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春节传统文化 开展红领巾研学旅行----张店区莲池学校惠莲中队向日葵假日小队春节送祝福、周村研学旅行

小兔兔

<h3>时间:2020年1月20日</h3><h3>地点:周村古商城</h3><h3>小队: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惠莲中队向日葵假日小队</h3><h3>队长:孙文浩</h3><h3>队员:赵望舒、张皓扬、马樱格、史筱雅、阮清怡、刘子麟、孟子涵、刘小惜、尹妍惜</h3><h3>本次活动主题:春节送祝福,周村烧饼博物馆研学</h3> <h3>1月20日,大寒节气,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周村古商城古色古香,到处张灯结彩,充满了浓浓的年味。这天,向日葵假日小队的同学们来到周村古商城,感受那浓浓的“年味”,送出一幅幅饱含祝福的“福字”,到周村烧饼博物馆研学,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天!</h3> <h3>春节快乐,鼠年大吉!” 在“大街”牌坊前小队的同学们送出了春节的祝福。</h3> <h3>一迈入周村大街,一种熟悉而又诱人的香气扑面而来,"周村烧饼"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名片般的名吃,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同学们在周村烧饼博物馆找到了生动而详实的答案。</h3> <h3>来到烧饼博物馆,同学们仔细听清怡妈妈讲述周村烧饼的历史渊源。 </h3> <h3>周村烧饼制作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其前身乃为“胡饼”,饼体厚重。后来,“聚合斋”的郭云龙师傅在“胡饼”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制作工艺,几经改进,终于让“胡饼”以全新的面目、独特的风味面世,成为脍炙人口的周村酥烧饼!周村烧饼具备了今天所说的“薄、香、酥、脆”四大特点。文人雅士曾这样赞誉周村烧饼:“形如满月,薄如秋叶;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h3> <h3>以前的人们用辘轳打水做烧饼,用石碾来碾磨做烧饼的面粉。同学们围着辘轳,仔细研究它的工作原理。</h3> <h3>这是周村最早的火车站,小贩们推着小车,背着背篓沿街叫卖烧饼。小队员们听着广播,认真观看,想象着当时的情景。</h3> <h3>历经百年,不变的就是烧饼纯手工制作,同学们参观烧饼的制作过程。在烧饼制作现场,看着阿姨们的动作麻利,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想来体验一下!</h3> <h3>专注的神情,灵活的动作,同学们还挺专业!揪个面剂,蘸水在瓷墩上压扁,再向外延展成圆形薄饼片,一面抹水后迅速沾满芝麻,然后贴在挂炉壁上,烘烤至成熟。在阿姨们的帮助下操作一气呵成!</h3> <h3>小队员们体验了自己动手的乐趣,开心极了!再吃一口自己制作的烧饼,真是格外香!</h3> <h3>大家制作品尝了美味的烧饼后,下面就进入了春节趣味问答环节喽!从春节的起源、习俗再到元宵节流行的朝代、吃饺子兴起的历史等各个小知识,同学们都争先巩后地回答,答对还有小奖品哦!</h3> <h3>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春节的祝福,同学们特意准备了“福”字、春联送给路人。“您好!我是莲池学校向日葵小队的成员,今天我们来为大家送祝福,祝您春节快乐!身体健康!”</h3> <h3> 一副副“福”字送出,祝福也不断的传递出去,同学们心中是满满的温暖!</h3> <h3>春节送祝福,同学们心中满是正能量;参观烧饼博物馆,同学们学习了周村烧饼灿烂辉煌的历史,了解了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既品尝了美食又学到了知识。这次小队活动,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风俗人情,也更加坚定了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决心和信心。</h3>

周村

烧饼

同学

小队

春节

送祝福

制作

研学

向日葵

胡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