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金禪

<p class="ql-block">家族荣耀 继徃开来</p> <p class="ql-block">父亲生于一九一八年农历十二月初九,一生行善,辛勤劳动,无疾而善终,享年94岁。</p> <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心地善良的人不一定会长寿,但是长寿者一定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个子瘦的人不能肯定会长寿,但是长寿的人肯定是个瘦瘦的人。会喝酒的人未必长寿,但是长寿的必定是一个会喝酒的人。最最关键的是一个人对良心的自问,对食欲的节制,对酒量的控制能力。</p> <p class="ql-block">父亲告诉我:远处的黄金不如近地土。你对土地的几分耕作,就会有几分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家和万事兴。从来没有听到父亲说过对三位儿媳妇的不满意的话。他说“量大福大”。</p> <p class="ql-block">天官赐福</p> <p class="ql-block">无论祖先还是父亲到我辈,对待公益事业都是乐此不疲,这个确实是有遗传基因的。“不饮过量之酒,不贪意外之财”,这是祖训。父亲饮食起居很规律,劳动从来不过度,好似一部正常运转不停息的机器。父亲吃东西无论好与不好,从来不过饱,肚子也不让饿着,以至九十多岁也不知道什么叫胃病。父亲能够把最大的事情放一边,该睡就睡,而且上床即睡,也有午睡的习惯。父亲一年四季每天早上差不多5点左右起来,先会去地里转一圈,顺便带些蔬菜瓜果回来。父亲91岁那年,理发师傅发现父亲的头顶和两边的鬓发,由白转黑色,真的是返老还童了。父亲头脑清醒,记性特好,而且思路敏捷,发生重大的事情都不会惊慌,始终保持安静的状态,会冷静处理,且条理清晰。</p> <p class="ql-block">父亲说:放得春风有夏雨。</p> <p class="ql-block">“善有善报”,父亲亲历过,一生要栽花不种刺。没有事情的时候胆子一定要小,有事情发生的时候胆子一定要大。</p> <p class="ql-block">“与人为善”,只有朋友,没有敌人。人是自己做自己的。凡事要留后路。做人不可以打官司,饶了别人就是饶了自己。</p> <p class="ql-block">2023年正月初一我家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1998年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父亲亲最后的声音是两个字“好了”</p> <p class="ql-block">我家有一宝—伟大的父爱</p> <p class="ql-block">四世同堂,自己健康生活,就是好的福报。</p> <p class="ql-block">能够无病无灾的活到九十四岁,善终是最好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仁义礼智信</p> <p class="ql-block">行“善”积“德”是父亲一辈子奉行的做人宗旨。他历经民国时期和新中国两个时代,三十多年的动荡时代有惊无险地活着,安然无恙度过九十四个春秋,以至于平安、健康地走完人生的圆满之路。</p> <p class="ql-block">和天下,和为贵,和气生财</p> <p class="ql-block">  父亲是一个平凡的、标准式的中国农民,一辈子“靠锄头吃饭”,没有离开过土地,本着“人面难求,土面好求”,“锄头口,供百口”,“千般弄,不如种”,这几句一生的经典名言,无论上山下地,牛犁车耙,是当地一流的把式。亲手养过牛,对牛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耕耘田地从解放前到新社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直至改革开放。最痴情的是土地改革时期,还向别人买过三亩田,这成为一个笑话。 爱土地竟然到达如此地步。 