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滇西北

铁源

<h3>  2019年11月21日至12月1日,我们随团去云南滇西北旅游,共计11天。团队成员大多是老年资深驴友,25人分乘两部小巴从昆明出发,先向西到达腾冲,再一路向北沿着怒江大峡谷驶往有着‘人神共居’美誉的丙中洛,然后翻越孔雀山垭口到达梅里雪山附近的飞来寺,再顺着滇藏线来到丽江。从丽江我们去了泸沽湖,最后从丽江乘火车返回昆明。</h3><h3> 一路走来,滇西北巍峨的群山、雄浑壮阔的大峡谷、三江并流的奔腾气势让我们躁动兴奋;而大山深处质朴的木屋、山寨、田园,悬崖绝壁上的茶马古道,梅里雪山那日照金山的奇观美景,神秘的泸沽湖都令我们陶醉、赞叹不已;古朴的巍山古城、祥和的侨乡和顺,纯朴的傈僳族、独龙族、藏族和摩梭人的生活场景为我们展示出彩云之南这片热土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民族文化…… 当然,美好的东西总是来之不易,滇西北之旅确实路途艰辛漫长,行进中随时可能会遇到塌方、修路和堵车的情况,也让我们深切体会了旅行的真实含义!</h3><h3> 为了记录这次旅途,我将梳理好的图片制作成此篇,与大家分享美景和快乐。</h3> <h3>行程线路图,从昆明向西出发,由丽江返回昆明。</h3> <h3>1. 无量山樱花谷。每年11月底至12月,间植在茶园中的冬樱花竞相开放,构成一幅无量山樱花谷人间仙境,我们来的早了点,冬樱盛花期还未到!</h3> <h3>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朝,是我国现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古城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也是南诏古国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古迹荟萃。</h3> <h3>古城的中心街,中轴线将城门楼、牌坊、城中心的星拱楼等重要建筑串连起来,街两边的明清建筑布局合理,街面干净整洁。站在街头远远望去,古城在朝阳下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h3> <h3>古城中心的星拱楼(文笔楼),亭阁式建筑。始建于明朝,清咸丰年间重建。</h3> <h3>古城中心老街,整洁平静。</h3> <p class="ql-block">离开古城,向腾冲方向进发。一路上多有耽搁,急匆匆赶到腾冲银杏村时,已是夕阳西下了,抓紧时间抢拍了几张。</p> <p class="ql-block">太阳落山很快,没有了光影拍摄也就没兴趣了,村里的银杏树有些叶子落光了,有些还没有完全变黄,道路两旁有许多新建的商铺和小贩摊子,烧烤、叫卖声搞的很吵闹,乌烟瘴气的,商业气氛太浓了,本地村民也很无奈,他们讲这里的环境已大不如前了,连银杏叶也没有过去那么美了。</p> <p class="ql-block">3.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和顺古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发达,人杰地灵的地方,当年古西南区域的丝绸之路途经这里时,和顺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和顺人也由此走出国门名扬四海。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就是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文化。走进镇里古村落,只见古朴典雅的祠堂、牌坊、影壁、月台、亭阁、石栏比比皆是,建筑风格多种多样,记载了侨乡曾经繁盛一时的历史和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住宅环山而建,粉墙黛瓦,中西合璧,整洁美观。村中的大路小巷,全为石条镶砌,平整光洁。图为老街‘古处同敦’里门;</p> <h3>和顺八大宗祠之一的寸氏宗祠。</h3> <h3>街头商铺云集,游客熙熙攘攘,小巷深处也许会藏有大宅院或突现一处别具特色的民宿酒店。</h3> <h3>著名的和顺图书馆,始建于1929年,是中国乡镇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不少是国内珍本、孤本。</h3> <h3>当天腾冲市区在举办马拉松赛,没想到和顺这里也有赛事!</h3><h3> 运动员在古老的牌坊、双虹桥的石板路间进行循环赛,观众呐喊助威,古色古香的徽派风格里门在蓝天白云下,分外光彩,也衬托出灵秀乡村的厚重古韵。</h3> <h3>马帮会馆。</h3> <h3>古戏台</h3> <p class="ql-block">环山而建的古镇村落沐浴在朝阳中。</p> <h3>静谧的野鸭湖。</h3> <p class="ql-block">湖边缓缓转动的百年水车,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小镇很美,匆忙间一带而过,真值得驻留几日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4. 