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串烧游之——塞浦路斯

晓晓

<h3>从地图上看塞浦路斯,应该属于亚洲,距土耳其40公里,叙利亚96公里,埃及402公里,却是欧洲国家,2004.5.1加入了欧盟。</h3><h3>为什么?</h3><h3>3500年前古希腊人第一个登岛,古埃及虽然距离近,文明也早于古希腊,但古埃及文明与古希腊不同,一个收敛一个扩张,如果不是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塞浦路斯应该基本上都是希腊族人,所以认同自己是属亚洲还是欧洲,不应地域上,而是种族、文化上。</h3><h3>地中海串烧游,走到了第三个国家——塞浦路斯,塞浦路斯信奉东正教,而西西里岛、马耳他则信奉天主教。</h3><h3>塞浦路斯是被《荷马史诗》、圣经《新约》写到过,又被地中海环抱着的美丽国家,就象一本装帧精美的书,书中有许多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故事,值得我们坐在书桌前,静下心来,一杯茶一支笔一张纸,慢慢地读细细地记。</h3> <h3><br></h3><h3><br></h3><h3>拉纳卡</h3><h3>从马耳他飞到塞浦路是晚上7点了,这是夜晚的圣拉撒路教堂,很安静。</h3> <h3>圣拉撒路,圣经新约《约翰福音》中曾经记载:拉撒路与耶稣是朋友,拉撒路病了,拉撒路的姐姐去求耶稣为她弟弟治病,耶稣迟迟不去,拉撒路死了,四天后耶稣来到拉撒路埋的山洞前,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叫道:“拉撒路,起来,起来”。拉撒路复活了,复活后的拉撒路信了耶稣,尔后到了塞浦路斯,做了30年主教,地下室还有拉撒路的石棺,至今完好。</h3> <h3>《圣经》记载耶稣曾使三个人死而复生,拉撒路其中之一,是上帝的荣耀。后受到罗马教廷的封圣,称圣拉撒路。9世纪在圣拉撒路布道的地方建起了教堂,1120年~1130重建,1130年当时的教宗(教皇)因诺森二世还亲自来这里为教堂进行了祝圣和献堂仪式。</h3> <h3>信徒在圣像前祷告,亲吻圣像,在教堂里安安静静地读圣经。</h3><h3>耶稣为什么要在拉撒路死后才救他?<br></h3><h3>一,荣耀上帝,彰显主的神力。</h3><h3>二,增强信徒的信心。</h3><h3>三,告诉犹太教,自己是弥赛亚(救世主),已经降临。</h3> <h3>在教堂前,2017年同游大巴尔干的朋友的合影。</h3> <h3><br></h3><h3><br></h3><h3>帕福斯</h3><h3>阿芙罗狄忒(维纳斯)诞生地</h3><h3>《荷马史诗》写到在帕福斯东南方的海边,是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忒的诞生地。</h3><h3>希腊神话中是这样说的:克洛诺斯将父亲,天神乌拉诺斯的生殖器割下,扔了出去,落到了爱琴海,掀起的海浪泡沫,从泡沫中诞生了阿芙罗狄忒。</h3><h3>这块岩石就是天神乌拉诺斯的生殖器。</h3><h3>罗马神话脱胎于希腊神话,有许多相似之处,罗马神话中爱与美之神,名字是维纳斯。</h3> <h3>1487年意大利著名画家波提切利创作了油画《维纳斯的诞生》:</h3><h3>波光粼粼的爱琴海上,花瓣从天空坠落。裸体的维纳斯略显娇弱地站在一个大贝壳上,一头金色长发被海风轻轻吹散。皮肤光洁剔透,美丽的面庞略显出淡淡的迷惘,显示出她对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无助和迷茫,画面的左上方,长着翅膀的风神正鼓起双唇把维纳斯徐徐吹向岸边,身着华丽服装的春之女神,正准备把一件缀满鲜花的红色披风披到她裸露的身上。(网文)</h3> <h3>可能是爱与美之神的诞生地,海水在这里偏绿,显得温柔、平静,连岩石上翻滚的浪花也与别处不相似,和善不那么嚣张。