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教育实践活动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h3><h3> 研学教育实践活动既就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学习参观体验实践活动。</h3> <h3> 秋天来临,也让小草换上了黄色的衣裳。这时的小草虽然已不像春天的那个嫩娃娃了,也不像夏天那个穿着绿色衣服的小伙子,但小草依然挺立着,风儿轻轻一吹,它们便把身体扭向一边,以优美的舞姿博得人们的赞赏。<br></h3><h3> 今天,我们迎来了六完小三(2)班的同学,在秋风的陪伴下,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出发了!!</h3> <h3> 傩面具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均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雕,然后敷彩上漆,表现出粗犷朴拙、庄典华丽。</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进入傩文化博物馆,仔细了解傩文化的发展过程,参观博物馆的文物,了解自己从没仔细了解的文化,同学们感受到一种新的体验。</h3> <h3> 在博物馆中见证铜仁的飞速发展。<br></h3> <h3> 来一张美照回忆我们走过的路程。</h3> <h3> 早上的行程结束,同学们乘车来到柑子冲基地,他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听着总教官讲解餐前文化,知道去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做到不浪费,不挑食。在总教官的带领下背诵一首餐前文化诗——将军令</h3><h3> 军井未掘,将不言渴。</h3><h3> 军灶未开,将不言饿。</h3><h3> 雨不披蓑,雪不穿裘。</h3><h3> 将士冷暖,永记我心。</h3> <h3> 享受美美的午餐。</h3> <h3> 午饭过后,让同学们学习站立军姿,做一个自律的好学生。</h3> <h3>“摸摸头”小游戏,同学们玩的不亦乐乎。</h3> <h3> 体验低空项目,在体验的同时也是锻炼我们身体的协调性。</h3> <h3> 开始我们的零食分享,分享零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从中我们现在看出很多东西,父母的教育观念,孩子的社会交往的阶段,情感的成熟度,问题的处理能力等。让孩子自主分享零食,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手段,孩子可从中受益。</h3> <h3>“嘎嘎球”能快速集中参与者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活跃气氛。</h3> <h3> 面具DIY,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像力画出自己喜欢的面具样式,首先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现在有不少孩子都是养尊处优型的,动手能力一般都会很差,但是做手工可以改变他们这种现状,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可以开发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并且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br></h3> <h3> 孩子在制作手工时,通常都是一些日常的简单的事物。这就要看孩子平日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观察度了。如果孩子观察仔细,那么做出来的东西就会惟妙惟肖,更注重细节上的变化。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养成注意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br></h3> <h3> 有很多的手工制作都是充满童趣的,很适合儿童。那些各式各样、五彩斑斓、可爱的东西总是能吸引住儿童的眼光。如果把这些做出来的手工挂在家里,会显得很童趣,让孩子有一个缤纷的童年生活,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有趣。<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