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金句——“一个都不能少”学习共同体行动研讨班学习心得

叮当

<h3>2019年12月13日,我有幸参加“一个都不能少”学习共同体行动研讨班,在这里倾听同伴的分享。其间,有很多金句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深省。</h3> <h3><b>1.“很多时候,也许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孩子,而是要改变我们自己”</b></h3><h3><br></h3><h3>这个分享来自锦山幼儿园的尹艳英老师。</h3><h3><br></h3><h3>她的幼儿园做过一个“个案跟踪”的研究,有一个叫轩轩的孩子,智力发展很好,爱探索,爱表达,但是脾气暴躁,好生气……</h3><h3><br></h3><h3>老师们通过对轩轩家庭的调研,了解到轩轩是在祖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一直生活在以他为中心的暖窝里,父母管教的方式又过于简单粗暴,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导致了轩轩多面的性格。</h3><h3><br></h3><h3>于是,老师们成立了研究小组,一起商讨针对这个孩子的个性教育成长方案,家校合力,家长和老师做出实质的改变,结果,孩子的变化是惊人的。</h3><h3><br></h3><h3>尹园长说,“改变一个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她说,“以往,我们总是把孩子看作一群孩子,实际上他们是一个个不同的孩子”。</h3><h3><br></h3><h3>这个分享令我感动,当我们习惯了高高在上地评价“某某班的平均分”“某某班的学习状态”等等的时候,我们把孩子当成一个个的孩子了吗?</h3> <h3><b>2.“失学大概有形失和神失两种情形。形失就是学生从学校辍学;神失就是学生身在学校但神已经远离学习,即厌学和弃学现象。”</b></h3><h3><b><br></b></h3><h3>这个分享来自地质二中的梁士魁老师。</h3><h3><br></h3><h3>这个观念,我闻所未闻。仔细想想,手心冒汗。</h3><h3><br></h3><h3>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多少时候,我们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目瞪口呆甚至恹恹欲睡?我们有多少学生已经从我们的课堂上“神失”了?</h3><h3><br></h3><h3>究其原因,“饺子好吃,但不能总强迫他吃”,梁士魁老师如是说。是啊,我们总是自以为是,总是想把我们以为好吃的东西一股脑儿塞给孩子,而不去关心他们吃起来味道怎么样,消化得怎么样,有没有转变成新鲜的血液。</h3><h3><br></h3><h3><br></h3><h3>所以我想,我们太需要问问孩子喜欢饺子还是面条了,太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包饺子擀面条了。</h3><h3><br></h3><h3><br></h3> <h3><b>3.“懒妈才能养出勤快孩子”</b></h3><h3><b><br></b></h3><h3>这个分享来自红旗中学闫永春副校长。</h3><h3><br></h3><h3>闫校长的分享幽默风趣,他在谈到老师的“为与不为”时说,学习是学生的事,老师不能越俎代庖,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示弱,学生才能有信心。</h3><h3><br></h3><h3>的确,当我们习惯了纠正,孩子表达起来就会战战兢兢,当孩子习惯了被灌输,他们就会产生惰性,不再思考。</h3><h3><br></h3> <h3><b>4.“唯有热爱,才能持久”</b></h3><h3><b><br></b></h3><h3>这个分享来自宁城三中的赵晓博老师,他的话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h3><h3><br></h3><h3>大女儿出生时,一个小护士来给她打疫苗,她惊呼“这个小孩儿真好看!真肉乎!”从她的眉眼,我看出她的夸赞是由衷的。</h3><h3><br></h3><h3>十年后,小女儿在同一家医院出生,护士长来查房,我认出她是给大女儿注射第一针疫苗的小护士,她熟练地提醒我各种注意事项,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眼神迅速从孩子身上掠过,没有温度。</h3><h3><br></h3><h3>我想起了一个词——职业倦怠。</h3><h3><br></h3><h3>如果孩子不热爱课堂,他们能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不倦怠吗?如果老师不热爱研究,我们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不厌倦吗?</h3><h3><br></h3><h3>所以,为人师者,让孩子爱上学习,我们责无旁贷。</h3><h3><br></h3> <h3><b>5.“课上教师说的少了,课下做的准备就多了”</b></h3><h3><b><br></b></h3><h3>这个分享来自红旗中学的夏艳春老师,我深有同感。</h3><h3><br></h3><h3>自从开始学习共同体的探索以来,为了完成串联反刍,我在课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因为课堂生成问题多了,甚至有些无法预设,这对老师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当然,准备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h3><h3><br></h3><h3>我一直觉得在践行学习共同体的路上,我的收获是前所未有的。</h3><h3><br></h3> <h3><b>6.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花开</b></h3><h3><b><br></b></h3><h3>这个分享来自刘学民科长。</h3><h3><br></h3><h3>我想,我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像刘科长在开场时说的那样,因为大雪,有的老师担心不能按时与会,在前天就坐火车赶到这里。这样的热情源于我们对每一个生命的关注,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作为园丁,我们一定可以看到每一个生命花开,我们一定会成为丛智芳老师说的“我们期待中的美好的样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