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重庆旅行记(一) <h3> 已亥年春夏之交,武水7741班部分同学(张晓元、张友海、张建华、宋建桥、李光耀、李长城)携家属共十人,组成“ 张三送李二中美友好旅行团”,结伴西行,自驾游恩施、重庆等地。尽管此行期间中美经贸谈判出现重大分歧,但旅行团不受影响,始终步调一致,密切配合,和谐融洽。</h3> <h3> 从武汉开车到恩施,高速路分两段,以长江为界。江北汉宜高速交通顺畅,车速也快。过宜昌大桥进入恩施高速,桥隧增多,限速80,很多地段甚至限速60。这样的高速已经不能称为高速,跟平原地区省道差不多。开车提心吊胆,一不小心落入超速陷阱。八小时后车抵恩施。</h3><h3> 恩施土司城位于市内一隅,依山而建。城内亭台楼阁,居住办公建筑齐全,是当年土皇帝的庄园。自称“ 天下无双景,华中第一城”可见其夜郎自大。经考证土司城内“ 什用殿”,土司城主人是千户侯。根据曾在江西某县当过书记的团员同学论证,千户侯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村长。</h3> <h3> 封建社会的一个村长竟有这么大的宅院,相比之下,可见现在共产党的干部是多么清廉、朴素。</h3><h3> 土家的大鼓不是用来鸣冤的,而是能擂出平安、吉祥。当然得花钱才行,好在张总不差钱。</h3> <h3> 夜宿土家女儿城,吃土家菜,游风情街,别有一番情趣。土家菜以酸、辣、嫩、鲜为特点,味道偏咸。食材除熏肉、野菜之外与家常菜无异。风情街建筑风格以多层古建为主,与土司城相互呼应。入夜,霓虹闪烁,歌舞升平。唱戏舞狮,喝酒品茗,沿街叫卖,一派繁华景象。</h3> <h3> 从恩施城区往大峡谷有几十公里蜿蜒山路,绿水青山,河谷交错,空气清新,山上林草植被茂密,沿途自然美景美不胜收。</h3><h3> 大峡谷有两大景区,山上的是七星寨景区,地下的是云龙地缝景区。乘缆车上山,顺游览步道观景,拍照,聊天,十分惬意。</h3> <h3> 游过几个景点,几经上下攀援,峰回路转,大家有点迷糊了。这不,中美团员之间发生了路线分歧。</h3> <h3> 在团领导耐心教育、指导下,美方团员终于同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毕竟这是在中国境内,走别的路风险太大。欢乐的笑容重新绽放在大家的脸上。</h3> <h3> 总理的一大惊人发现,引起大家热议,李教授怀孕了!而且是男孩。总理见多识广,其夫人是学贯中西的医师,几十年耳濡目染,枕头风吹,他的医学知识肯定在众人之上,他的判断不会有错,怎么看都像。</h3> <h3> 尽管总理一言九鼎,但生孩子这种事,不能全听他的,还是要等生下来才知道。</h3><h3><br></h3><h3> </h3> <h3> 云龙地缝切入地下百米,形成一条开敞式地下河,地表径流汇入形成瀑布,顺峭壁飞流而下,谷底水流汹涌澎拜。从地面下到地下河有石阶小道,沿河劈有栈道供游客参观。</h3> <h3> “ 张三送李二”旅行团从云龙地缝爬出地面,一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见天色已晚,夜幕降临,团领导“ 张三”决定,为节省路途时间,调整旅行线路,不回恩施,直插梭布垭石林景区,夜宿土家民居。这一英明决策,得到中、美团员一致拥护。在逐渐浓重的夜色中,三车齐发,沿山间公路直抵梭布垭。</h3> <h3> “ 张三”团长本着领导就是服务的宗旨,负责旅行团的住宿、就餐和门票工作,深得全体团员信赖。</h3><h3> 在网上定的土家民居是栋独家小楼,楼下客厅、厨房和餐厅,楼上客房。楼房刚装修不久,甚至还有些新鲜的油漆、涂料味。家具及日用品都是崭新的,充满家的味道。</h3> <h3> 梭布垭石林景区与云南石林和桂林山水同属沉积岩景观,石灰石经雨水侵蚀形成。梭布垭石林独特之处是经海水冲刷形成的溶纹景观,岩石水平节理非常明显,象一本本摊开的古书。</h3> <h3> 书记不但对时事政治精通,对古书也很迷恋,这是哪朝哪代的典籍?似乎有些看不懂。</h3> <h3> 知识渊博的教授也被古书压得喘不过气来。</h3> <h3> 防汛抢险用不了这么大石头,三峡合龙也够用。</h3> <h3> 景区内群峰错落,怪石丛生,峡谷地缝,溶洞天堑。每处景观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使得情景交融,平添乐趣。景区共有四条线路,每条线路之间有观光车连接。</h3> <h3> 女同胞游山玩水更耐磨,巾帼胜过须眉,曲径通幽处,携手向前进。</h3> <h3> 经过连续两天高强度旅行,特别是恩施大峡谷爬山,下地缝,耗费了大量体力,部分团员已感觉腿脚不灵便。梭布垭石林四条游览线路只看完两条就作罢,真是岁月不饶人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