</h3> <h3>在爱与美之神的诞生地:</h3><h3>2017年同游北非的朋友一起合影<br></h3> <h3>2018年同游朝鲜的朋友一起合影</h3> <h3><br></h3><h3><br></h3><h3>进入帕福斯</h3><h3>帕福斯整个城市于198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帕福斯城建于公元前4世纪,古迹众多,现只发掘出一部分。</h3><h3>考古公园</h3><h3>公元一世纪~三世纪的罗马贵族生活区。</h3><h3>马赛克源于古罗马,将不同颜色的石材切割成小石块,在事先画好的图纸上拼贴,这里最久的有2000多年历史了,各种马赛克画至今色彩鲜艳。</h3><h3>贵族区的马赛克画,面积大,需要巨量彩石,当时采用什么工艺切割?石块之间粘合牢固,用什么材料作粘合剂?</h3><h3>马赛克画取自于希腊神话,一幅长卷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远观近看都如一张极精致的羊毛地毯。</h3><h3>古罗马人虽血性好战,但也善于学习,古罗马取代古希腊称霸世界,吸收了古希腊人优雅的生活方式,建起了神庙,竞技场逐步转向剧场,学会了品尝美酒、欣赏戏剧。贵族的住宅宽敞高大,有了庭院、浴室,地面铺满了绚丽的马赛克。</h3> <h3>“酒神之家”。</h3><h3>葡葡酒之神——狄俄尼索斯在当时极有感召力,他布施欢乐、慈爱,护佑农业,倡导戏剧,很受崇拜。</h3><h3>“酒神之家”,有2000平方米,按介绍有:卧室、客厅、餐厅、厨房、浴室,每一间面积都很大。</h3> <h3><br></h3><h3><br></h3><h3>国王陵墓</h3><h3>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三世,记录了贵族身后的生活。</h3><h3>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对墓葬的表现完全不同,埃及有金字塔、帝王谷,中国兵马俑、乾陵、茂陵……,采用厚葬,大量陪葬品,导致盗墓者众多。古希腊古罗马因文化所致,相对看淡,豪华宏大陵墓不多。</h3><h3>这里陵墓的建筑风格也为罗马庭院式,一个家族葬在一个院子内,虽算不上豪华,但规模巨大,介绍说有近100座各式各样的墓地,说明了古罗马时期帕福斯相当繁华。</h3> <h3><br></h3><h3><br></h3><h3>帕福斯城堡,始建于拜占庭时期,现在为16世纪奥斯曼帝国重建。</h3> <h3><br></h3><h3><br></h3><h3>保罗鞭笞柱</h3><h3>耶稣创立了基督教,当时只在犹太人中传播。</h3><h3>所以无论基督徒、历史学家还是无神论者,对使徒保罗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力都予以了一致的肯定。保罗在大马士革郊区见到了复活了的耶稣,耶稣亲定保罗,要他向外邦人(非犹太人)传道,保罗在二十多年间三次传道,足迹遍布地中海沿岸。今天,世界上有1/3人信基督,保罗功不可没,有人将他与圣彼得并列。</h3><h3>紫色的是保罗第一次传道路线,第一站便是塞浦路斯。</h3><h3>在帕福斯,罗马总督保罗斯将保罗绑在石柱上,鞭笞39鞭,这就是著名的保罗之柱,总督保罗斯也是第一个被保罗感化的罗马帝国官员,是基督教渗透罗马帝国的开始。</h3> <h3><br></h3><h3><br></h3><h3>拉纳卡</h3> <h3>拉纳卡城堡</h3><h3>在塞浦路斯漫长的历史中,只有公元1192~1489年,鲁格西南建立了塞浦路斯本国唯一的封建王朝。</h3><h3>拉纳卡城堡是鲁格西南王朝建立的要塞。</h3> <h3>1878年英国人进入塞浦路斯,拉纳卡城堡改为监狱,里面一间是绞刑室</h3> <h3>见到绞刑架,想起萨达姆的行刑,有点恐怖和恶心。