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时光飞逝,不觉已是学期之末,充实而忙碌的一学期又快结束了,本学期教科研工作在《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精神的指导下,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中心,以服务教学、服务高考、服务教师为宗旨,在全体教研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效果。现简单总结如下:</h3> <h3><b><font color="#167efb"> 新一轮课改全面推进 </font></b></h3> <h3> 只有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只有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只有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只有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只有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只有课堂精彩,学校才会出彩。课堂始终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每一位教师把追求高效、追求卓越当成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为了真正实现“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每周二语文、政历地,周三数学、理化生,周四艺术、体育、信通研以学科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教研,磨课、研课,在不断研磨中,打造高效、研出精品。</h3> <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3> 本学期结合《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精神,乘着新一轮课改的东风,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探索并逐步完善我校“二二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的流程,引导教师编制导学案,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到目前为止,高一二各学科组导学案的编制、审核基本结束,准备下学期在高一全体、高二部分学科全覆盖使用导学案,课堂改革正式实施。通过讲课改公开课、评选优质导学案、课改优质课,迅速形成稳定的课改模式,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有一个新的提升。</h3> <h3><b><font color="#167efb"> 成功举办“好课堂教学能手”公开赛</font></b></h3><h3>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步伐,在全校树立一批教学理念先进、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专业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的先进典型,进而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2019年12月3日、4日成功举办了山西省沁县中学“好课堂教学能手”公开赛,各学科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推选出14名教师参加了比赛,选手们在新一轮新课改思想指导下,学案导学,先学后教,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评出特等奖二名、一等奖六名、二等奖六名,极大地推动了新课改的深入。</h3> <h3> <b><font color="#167efb">学科竞赛 硕果飘香</font></b></h3><h3> 教研室围绕车校长以竞赛促高考的这一战略,组织部分学科骨干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认真选优、培优,针对性强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h3> <h3> 在201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我校学生莫田昕、秦梓豪、刘心武分别获得三等奖。</h3> <h3> 在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中我校学生卫嘉铭获二等奖,秦梓豪、李心奕、杨铖分别获三等奖;山西省沁县中学被评为山西省化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中学团体会员单位。</h3> <h3> 在2019年全国数学联合竞赛中我校学生秦梓豪、莫田昕、李心奕、杨铖分别获三等奖。</h3> <h3>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锻炼中学生学科能力,提高学科素养,激发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教研室还分别组织“全国中学生英语、语文、数学能力测评”,高一、二、三年级共计570人次参加了此项测评活动。我们将继续沿着车校长以竞赛促高考的思路,深入探索高二、三尖子生培养及我校高考清北突破之路。</h3> <h3> <b><font color="#167efb">课题研究 扎实推进</font></b></h3><h3> 一年来,我校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山西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信息技术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多维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巧整合优化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顺利结题,并获山西省优秀课题;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地理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评价研究与实践》子课题《地理模型制作对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已到了结题阶段。</h3> <h3> 2019年12月6日,“山西省沁县中学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与结题仪式”在报告厅举行,车志兵校长、梁建生副校长、教研室程建春主任、课题组评审专家、课题组成员以及青年教师参加了仪式。</h3> <h3> 2019年12月29日—30日,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结题会暨新课题启动会在山大附中召开,车志兵校长、教研室程建春主任参加会议。我校英语组子课题《多维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巧整合优化高中英语教学》顺利结题,并获山西省子课题优秀奖。</h3> <h3>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英语报刊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我校英语组申报课题《基于“Teens senior” 的高中生提分和培优策略》正在酝酿筹划中。</h3> <h3> <b><font color="#167efb">教案检查促教学</font></b></h3><h3> 为促进教学,提高效率,每学期期中、期末教研室组织两次教案检查。教案检查实施“三级检查”制,由备课组长进行初检,教研组长进行复检,选出全组优秀教案,送教研室审核,最终选出优秀教案。本学期于2019年11月6日、7日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并评出优秀教案在全校范围进行展览。</h3> <h3><b><font color="#167efb"> 学习交流促提升</font></b></h3><h3> 本学期主要组织教师参加了长治市教育局举办的初、高中学科课标培训、课堂教学培训课改课堂观摩及跟岗学习、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等五个项目的培训,九大学科教师共计175人次参加。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部分优秀教师参加长治市教研室组织的2019—2020学年度高中学科基地校活动;推选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中国好教育”三晋联盟第五届同课异构教学大赛暨高中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安排孙瑞英老师赴青岛参加“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培训、特级教师张树峰赴上海参加了“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更新了理念,极大地提高了老师们投身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组织高三教师参加一轮、二轮复习备考培训,回来后组织教师进行校内二级培训,为老师们研究高考、精准备考提供了理论依据。</h3> <h3><b><font color="#167efb"> 专业引领共成长</font></b><br></h3><h3> 在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继续实行“师徒结对,青蓝工程”,要求青年教师虚心学习老教师的经验,一对一跟进,每周至少听师傅课两节。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社团活动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教研室配合团委进行了新社团的组建,规定每周四下午二节课后为“社团活动时间”,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必须指导一个社团,每次活动必须有完善的指导方案,教研室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方案检查督促。</h3> <h3> 吉林大学董岫山教授做《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专题培训。</h3> <h3> 2019年12月7日,教研室组织全体高一、二教师在沁县实验中学参加了太原师范大学焦佩婵教授的《校本研训的规范与管理》专题培训。</h3> <h3>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笔财富;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提升;每一次历练,都是一次超越。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教科研水平显著提高。</h3> <h3> 栗振林、史诤罡、姚永琴、刘希霞、任韶丹老师在“中国好教育三晋联盟”第五届同课异构赛课中分别荣获一等奖。</h3> <h3> 在2019年长治市历史学科基地校“同课异构”比赛活动中史诤罡老师《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一课被评为优质课。</h3> <h3> 在山西省首届“三晋研学杯”中小学微课大赛中我校教师郭小默、姚永琴获高中组一等奖,骆春叶、刘美、武芳获二等奖,赵艳、王敏获三等奖。</h3> <h3> 教科研工作只有立足于课堂、存在于常态,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唯有潜下心来,坚持去做、用心去思,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越来越有实效,越来越促进学生发展。2020年我们将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搞好教科研工作,为书写沁县中学新的篇章,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