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能够看清楚时势,年轻时有人劝父亲加入国民党,他说要靠劳动吃饭不入党。最值得赞扬的是一九四九年农历六月半,辽西、平津攻克,淮海战役我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解放全国大陆,当时仅一撮草寇匿跡山偶,危患嵊、新、奉、鄞地区。国民党最后一任浙江省省长周嵒是金庭镇华堂村人,他调拨了大批美式装备的武器弹药绐地方武装……。根据全国形势,解放大军的部队配合民兵,前来上东地区金庭镇济渡村剿平匪患,由于情报有误,加上人生地不熟,一批刚刚入伍的学生兵,匆匆培训后加入剿匪大军。因为匪首竺洪庭竺洪挺兄弟等千余众残匪负隅顽抗,在此地战役中,梁宗泰等45位解放军战士不幸壮烈牺牲。约300多人向四周撤退,其中顺着金庭平溪江向上东江汇合处,有100多人边抵抗边撤,路线是济渡村经金庭观、观下、岩头、华堂、坎头至下任村,顺流而下,全程约5公里左右。当日接到国民党乡团命令,由父亲带领本村的民兵数十人,各种枪械20—30条(挺),外加手榴弹等武器,设埋伏在坎头村排厂边的柳树林中(紧靠近上东江汇合处),负责狙击,父亲事先就告诉随行的其他人员,今天如果有人下来,他们与我们一样,家里都上有老下有小,并且与我们前世无仇今世无怨,必须要放一条生路,绝对不可以伤人性命,你们子弹可以尽量打,要求朝天开枪。果然有解放军下来了,那天父亲这里的枪声最最激烈,响动也最大,但是并没有伤到人。父亲每一次与我们讲述这段亲身经历,都会感叹说做人都是自己做自己,“放得春风有夏雨”,一定要留有后路,否则就没有好下场。他亲手放走了100多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这是父亲一生中最伟大的事情。以致于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历经多次运动,能够顺顺利利安好无恙,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生活,并安享晚年,直到无疾仙逝,享年九十四岁,我陪在他身边,父亲走的很安祥平静,毫无痛苦和睡着了一样,最后听到父亲的声音是两个字—“好了”,父亲圆满走完人生中最后的路程—得以善终。我们后辈对父亲的离世并没有太多的悲伤,因为他无愧无悔的经历,能够了无牵挂的走向人生终点。世界上没有如果,而且永远都不会有。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父亲选择了前者。我能夠为父亲写下此文,就因为父亲明智地选择了光明的人生路。</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父亲前半辈子的心血,土木结构两层楼,三间两弄,东西两间居头,建于一九五九年。那时候我九岁。</p> <h3>  坐北朝南三间两居头两层楼,泥土墙,五柱落地。</h3> <p class="ql-block">  父亲造屋缘起老祖宗的老屋楼层太低,小时候上楼曾经多次被撞到了头,而且终生难忘,所以下决心并发誓自己要新建高楼。</p> <p class="ql-block">  造屋的时候我上小学二年级,父母造新屋让我提前知道地基、开间、磉盘、磉石,栋柱、栋梁,大步、二步、小步,桁条、搁栅、穿栅,大小架头、骑桐,砖头瓦片、栋瓦、歪瓦,楼板、板壁、门窗等等。</p> <p class="ql-block">  父亲十三岁那年,爷爷和请来的几位帮工一起,在离家五六里地的日坑开烟山,临近中午时分,奶奶做好饭菜,叫父爱送去,一头饭桶,一头酒和菜,用一根棍子挑着,差不多有二十斤左右,同行的一位我父亲叫本财叔,是爷爷在村里的知己朋友,平时不善言笑,一般人都见到有点儿怕,与父亲倒也能说到一起,一大一小,父亲走在前面,本财叔走在后面有个照应,两人有说有笑地走过蔡家金兰桥,沿着山脚的小路,来到一个叫做犀牛坑口的地方,本财叔在后面问父亲,“仁铨,你说别人的闲事要管好呢,还是不管好呢”?我父亲随口应道“别人的闲事可以不管,最好是不要管好”。随着父亲的回答声刚刚落下,突然间,父亲肩头挑着的饭、菜和酒,连挑着的棍子立即掉落在地上,饭桶和菜篮子全部打翻在沙泥路上,原来是绳子在走路的时候,一晃一晃地滑出棍子,父亲看了地上被打翻的饭菜,问本财叔,你在后面明明看到,你为什么不和我提前说一下?