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FLOW 】成就"事儿成,人开心"

David Xue

<h3>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奇克森特米哈伊Csíkszentmihályi提出【心流--FLOW 】这个概念,旨在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对作为领导人带领团队过程中如何做到"事儿成,人开心"有巨大帮助。</h3><h3>“快快乐乐地拥有美好的生活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快快乐乐地生活的同时,成就一些可以拓展我们技能的事情,以帮助我们成长,实现潜能。” --奇克森特米哈伊</h3> <h3>什么是心流? 心流,指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中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Csíkszentmihályi, 2008;Carter, 2015)。<br></h3> <h3>奇克森特米哈伊曾描述道:“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br></h3> <h3>芝加哥公牛队的篮球运动员本·高登曾描述了他在打篮球时的感觉: “你感觉不到时间,不知道现在打到了哪一节。你听不到观众的呼声,也不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你不会去思考,你只是在打球。所有的进攻都是源自本能的。当这种感觉开始消失,就会变得很恐怖。我对自己说,加油,你可以打得更好。这个时候你知道它真的不存在了,不再是直觉和本能的了。“<br></h3> <h3>心流发生的七个特征: 1. 完全沉浸;注意力高度集中,你感觉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充满热情。 2. 感到狂喜(Ecstasy);你觉得自己从日常现实的琐事中脱离出来,进入另一种现实状态中,类似于宗教人士在宗教场所所感受到的喜悦,或普通人在剧院/舞台等所感受到的喜悦。 3. 内心清晰;你知道什么是需要被完成的,以及目前为止自己做的怎么样。你了解自己的目标,并且清楚地认识到当下与目标之间所需要做的努力。 4. 力所能及;你知道尽管这件事情可能存在挑战,但仍然是自己所能胜任的。 5. 平静感;毫不担心自己,甚至丧失自我觉察,连自己的基本生理需求都无法意识到,例如,有些人在全神贯注地写作/打游戏时,进入一种废寝忘食的状态。 6. 时光飞逝;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在当下的事情中,时间便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流逝,比如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时,猛然抬头发现窗外早已从白天到黑夜。 7. 内在动力;你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源于内心的渴望和对该目标的认同。并且,一种“心流”的状态又能帮助你完成这件事情、实现该目标。例如,一些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新作品的渴望,令他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又使得他们的创作充满了创造力。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描述都来自于人们对自己处于“心流”时的感受的回忆和总结,对于心流的感受无法被正处于其中的人所描述。换句话说,“心流”更多时候是一种在回溯中才能被意识到的状态,而这正是因为,处于心流中的人,投入而忘我,甚至丧失了对自我意识、感官,乃至周围的时空的觉察力。所以,当你太过刻意地想要去寻找它时,可能不仅会破坏可能出现的心流,还会适得其反。<br></h3> <h3>心流的产生与一件事情的挑战程度和我们自身对应这件事的技巧程度息息相关: 如果挑战程度中偏高,技巧水平却很低,我们会对这件事感到不同程度的焦虑(根据具体的挑战大小)(Anxiery, Worry); 如果挑战水平中偏高,技巧水平偏中,我们会对这件事感到“被唤起”,有兴奋、有紧张、但不会感到无聊; 如果挑战程度偏低,技巧水平偏高的事,我们做起来会感到放松;挑战程度适中,技巧水平偏高的事,则让我们感到“有掌控感”。 而如果挑战程度偏低,技巧水平也中偏低,我们就会对这件事感到不同程度的无聊,又无聊自己又做不好的事,最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彻底的无感(apathy)”里; 相反,如果挑战水平中偏高,技巧水平偏高,我们就比较容易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进入心流。所以幸福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容易获得,如果你一直做简单、毫无挑战的事,你不会从中得到心流的幸福感。而面对挑战,你还必须掌握足够的技巧——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事都是刚做的时候觉得没意思,投入一定时间学习、练习之后才会觉得有意思,就是这个原因。<br></h3> <h3>不过,人们的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Csikszentmihaly(2004)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调整事情的“挑战与技巧”来让自己达到心流的状态。比如,当一个人处于“焦虑”的状态时,便可以通过学习新的技能以应对挑战,帮助自己进入“心流”的状态。<br></h3> <h3>心流与成长之间的关系<br>以上的定向图有机会让我们看到心流和成长之间的关系。</h3><h3>A4 是比 A1 更好的地方。在 A4,我们应对的挑战比A1更大,我们掌握着应对这些挑战的更多技能。请注意,有两种方法可以从A1到达 A4。</h3><h3>首先,可以从A1移动到 A2,然后移动到 A4。在这条路上,你培养新的技能,没有太多的挑战。一旦你开始对这些新技能感到游刃有余,并且开始对运用这些技能的方式感到厌倦,你就可以接受一个挑战,运用这些技能,让你的头脑重新回到游戏中。这可能像是一个学数学的学生的方法,他一直在研究简单的问题集,直到他变得如此擅长于它们,以至于他感到无聊,然后决定解决一个更困难的问题集。</h3><h3>其次,可以从A1移动到A3,然后移动到A4。在这条路上,你在具备技能之前,接受挑战,迎接挑战。这会产生焦虑,焦虑驱使你提升你迎接新挑战所需的技能。<br><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h3> <h3>那如何才能让自己进入心流的状态呢? 以下的tips可能可以有所帮助: 1. 尝试更多的事情。 正如奇克森特米哈伊所说,在为喜欢的事情努力时、当内在动机存在时,人们会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而只有通过实践去尝试做一件事,你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对它的感受。靠想象、分析和测试都是并不能真正帮你做到这一点的。<br></h3> <h3>2. 对“挑战”与“技能”的评估与调整。 当你发现一件事情充满挑战,而自己却技能不足时,应当及时学习新的技能以应对挑战;相反,当一件事情挑战不足时,适当地增加难度,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进入心流的状态。</h3> <h3>3. 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并主动寻找反馈。</h3><h3>当目标越明确时,人们对于自己能否胜任就越有把握,也越能够专注地努力,而不会左顾右盼、犹豫拖延。而寻找反馈,能够帮助人们根据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避免反复碰壁而消耗热情与精力。<br></h3> <p class="ql-block">4. 另外,在完成某一项具体的任务时,以下的小技巧能够帮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p><p class="ql-block">明确拆分任务进程表,清除杂念:当开始做一项任务的时候,什么时候能完成这件事、还有哪些任务尚未完成等等念头使得我们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手头的事。因此,用清单列表将一件事情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任务,并为每个任务分配时间。在每次开始一项任务时,对照列表,明确自己目前的进展,能帮助清楚杂念——因为你知道在这个时间里你什么都不用想,只要把这件事做了就好。</p><p class="ql-block">减少外界干扰。在你准备开始之前,你需要了解哪些东西容易对自己造成干扰,并提前阻止它,例如将手机调至静音或者暂时屏蔽一些群消息等。</p><p class="ql-block">深呼吸、排噪音、轻音乐、或者冥想等都被认为是很好的准备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进入状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