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在河北定州,有一个古迹景点,叫做“古中山国”。</h1><h1> 河北,经常被称作“燕赵大地”,是因为在战国时期,七雄中的燕国和赵国分别位于河北的北部和南部。其时,位于河北中部的滹沱河以北、易水河以南(也就是现在的石家庄~保定一带)还有一个小国位于燕国和赵国之间,叫中山国。</h1><h1> 中山国(公元前414~公元前296年)存在的时间不长,前后大概三百多年,正式建国也有一百多年。</h1> <h1> 据说中山国是由古代的白狄、鲜虞族(古代汉族先人之一)等部落建立。他们是在西周时期从陕西迁徙而来,早期以游牧部落为主。</h1><h1> 春秋时期,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河北唐县栗山叫做中人的地方筑城,因城中有山故名中山。此后,史籍中多以“中山”称鲜虞人。鲜虞人比较好战,与周边邻国不断战事,几经沉浮,曾经几乎被晋国所灭。</h1><h1>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中原开始进入战国时期。没有了晋国的压力,中山国开始恢复。</h1><h1>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鲜虞部落在今河北定州正式建立中山国。</h1> <h1> 中山国建立没有几年,战国七雄的魏国和赵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开始对中山国动武了。公元前407年,魏国举兵攻灭了中山国,占领了定州,当时的中山桓公率众退入太行山。经过20多年的蛰伏,公元前380年,桓公率众再度出山,在河北灵寿重建中山国。但此处属于赵国领地,虽然人口稀少,但赵国不能容忍,几次动武要消灭中山国,都遭到中山国的顽强抵抗。直到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兵力强大,终于在公元前296年将中山国彻底消灭。</h1><h1> 从目前史料记载,中山国以定州为都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不到十年。更长的时间是在灵寿(或说平山,那里有中山国遗址,位于灵寿和平山交界)。</h1> <h1> 从网上下载的中山国地图。</h1><h1> 从地图中可以看到,公元前506年在中人建筑的中山城;公元前414年在定州建筑的中山城~顾;公元前380年在灵寿建筑的中山城的相对位置。</h1><h1> </h1> <h1> 北宋时期的三朝宰相韩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曾任定州知府,广场上有他的高大塑像。</h1> <h1> 定州署大门前的更楼。</h1><h1> 定州署始建于唐朝,明清时期都有重建。</h1> <h1> 更楼上的牌匾上的“古中山国”是清朝州官所题。</h1><h1> 其实到这里旅游与其说是游览中山古国,不如说游览当年的定州署可能更合适一些。</h1><h1> 但是古中山国确实曾经在这里定都,而且这里也确实是古中山国的领地,这么说也可以。</h1><h1> 只是觉得在这里参观游览,除了在这个清代的更楼上有一个古中山国的牌匾,实在没有其它可以证明古中山国的遗迹。</h1> <h1> 现在的定州署是近几年重建的,基本还原了明清时期的旧貌。而且公开对外开放也不过是近一两年的时间,</h1><h1> 定州署需要购票进入,票价不贵,每人10元。</h1><h1> 但是这里依然与河北的一些复古的人造景区类似,花钱不少,占地不小,游客寥寥。</h1> <h1> 其实这里应当叫做“定州署衙”,因为这里主要是审问断案羁押犯人的属地。</h1><h1> 建筑结构与各地的行署相似,前府(署)后宅,即前院办公,后院住宿。</h1><h1> 前院有大堂二堂,刑讯室,监狱等。后院是主官和家属的住宅。</h1><h1> 以下是署内照片。</h1> <h3> 大堂。</h3> <h3> 刑讯室。</h3> <h3> 监狱。</h3> <h3> 二堂。</h3> <h3> 后宅宅门。</h3> <h3> 三堂(后宅大堂)。</h3> <h3> 后宅寝室。</h3> <h3> 后宅家属院。</h3> <h1> 定州署观览到此结束。</h1> <h1> 在哪都一样,修建古城一定会有仿古商业街,这里也不例外。</h1> <h1> 午饭就在商业街上的一家“又见餐厅”解决。</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