本财叔说,刚刚我不是问过你吗,别人的闲事问你说要不要管?你说最好不要管啊!父亲生气说,我娘叫你一起有个照应,明明看到发生绳子脱出,你怎么会视而不见?不说一声?现在倒好,爷爷一帮人正在等着吃中饭,地上打翻的和泥沙混在一起,根本就不能吃了,只得跑回家叫我奶奶重新再烧,等到第二次饭菜做好,爷爷都已经赶回家里,在路上看到被打翻了的饭菜,心里巳经明白了八九分,爷爷听父亲说起今天这样的事情后,真是哭笑不得,直摇头叹息,但是无可奈何。等到第二次饭菜送到,开烟山的帮工吃午饭巳经变成了点心。这个真实的故事,切切实实的发生在父亲的身上,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每一次与我们讲述当时的情景,心里总会忿忿不平,这个也算是一个经典的故事。父亲亲历的竟然真的有其事。</p> <p class="ql-block">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堂前楼上度过的,当时学会了吹笛子,拉胡琴,下象棋,写毛笔字,但是最喜欢的还是看各种各样的书。</p> <p class="ql-block">  我们 村里当时没有第二幢这样的房子。因为造房子的大部分木材,都是父亲自己从距离家二三十里地的山区背回来的。好像是蚂蚁搬家一样,椽子来自离家三十多里的高塘。十余年付出如此心血和精力,只有父亲自己才能做到。</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东大房楼下,曾经是我的结婚房,后来分家给二弟。我、女儿、儿子、侄女、侄子都出生在这个房间。这里是这幢房子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  看起来还很新哦。</p> <p class="ql-block"> 父亲于二O一一年农历十一月初三凌晨三点,就是在这个房间,黄昏的时候我给他喝了燙热的绍兴老酒,房间里一直开着灯,是我陪着他告别了人间,似睡着一样归去,无疾而终,最后我听到父亲的声音是“好了”。脸部表情安祥,头顶有温度,他巳经了无牵挂,安然离世,享年94岁。</p> <p class="ql-block">仁者寿</p> <p class="ql-block">先辈们积德行善,后辈们有福</p> <p class="ql-block">家和万事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p> <p class="ql-block">和气生财,心平气和</p> <p class="ql-block"> 父亲生于一九一八年农历十二月初九,念过三年书,读过《上孟》,《下孟》,《大学》,《《中庸》,《朱柏庐治家格言》,《三字经》,《百家姓》等,父亲天生记忆好,读书成绩特别的优秀,与我们一起聊天的时候也会背上一整段,并且作出解释。父亲兄弟姐妹共五人,一个姐,两个妹,一个弟。七八岁的时候,奶奶叫我爷爷弄了一把小锄头,到别人家掏过的蕃薯地里捡蕃薯圾,父亲拒绝了,说如果自己种下一块地,,那么就有很多的收获,用不着用这样很难为情的去干了。因为父亲自幼有主见,会计划,一年四季的农作的播种收获,他都会安排妥当,爷爷也乐得轻松,让我父亲16岁就当了家。十八岁那年,经人介绍,在奉化溪口说好了去学泥水匠,奶奶把父亲的随身携带的生活物品和围脖都准备停当,第二天早上准备出门去学泥水匠,当晚父亲做了一个决定,不想去学泥水匠了,反正就是吃口饭,何必要跑那么远去吃人家的饭呀,爷爷也依了父亲的意愿,后来只有让财本阿公去学了,阿公成了一位高级泥水工。民国时期,父亲在村里曾任过甲长、巡坂团负责人,当过官地小学的校长。曾经经手修建村里的农田灌溉工程“官砩”,砩水路经过北漳、蔡家、灵鹅村的农田和土地,砌坎修筑水渠,引水到官地村200多亩的田畈里。土改后,经手从灵鹅村竺家的后坑头,筑甽引进村民的生活用水,里塘和外塘作为太平塘。三次与村民一起经手重修官地镇西庙并重塑神像。曾经数次参与修建大祠堂等祖业。父亲还救下了两条人命,而且这两个人都各自生了五个儿子。