离开和顺,我们的车沿着怒江峡谷前往丙中洛。中途中经一处温泉,是傈僳族男女同浴的‘澡塘会遗址’。</p> <h3>大山深处,身后是激流滚滚的怒江,坐在温泉池边泡泡脚、消解旅途疲劳,也是难得的享受!</h3> <p class="ql-block">怒江峡谷风光。怒江大峡谷一边是高黎贡山山脉,一边是碧罗雪山山脉。</p> <p class="ql-block">峡谷中的高脚屋。这些整洁的房屋是政府为当地的少数民族修建的。一路驶来,公路边不时可以见到一栋栋新建的黄色楼房,也是政府为深山村民脱贫搬迁建造的。我也在想一个问题,那些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村民,如何走出那片世世代代的家园和自古养成的生活习性,住进这片集中居住的楼房后,如何习惯、如何继续他们的生活,真的还有许多的问题要解决……</p> <p class="ql-block">在行进中,抬头发现,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的岩峰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穿洞,透过洞可以窥见天空,远远望去,恰似一轮明月,高悬天际,这就是著名的峡谷奇观—“石月亮”。</p><p class="ql-block"> 有诗云:“皎皎碧罗雪,潇潇贡山秋,明月伴石月,万古照江流。</p> <h3>5. 丙中洛景区是怒江大峡谷最深的地段,东西两边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雪山和峡谷落差可达3000米,巍峨的雪山、深邃的峡谷、奔腾的江水和多元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滇西北最美的峡谷风光。</h3>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山脚下的丙中洛镇还是蛮有现代气息的。</p> <h3>桃花岛在丙中洛镇对面,中间隔着怒江。</h3> <p class="ql-block">岛上是扎那桶村,村民们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桃花盛放时,都会过“桃花节”。那时的景色一定很美吧!</p> <h3>雾里村是丙中洛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小村落,隔江望去:翠绿的梯田、碧蓝的怒江水、古朴的民居相映成趣,被驴友誉为“中国最美的村落”、“中国小瑞士”。</h3><h3> 遗憾的是天气不好,色彩不丰富!</h3> <p class="ql-block">山下怒族人的老木屋,屋顶铺满石片,背后是苍绿的大山、门前是开阔的田野和奔腾的江水,好一幅怒江山居图!</p> <p class="ql-block">几间木屋,伴着袅袅的炊烟,和谐自然的美感油然而生。</p> <h3>大山深处云雾缭绕,真是人与神共居的处所。</h3> <p class="ql-block">村边的小溪。</p> <h3>崎岖的山路上还能遇到马帮驮队。</h3> <h3>沿着村边小路去探寻古老的茶马古道。</h3> <h3>山间秋色。</h3> <h3>徒步在绝壁上开凿出的小道间,体验当年茶马古道驮运物资的艰辛。</h3> <p class="ql-block">朝红桥,古道的一条过江索桥,历经千辛万苦,如今早已成遗迹。旁边是两座新建大桥。</p> <p class="ql-block">秋那桶村距离雾里村不远,是滇西北的最后一个村落,再往北沿着丙察察公路就进入西藏了,在怒族语中,桶是“和平、平安”的意思。(本图片来自网上)</p> <h3>秋那桶被列入最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据说在桃花盛开时是最美的。远远望去,四面大山环抱的小山村,就像世外桃源。</h3> <p class="ql-block">村中央小广场旁的天主堂,造型很独特。</p> <h3>怒族村民的木屋。</h3> <h3>我们的到来,惊扰了院落里正在吃食的小牛。</h3> <h3>村民的木屋底层用来关养牲畜和家禽,人住在楼上,顶层阁楼一般用来晾晒粮食和核桃等物。</h3> <p class="ql-block">一派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农家特有的风干美味,诱人而温馨。</p> <p class="ql-block">村中忙碌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小小村落,处处展现给我们的农家生活,真实而质朴。</p> <p class="ql-block">6. 离开丙中洛,车将沿着德贡公路去迪庆州的德钦。这条新修的藏区公路,将翻越碧罗雪山,将原先需要绕行1千多公里路程缩短到只有几十公里。但这条路非常凶险,2014年通车后一直在维修。你瞧,前面的道路就被塌方落石堵了。</p> <h3>好在我们车子小还可以绕过来,否则就堵在路上了!过了塌方处后面路好多了,一路爬坡,远处的雪山就是我们将要翻越的孔雀山垭口。</h3> <h3>沿途美景连连,地势渐高,峡谷两端都出现了雪山。这条美丽公路沿途可以领略到世遗‘三江并流’的奇美景观。