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的人像篇

朔方野鹤

<h3><b>  人像拍摄是摄影师的一个境界。</b></h3><h3><b> 人像摄影最难,最能体现一个摄影师的综合素质和拍摄技能,就因为它的创意领域无限大,想象空间无限大,个性施展无限大!</b></h3><h3><b> 然并卵,老翁的人像摄影仅仅是个入门生。</b></h3><h3><b> 2019年,在诗和远方的行摄中,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路上最美的还是那些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人!只是成果有些惨不忍睹。但作为摄影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能不把人像摄影作为一个独立之篇,作一年度小结。</b></h3> <h1><font color="#ed2308"><b>一、摆拍</b></font></h1> <h3><b>  像我这样一大把年龄的人,绝不会有美女前来约你去拍摄美照的,但圈子里活跃着一批热衷于人像摄影或美女丽人的年轻摄影大咖们,老夫偶尔也有机会去蹭把拍美女的瘾,但男性模特出镜的几率极小。</b></h3> <h3><b>  这几位城市丽人是摄影圈儿内的老熟人,虽说来自不同领域,但她们在镜头前都很专业。</b></h3> <h3><b>  她是省城一位重量级报社记者,在省摄协的活动中主动请缨,担纲现场模特的重任,难能可贵。</b></h3> <h3><b>  国企中煤平朔的一支乐队,在市博物馆幸会,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组很不错的镜头。</b></h3> <h3><b>  乐队一把手双目炯炯有神。</b></h3> <h3><b>  乐队指挥也是气宇轩昂。</b></h3> <h3><b>  首席小提琴同样有模有样。</b></h3> <h1><b><font color="#ed2308">二、抓拍</font></b></h1> <h3><b>  遥远的行摄途中,完全身处在一个从未涉足的陌生环境中,闪现在镜头中的人无一不是未曾谋面、萍水相逢的偶遇。尤其是在云贵川那些着装鲜艳、个性鲜明的少数民族,叫人眼热,追拍是常事,构成了行摄途中不可或缺的拍摄内容。</b></h3> <h3><b>  这是在大寨不期而遇的老前辈宋立英老人,年过九旬,依然精神矍铄!</b></h3> <h3><b>  人生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老有相伴才是王道!</b></h3> <p><b> 她叫田丽娜,攀枝花市白领。四川电视台在彝族名村迤沙拉拍摄《乡村大篷车》节目上,献歌《迤沙拉之恋》一首,歌声极为甜美,是当地的歌星。</b></p><p><b> 此篇的配乐就是田老师特意赠予我的《迤沙拉之恋》!</b></p> <h3><b>  彝族传统服装,要不是登台演出,大热天的谁还去穿狗皮坎肩呢!</b></h3> <h3><b>  据说迤沙拉的彝族是500多年前明朝大军的后裔。</b></h3> <h3><b>  在景区才能看到身着艳丽的彝族服饰姑娘。</b></h3> <h3><b>  在云南建水偶遇一位身着汉服静如处子的妙龄姑娘,乘着一缕难得的好光线,赶紧按下了快门。</b></h3> <h3><b>  一对在弹唱中售卖烤鸡的白族青年。</b></h3> <h3><b>  她是来自辽远的东北辽宁的教师,在昆明开会之余过了一把少数民族扮相美的瘾。</b></h3> <h3><b>  就是放到当下,四川大邑县收租院大型组雕的艺术成就仍然是上乘之作。</b></h3> <h3><b>  在昏暗的灯光下,隔着厚厚的玻璃拍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b></h3> <h3><b>  藏族大妈的身上总是透射出一种坚毅自信的气韵。</b></h3> <h3><b>  藏族牧牛人的脸上刻满了风霜雨雪。</b></h3> <h3><b>  梅里雪山下,镜头里出现了一位叫奥莉娅的乌克兰美女。</b></h3> <h3><b>  藏民族顶礼膜拜的八大神山,梅里雪山为首。喇嘛们到此,更是虔诚至极。</b></h3> <h3><b>  白族的环卫工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b></h3> <h3><b>  西双版纳是另一种热带雨林风的体验。</b></h3> <h3><b>  云南红河州红河县是一座建在山顶上的县城,哈尼人的街头表演也独具特色,很有艺术范儿。</b></h3> <h3><b>  这位领舞的哈尼小伙子做了一个Poss,却让我突然感觉他像极了那位可爱无比的洛桑!</b></h3> <h3><b>  中国摄影旅游网的副总着一身藏蓝长袍马褂,却有着一个非同寻常的网名:野狼!