父亲那个时候与高塘王老三(强盗,后投诚改编为新四军三五支队),华堂周家、灵鹅三老爷(竺鸣涛弟)都有往来,但是并没有作过恶,文化革命时期有人说父亲是三代保长的“军师”,关键在于他始终喜欢土地并勤劳耕作,没有剥削和仗势欺人。民国时期曾仼浙江省省长的周嵒的侍卫队队长与我家有亲,打算给父亲在省财政厅谋一个差事,父亲当面谢绝,说家里有田地要种,自己不适合当差。解放前夕,那位队长在押运大陆飞往台湾的家属和金银财物,曾请父亲(他称父亲为叔叔)顺便去台湾看看,住上十天半个月时间,并且捎他安全返回大陆老家,父亲说家里烟山没有开,种烟要紧,心里根本就没有打算去。父亲生前感叹说晚年能够过上这样的太平日子,实在难得。父亲的教诲“做人要栽花不栽刺”;“无事胆要小,有事胆要大”;“做人千万别打官司,饶了别人饶了自己”,这些话同时影响了我的一生。父亲八岁起就开始喝酒,当时爷爷也喜欢喝酒,每年都会做七石缸三缸的米酒,而且每一年都会喝光,存放酒缸的房间门日夜常开,无论是谁,只要你喜欢喝酒,自己动手沽,不用问主人。有时候,半夜三更村里的年轻人来打酒弄出声响,母亲就会醒来吆喝几声,当作夜猫来赶跑,想想都会发笑。母亲很大气,凡是村里的人缺长少短,来我家拿就是,只要有的尽管拿去不必归还,据说家里的农产品只要有种就丰收,怎么拿也送不完。父亲从爷爷那里学会自己做酒,也帮邻近乡村的亲友们做,我从小记得父亲去药店采购130多味中药材作为原料,磨成粉与米粉一起搅拌,蒸熟后发酵做成酿酒的白药,除了自己用外,也卖一些给亲友们,还置办一副用锡打的土烧酒工具,帮助乡邻乡亲烧稻米、大小麦、荞麦、高粱、番薯、玉米、土豆等烧酒,得到大家的喜欢,同时收点工资。这个行当我也会的。父亲说他一辈子从来没有喝醉过。父亲正直善良,深得“灵官蔡头乡”(灵鹅、官地、蔡家、青山头四个村为一个乡)的群众信任。年轻时候曾经参与蔡家村亲友的一次纠纷调解,已经喝了一斤左右的糯米酒以后,在现场的八人(八仙桌坐满)喝酒喝得兴起,请父亲按照每一个人分别三盏(四盏夠一斤),三八廿四盏的酒喝下去,不知道父亲哪里来的酒胆,竟然兴起一并喝了廿四盏,事情和平解决后返回家的路上有两位亲友陪伴着,半路上父亲告诉他们自己没有喝醉,请他俩不用再陪着了,自己一个人回家只觉得头有点晕,第二天早上起来照常下地干活去了,这是一生中唯一的放开了喝酒,估计不会少于七八斤糯米酒,究竟父亲的酒量是多少还真的是个谜。“不贪意外之财,不饮过量之酒”,这句话贯穿了父亲的一生。也作为传世经典为后辈树立了榜样。我也告诫儿子,“要做官就别发财,要发财就别做官,二选一,别无他路”。我永远怀念如山的父亲,能够做到像老人家那样了无牵挂,善始善终。至少你曾经来过这个世界,也曾经留下了什么。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永远活在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人生如戏,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扮演着自己的不同角色,父亲英明而伟大,平凡的老百姓能够审时度势,给解放军放一条生路,行此善举,实在难能可贵。[合十][合十][合十]</p> <p class="ql-block">当时(一九四九年农历六月半,这座有灵气的白云山,见证了父亲带领一帮年轻人,在不损解放军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平安放行。而且当时的枪声响的特别激烈。</p> <p class="ql-block">父亲生于一九一八年农历十二月初九,健康的活到94岁无疾而终。最伟大的是亲手放走了100多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生命。他一生心怀善念,不求荣华富贵,务农一辈子,精于耕作,瓜果蔬菜自给自足,多余的分享给亲友们。父亲爱做善事,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发心修缮祠堂庙宇,兴修村里的水利设施……。老人家-生好酒,而且能够自己酿造,自得其乐,他94年的生涯里,其中86年里是在有酒的日子中度过的。结论:只要心好一切都好,长寿的人一定是适量喝酒的人。[合十][合十][合十]谨以纪念父亲105周年诞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