威胁、侮辱、骚扰、报复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及其近亲属,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p><p><br></p> <p>  目前社区矫正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它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吻合,虽然节约刑事司法经费、减轻监狱拥挤程度有待改进,但是如今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相信通过不断的完善一定会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