</b></h3> <h3><b>  在并州地盘儿上,摄影、书法双料白发大咖刘晓钟!</b></h3> <h3><b>  朔州摄影界的黄大师爬金山岭居然大气不喘一口。一抹余晖,跋涉在蟠龙山上的黄大师闯进了我的镜头!</b></h3> <h3><b>  来自大英帝国的丽娜跟她的闺蜜,不远万里专程到大中华爬长城,壮举可赞可叹!</b></h3> <h3><b>  又是一对洋妞儿在长城上深情地自拍,我只能悄悄在她们的背影按下了快门。</b></h3> <h3><b>  金山岭长城上最辛苦的当属这些大妈环卫工了!</b></h3> <h3><b>  同样是大妈、奶奶级别的女人们,不惧蚊虫叮咬,在右玉李达窑长城脚下采摘万寿菊。</b></h3> <h3><b>  2019年8月2日,是左云八台子圣母堂的盛大节日。来自内蒙和山西中部、晋北的上千信徒们,汇聚在早已毁损不堪的圣母堂下,举行盛大的朝圣仪式,做弥撒,摆布道,祭奠基督受难十四苦站,甚为壮观。</b></h3><h3><b> 两位修女双手合十,虔诚地面向圣母堂默默地祷告。</b></h3> <h3><b>  在这个世界上,信仰的力量比什么都强大!</b></h3> <h3><b>  朔州摄影界书法最好、书法界摄影最强的何大师,手把手地向晚辈们传授书法基础知识。</b></h3> <h3><b>  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就是这样代代承袭辈辈传授,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b></h3> <h3><b>  走下三尺讲台的秦老师依然孜孜不倦地教授她的弟子们。</b></h3> <h3><b>  白发爷爷众目睽睽之下对下下一代的山里娃紧盯不放!</b></h3> <h3><b>  怀仁市金沙滩是山西风筝节的举办地,每年都有不少老外来这里一展身手。这两位黑人朋友却只对中国古代战盔感兴趣。</b></h3> <h3><b>  金沙滩上一曲豫剧穆桂英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引爆了现场中外嘉宾的眼珠子。</b></h3> <h3><b>  俗话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他是真正的绥德汉!</b></h3> <h3><b>  米脂的姑娘呢?!</b></h3> <h3><b>  乌兰布统的秋天是释放各种美的地方,摆Poss的美女靓妹随处可见,不失为乌兰布统的另一道美景。</b></h3> <h3><b>  朔州踢鼓子秧歌是国家级非遗,每逢元宵佳节,大京都和维多利亚港都会有他们吹胡子瞪眼的靓姿。</b></h3> <h3><b>  少儿人像拍摄难度系数要高于大人。儿童的世界和心理,大人们总是捉摸不透。</b></h3> <h3><b>  城里的孩子从小就在美的熏陶和氛围中长大。</b></h3> <h3><b>  花样年华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b></h3> <h3><b>  小小模特用编织袋做的时装亮相,动作有点大,却把帽子飞在了台台上。</b></h3> <h3><b>  妈妈在台上弄姿,儿子在台下甩猫步,儿子抢了妈妈的镜头,岂不要气死妈妈啊?!</b></h3> <h1><b><font color="#ed2308">三、扫街</font></b></h1> <h3><b>  当下,打卡之地越来越多,越来越火。当你漫步在那些充斥着浪漫情愫和情调的街头巷尾的时候,镜头前那些千姿百态的身影和洋溢着炽热情绪的神态也在深深地感染着手持相机的我。</b></h3> <h3><b>  四川古镇黄龙溪第一打卡地居然是这个上过CCTV的一根面,当下最火的就是这位妖娆拉面哥了!</b></h3> <h3><b>  黄龙溪古镇的新项目贵妃照,很雍容华贵!</b></h3> <h3><b>  只有老人还固执地身着她们自己民族的服装。这也是一种自信和祥和的最好诠释。</b></h3> <h3><b>  秦岭深处,大树连根,很温馨的一个画面。</b></h3> <h3><b>  大石如磐,是小丫丫们摆家什儿的好地方。画面同样温暖。</b></h3> <h3><b>  丽江古城是时下最具浪漫情调的旅游热地。纳西人的广场舞也与众不同。</b></h3><h3><b> 这位个头低矮头顶白鹇鸟的大叔,却是广场舞的领舞,真乃大开眼界!</b></h3> <h3><b>  老者晚辈牵手,迈着纳西人的舞步,悠哉悠哉啊!</b></h3> <h3><b>  是儿子还是孙子,不敢打问,但这娘儿俩在舞圈儿里格外引人注目。</b></h3> <h3><b>  一扇开启的窗,一阵撩哥的曲儿,你让我们这些老翁们作何感想啊?!</b></h3> <h3><b>  既然来到丽江这个浪漫之都,还能白来不成?!多幸福的小伙儿啊!</b></h3> <h3><b>  丽江也是各式手艺人的天堂。