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明孝陵占地广阔,为了方便游人,目前景区开设了7个入口,一般人多是“就近参观”,中山陵园管理局相关人士在几个入口处进行了调查,发现9成以上的人路线都走错,光去看孝陵宝顶。</h3><h3>所以造成:“观光后依然不能够全面认知明孝陵,还时有重复游览的尴尬。” 比方说,坐地铁来参观的,一般都是苜蓿园地铁口,从3号门和4号门进;而从从中山陵方向的来参观的,以及开车来的,就从7号门进。</h3><h3>实际上,专家说,在明代,明孝陵的唯一“入口”就是下马坊牌坊,谒陵者通常由这里顺神道至大金门,然后经过大明神功圣德碑及碑亭、神道、文武方门、碑殿、最终到达举行祭祀活动的享殿。</h3><h3>“那时候,人们是不轻易走进内红门以内的。因此,对于今天的游人来说,从下马坊遗址公园开始,顺路而行,算是游览明孝陵的最佳起点。</h3><h3>那么,正确和完整的路线是什么?</h3><h3>从下马坊顺路而行,直至孝陵宝顶计算出全程共2.6公里。</h3><h3> 我的体会:先去中山陵(有公交车直达中山陵,下马坊站要九点多钟才有),然后从中山陵下到游览车站点,步行到明孝陵也就一刻钟左右。这样是下坡,省力。</h3><h3>对灵谷寺有兴趣的,从灵谷寺进入然后到中山陵,再到明孝陵,估计一整天,消耗体力比较大。</h3><h3> 下马坊遗址公园,就下马牌坊是文物,至大金门一条大路,没有可看文物,不是像我一样做完整的明孝陵美篇,这一段可以忽略,而从大金门进入或从明孝陵墓进入,大金门出。</h3> <h3> 下马坊遗址公园(南京地铁二号线,下马坊站,出口右转就到了,没有标识,问一下。)。完整的游览明孝陵的起始从下马坊进入,下马坊是文武官员祭祀拜陵下马的地方,牌坊上有文字。</h3> <h3> 第一站:下马坊遗址公园,从下马坊到明孝陵正大门大金门之间的神道,这是整个陵园的“导引区”。这条神道铺上了整齐的青石板。走到尽头,一片灰瓦白墙的仿古建筑赫然映入眼帘,是原手表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的仿古建筑,明孝陵博物馆便位于这里,“博物馆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其实这里有朱元璋生平和明孝陵建筑特色的介绍,一副大型工艺漆画更直观呈现出明孝陵全景概况。<br></h3> <h3>这段墓道蛮长的,解寂寞增添一下古建筑件变成一个遗址公园,入陵墓是大金门开始。</h3> <h3>朱元璋雕像。</h3> <h3>从这里的大金门进入墓陵。</h3> <h3>第二站:大金门</h3><h3>从明孝陵博物馆往北约50米,就是明孝陵景区的大门——大金门,也是正式进的大门——大金门,也是正式进入陵园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正北方向约73米处,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二者在南北同一轴线上,中间仅隔一条横空跨过陵园路的木栈道天桥。游览过四方城,拾阶而下,就能看到明孝陵的神道在前方延伸出去。</h3><h3>古时候在陵墓前开设的大道被称作“神道”,明孝陵的神道形状呈 “ㄈ”形,两侧布置石兽六种,共12对24件,它们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每种两对,造型均为一对站立、一对蹲坐。神道的第二段呈南北走向,依次树白石望柱一对,武将、文臣各两对。神道第三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它以一座石造棂星门为开端,尽处为第二道御河桥,即金水桥</h3> <h3>第三站:梅花山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h3><h3>早春漫步孝陵神道,不仅会被恢弘肃穆的石刻深深震撼,放眼望去,满山遍野、美不胜收的梅花山更令人目不暇接。梅花山,原名孙陵岗,也叫吴王坟,因东吴大帝孙权葬在这里而得名。为纪念孙权葬于梅花山,1993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在景区梅花山东麓建成一座孙权故事园。2012年将孙权故事园改建为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是了解东吴历史的最佳场所。</h3> <h3>孙权雕像</h3> <h3>孙权纪念馆外的环境。</h3> <h3>离开孙权纪念馆,从明孝陵的墓地(大红门)可以前往中山陵。</h3> <h3>第四站:明孝陵陵宫区主体建筑群</h3><h3>经过神道、棂星门继续向东北前行大概270米左右,走过金水桥,就可以见到红墙黄瓦的明孝陵陵宫大门,即“文武方门”。专家说,这个门只是明孝陵主体建筑陵宫区的入口。而由文武方门入内后的碑殿——“孝陵门”,原是陵宫区内第二进院落的门庭,实际上是明孝陵享殿殿前的中门。从台基遗留的痕迹看,这里原来应当有墙垣向东西伸出,可惜毁于兵火。同治年间将门殿改建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碑殿,规模也大大缩小</h3> <h3>从这里进入墓陵(墓穴),往东可以去中山陵。</h3> <h3>文武方门</h3> <h3>出陵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