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蚕宝宝也叫桑蚕、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桑叶为食,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和生理机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图片详解吧!</p> <p> </p> <p><b> 看完完蚕宝宝的成长过程,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蚕的神话故事和养蚕的习俗:</b></p> <p> 古时代,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当时,有一个叫黄帝族的部落把另外一个部落九黎族打败了。为了庆祝胜利,黄帝族的首领黄帝就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功会。</p><p>当人们正在兴高采烈、庆祝胜利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身上粘着一张马皮飘飘然自天而降。她手里捧着两束丝,一束颜色黄得象金子,一束颜色白得似银子,前来献给黄帝。这位献丝的姑娘,就是传说中的“蚕神”。黄帝见了这样稀罕的东西,大为称赏,就叫人把它织成绢子。</p><p>织成的绢子又轻又软,好象天上的行云,溪中的流水,原有的麻布简直没法同它相比。黄帝的元妃嫘祖,就亲自养蚕,并把养蚕的方法教给人民。</p> <p> 江苏蚕桑之乡有许多特有的养蚕风俗,”蚕房附近还不准割草、不准舂捣谷米、不准吵闹、不准敲门窗等,这些做法既是为了让蚕农专心养蚕,也是为了防止蚕病传染蔓延。蚕房内的规矩则更多,如不准有污秽,不准有烟酒味,不准油漆等,这些是为了让蚕室洁净卫生,防止空气污染。蚕室还不能当日临风,不能有西晒日照,不能猛风骤寒或凉中骤热等,这些是为了让蚕室温度和湿度适宜蚕儿生长。所有这些规矩,是以蚕事禁忌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初看,似乎有些迷信色彩,实际上都是宝贵的养蚕经验总结。</p><p> 蚕乡还有其他一些与蚕有关的生活习俗。如嫁女时,嫁妆上要系上一缕红丝绵,带上两枝桑树苗。婚后第二天,新娘要从外向内扫地,渭“扫蚕花地”。蚕儿三眠后,要用米粉做小汤圆,叫做“蚕圆”,供奉蚕花娘娘,连丧俗中也有“扯蚕花”、“盘蚕花”一类的仪礼。可见养蚕虽说是男耕女织式的传统农业生产,已与人们生活习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否认,蚕桑生产习俗中杂夹着许多迷信和神秘的色彩,随着养蚕植桑科学知识的普及,蚕桑生产经验不断地总结提高,迷信和神秘的做法将自然淘汰。</p> <p><br></p> <p> 我们再来看看蚕丝的优点:</p><p>1、蚕丝是纯天然纤维,绿色环保;</p><p>2、蚕丝受外力后,纤维复原性强;</p><p>3、蚕丝具有透气、透湿的特点;</p><p>4、蚕丝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能够促进人体皮肤细胞活力,延缓皮肤衰老并能预防血管硬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