</b></h3> <h1><b><font color="#ed2308">四、戏剧</font></b></h1> <h3><b>  朔州大秧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小剧种。连续5年来,我跟团拍摄了大量朔州大秧歌剧团演出的片子,收获颇丰。一些老艺术家们陆续退出了他们一生钟爱的戏剧艺术生涯,当年稚气未消的艺校生们渐渐地扛起了大梁,传统文化的传承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新生代的肩上,不可小视的新生代没有辜负前辈的期望,他们接连排出了多部令戏迷们叫好的大戏。作为我人像摄影的一个重要资源,对戏剧一窍不通的我,也不由自主地混进了戏迷的队伍,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自然成了剧团艺术家们的老熟人。</b> </h3><h3><br></h3> <h3><b>  年过七旬的大秧歌艺术家杨补兰老人,15岁就进了大秧歌剧团,几乎把一生都献给了大秧歌艺术。去年由于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令老人不得不退出她老人家钟爱一生的戏台。</b></h3><h3><b> 这是前年在乡下演出时的剧照,谁能相信她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就在前年,还亲自导演了几十年未唱的大戏《十五贯》!借用杨老的一句话:“我跟这些娃娃们,每天下乡打地铺也高兴。一离开剧团回到家里,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b></h3><h3><b> 真诚祝愿杨老的晚年幸福、安康、快乐!</b></h3> <h3><b>  去年淡出戏台的还有这位给百姓带来无穷欢乐和笑声的大秧歌奇人——侯启。侯老师为人敦厚和善,专工丑角,兼顾其它,却不善言谈。在他身上有许多矛盾的地方,也许正是这种个性差异的天赋和几十年深厚的艺术功底,才造就了他成功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鲜活灵动的喜剧人物形象。早年,就是他把大秧歌传统剧目《泥窑》带到了中南海怀仁堂,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赞许。</b></h3><h3><b> 戏迷们都十分怀念跟侯老师在一起的日子,但愿我们还能把酒对盞,品咂不胜酒力后的侯老师是如何的风趣。</b></h3><h3><b> 这是侯老师在《瞎子观灯》的剧照。</b></h3> <h3><b>  在谢银花团长的带领下,大秧歌剧团在当前戏曲市场日渐凋敝的大背景下,却搞得风生水起,气象万千,新剧目一台接着一台,叫好声一波接着一波,稳稳地占据了戏曲市场的半壁江山。希望借此东风,乘势而上,扎根于朔州这片厚土,朔州大秧歌的明天一定会走得更远!</b></h3><h3><b> 利民长城前的戏装合影,其本身就蕴含生于玆成于兹长于兹的大秧歌,就是本土文化的产物。依托发扬本土文化的优势,借鉴汲取其它艺术的精髓,就是发展大秧歌艺术的压舱石。</b></h3> <h3><b>  团长谢银花常常担纲主角大任,口碑甚好。</b></h3> <h3><b>  坐在车厢角落的谢团长,跟演员们一起,风尘仆仆,从一个戏台转向另一个戏台。</b></h3> <h3><b>  这一组台前幕后的照片,可窥大秧歌剧团活力四射的缩影。</b></h3> <h3><b>  剧团有好几对夫妻档,他们是剧团的台柱子。</b></h3> <h3><b>  花脸李鹏是全团业务主力队员,艺术大拿。</b></h3><h3><br></h3> <h3><b>  小孟和小贺是传统剧目《泥窑》的主角。</b></h3> <h3><b>  小贺是侯启老师的徒弟,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继有人是硬道理。</b></h3> <h3><b>  小林不仅在青衣做功细腻,在武旦行也是一把好手。</b></h3> <h3><b>  小赵跟李鹏也是一对夫妻档,她明眸皓齿、扮相俊美,唱功了得,戏迷赞誉有加。</b></h3> <h3><b>  囿于篇幅,很难一一展现剧团新生代的美照了。</b></h3><h3><b> 用阿涛的美图做压轴,足以表明这个剧团的实力和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阿涛最近在新排剧目《梁祝生死恋》中,扮演祝英台,扮相英俊秀美,做戏游刃有余,取得巨大成功,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好开端!</b></h3> <h3><b>  一连做了五个美篇,对2019的行摄轨迹做了一个粗线条的总结,也算是对老夫2019早起贪黑、披星戴月、辛勤付出的一个慰藉吧!</b></h3><h3><b> 期许来年会有精品面世!</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