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即课堂,社会即学校——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第三天

半纸春秋

<h3>  常言道:千百次的说教,不如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h3> 亲近自然 <h3>  12月11日上午,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五年段全体学员,步行五公里到达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的万寿岩,进行拉练训练、丛林探秘、园林搭建、船帆洞研学及参观万寿岩博物馆。</h3> 丛林探秘 <h3>  大自然是一部百科全书,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五一中队和五二中队部分同学组成丛林探秘队。他们翻山越岭,穿过一片片的丛林,探究大自然里动植物的共生关系。通过研学老师的讲解和学员们的互动,学员知道了松材线虫病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对松树的危害大。他们还懂得了松材线虫病主要是通过松褐千牛携带病毒进行传播,感染后的松树因不能分泌松脂而导致松树的枯死。由此研学老师引导学员们联想到犀牛鸟和犀牛的关系,啄木鸟与树的关系及藤与树的依附关系。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h3> 园林搭建 <h3>  园林搭建小队在教官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寻找建筑材料,构想建筑结构,共建园林建筑,评选出了优秀的园林建筑,让学员们在大自然广阔的天地间体验了一次成为优秀建筑师的快乐。</h3><h3><br></h3> 船帆洞研学 <h3>  据基地老师介绍“北有周口店,南有万寿岩”。万寿岩内不仅有古人类活动遗址,还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岩溶景观。据考证,1999年秋在万寿岩洞穴内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埋藏在灵峰洞和船帆洞内,遗址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船帆洞下层文化层有距今约二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属全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今天,五一中队部分学员探究了船帆洞形成的原因,学习了地壳运动的知识,在研学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勇于探究科学的意识。</h3> 参观万寿岩博物馆 <h3>   万寿岩是海峡两岸的远古家园。在博物馆内,展览了大量远古时代的动物骨骼化石以及大量远古人类所使用的石器。在参观时,学员们有的低头俯身认真欣赏,有的在一旁默默思考,也有的学员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的讨论着,看得出学员们个个都异常兴奋,都希望了解更多的远古动物与人类的知识。</h3> 风雨人生路 <h3>  下午,教官组织全体学员开展“风雨人生路,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专题教育活动。先通过扮演聋哑人和盲人的角色,由聋哑人扶着盲人穿越基地道路,宿舍过道,上下楼梯等,体验走上社会风雨人生的艰辛,感受到携手与共战胜人生挫折的力量。接着,教官深情并茂地讲述孩子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父母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毫无所求、默默无闻的奉献。同时,回顾了孩子在学校成长的经历,感受老师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二任父母。他们一样也在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岁月,孩子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纷纷投向自己老师的怀抱,互相紧紧拥抱,流下了感激的泪花,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报答父母和老师。最后真情告白,教官让孩子们给父母写一封信,倾诉对父母的感恩之情。</h3> <h3>  漫漫人生路,不仅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自然这部无字之书,更要读社会之书,让人生一帆风顺!</h3>

学员

万寿岩

船帆

老师

人生路

父母

教官

研学

探秘

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