</h3> <h3>越往高处景色越美,除了原始森林,还有高山流水形成的瀑布群,接近垭口时气温越来越低,山顶的大树都披上了厚厚的冰雪。</h3> <p class="ql-block">彩色经幡与雪松构成山顶的一道艳丽风景。</p> <h3>站在垭口望去,对面高黎贡山的雪山云雾缭绕。</h3> <p class="ql-block">孔雀山垭口海拔3880米,山顶就更高了,气温很低,景色很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翻过这个垭口就要进入澜沧江峡谷了。</p> <p class="ql-block">7. 车子经过德钦,驶过飞来寺,突然巍峨的雪山群展现在眼前。但见澜沧江峡谷对岸的雪山冰峰接踵绵亘,势如刀劈斧削,气势非凡。啊,梅里雪山到了!</p> <h3>梅里雪山连绵数百里,眼前就是闻名遐迩的太子十三峰。</h3>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雪山、佛塔,真是圣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天气很给力,主峰卡瓦格博峰显露出了真容,很震撼。</p> <h3>我们下榻的酒店就在雪山对面,通过窗子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主峰,好像就在眼前,其实距离还很远,躺在床上看美景的感觉太好了!</h3><h3><br></h3> <h3>卡瓦博格峰海拔6740米,是藏区的神山、世界公认的最美雪山之一,这座神秘的雪峰常年总是云雾缭绕,至今还未被登山者征服,1991年中日登山队的十几名队员就葬身在此。</h3> <h3>夕阳下的太子山峰。</h3> <p class="ql-block">期盼明天是一个好天气!记得两天前,在丙中洛遇到几个刚从这里离开的年轻人,他们的运气就很差。</p> <h3>清晨,天空中没有一丝云雾,晨光中的太子雪山静静地耸立在眼前,准备迎接东方那一缕朝阳的出现,我们冒着酷冷也在酒店顶楼平台上期待着……</h3> <h3>突然,一丝微弱的朝阳越过远山的遮挡映照在卡瓦格博峰的尖顶,人群沸腾起来,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等到了。</h3> <h3>接着,那一束光影慢慢展开,如同一条光带从主峰山顶向下延伸到周围的山顶。</h3> <h3>很快,太子十三峰像缓缓浮出水面一般,沐浴在朝阳中,雪山光影的色彩也慢慢地变亮……</h3> <h3>光影慢慢扩大、光线越来越亮,雪峰山顶一片金光闪闪,日照金山的奇观出现了!太美了!那种在摄影画报才能看到的景象,现在我们也亲眼看到了,机会真是可遇不可求,这次运气太好了!</h3> <p class="ql-block">朝阳下的卡瓦格博峰真是太美了!一切就像是梦幻一般。</p> <p class="ql-block">车子已经离开了飞来寺,沿着214国道滇藏线驶向香格里拉。我的思绪还沉浸在清晨的梦境中,回首望去,湛蓝的天空、巍峨的太子雪山在阳光下是那么的光彩夺目。</p> <h3>8. 车子穿越白马雪山隧道,过了香格里拉,沿着金沙江峡谷行进,远处是玉龙雪山。</h3> <h3>虎跳峡是万里长江第一大峡谷,分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三段。</h3> <h3>旱季的虎跳峡,水流小了很多,但依然激流澎湃。</h3> <p class="ql-block">这段视频选自于团友的创作,场面很震撼。</p> <p class="ql-block">9. 在丽江古镇休息了一晚,原来的团队有一半人直接回昆明,剩下我们随另一个团队来到美丽的泸沽湖畔。</p> <h3>深秋时节,来自远方的海鸥成群结队的在湖面飞翔,争抢游客的喂食,白色的水鸟在蔚蓝的湖水衬托下格外出彩,带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h3> <h3>湖中划桨的摩梭人妇女。</h3> <h3>湖光树影。</h3> <h3></h3><h3>湖边随拍。</h3> <h3>秋意盎然。</h3> <h3>斜阳下的里格岛。</h3> <h3>碧波粼粼、恬静柔美。</h3> <h3>夕阳下的泸沽湖。</h3> <h3>这幅由色彩斑斓的孤岛、栖息的水鸟和波光粼粼的湖面以及远山背景构成的画面,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真有一种神秘的感觉!</h3> <h3>暮色孤舟。</h3> <p class="ql-block">沿湖车行,来到摩梭人的走婚桥。</p> <h3>走婚桥边秋意浓</h3> <p class="ql-block">满目秋色</p> <h3>泸沽湖大草海。</h3> <h3>泸沽湖水从这里流出奔向远方。</h3> <p class="ql-block">离开泸沽湖,返回昆明。我们的滇西北之旅也就算结束了。这次旅途很精彩,几个主要的景观看点都赶上了好天气。景色美,人的心情就好。旅途吃住都不错,结识了新驴友,涨了不少见识,真是收获满满!对于旅游,我认同一个说法:在对的时间,去对的地方!特别是自然景观,除了做足功课,季节因素很重要。另外,旅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因此要保持一种平常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