</h3> <h3><br></h3><h3><br></h3><h3>莱夫卡那小镇</h3><h3>一个中世纪很美很安静的小镇,刺绣、银器闻名遐迩。</h3><h3>塞浦路斯无论城市、乡村,悬挂着希腊、塞浦路斯两国国旗。</h3> <h3>小镇游人很少,国人欣赏他们的幽静雅致,洋人欣赏我们的小桥流水。</h3><h3>彼此欣赏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都是从自己住腻的地方跑到别人住腻地方。</h3> <h3>小店的门开着,店里挂满了各式剌绣作品。女主人坐在门口一边聊天一边刺绣,可能是男主人,讲着一些趣事,引得女主人会心一笑,继尔又不紧不慢地绣上几针,很温馨。</h3> <h3>有着地中海风情的住宅。</h3> <h3>小镇的教堂,彩色玻璃在阳光下发出迷离的光彩。</h3> <h3><br></h3><h3><br></h3><h3>尼科西亚</h3><h3>塞浦路斯在15~16世纪被威尼斯共和国统治。</h3> <h3>威尼斯城墙将尼科西亚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h3> <h3>威尼斯门</h3> <h3>主教宫</h3><h3>马卡里奥斯三世既是塞浦路斯第一任总统,也是塞浦路斯大主教,称为国父。</h3><h3>马卡里奥斯三世在国家独立前(1960年)一直提议与希腊合并,希腊也曾向联合国提议过。独立后,大部分希腊族人仍要求合并,但土耳其族人坚决反对,至使冲突不断,马卡里奥斯三世在中间不断地调停,无济于事,最终在1974年暴发战争,导致了国家的分裂。</h3> <h3>圣约翰大教堂是总统加冕的地方,教堂很古老,壁画极美,很遗憾不能照相。</h3> <h3>塞浦路斯地图:粉色为北塞浦路斯,黄色为南塞浦路斯,北塞为土耳其族人,18%人口占据37%领土,南塞为希腊族人,78%人口占据63%领土,4%为少数民族,尼科西亚是继柏林墙倒塌之后,世界上唯一分裂的首都。</h3> <h3>希腊、塞浦路斯(南塞)国旗。</h3><h3>国歌同为希腊的《自由颂》。</h3> <h3>土耳其、北塞浦路斯(北塞)国旗。</h3><h3>国歌同为土耳其的《独立进行曲》。</h3><h3>北塞只有土耳其一国承认。</h3><h3>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两个国家同唱一首国歌的地方,有一种南塞向希腊、北塞向土耳其称臣的感觉。</h3> <h3><br></h3><h3><br></h3><h3>地面一不绣钢线为绿线,这条绿线贯穿塞浦路斯中部,全长300km,两侧设有缓冲区,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控制和管理。</h3> <h3>北塞的塞利米耶清真寺,土耳其、北塞两国国旗高高飘扬。这里原是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堂,建于13世纪,公元16世纪奥斯曼帝国占领尼科西亚,在教堂上加修了两座尖塔,改为清真寺。</h3><h3>由于改建的,大殿不是正对麦加,讲台只能在侧面。</h3> <h3>中东、北非许多清真寺,男、女分开做礼拜,这个清真寺没有这个条件,就搭个绿台子,女性专用。</h3> <h3>于比克汗大驿站</h3><h3>在土耳其、巴尔干见过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驿站,比这个小,每个驿站都有清真寺,位于中心位置,四周一圈,划分严格,官兵的、邮驿的、朝圣的、行商的。现在这里是大巴扎。</h3> <h3>一个人看手机一个人织毛衣,很安逸。</h3> <h3>北塞街景。</h3> <h3>很不错的餐厅,底层整个为廊柱拱门型,中间一个庭院,绿树鲜花装点,很有情调。</h3> <h3>英女王的画像,让人想起这里曾经是英国殖民地。</h3> <h3>相对南塞,北塞要显得落后杂乱些。</h3><h3>店里货物大都是中国义乌产的。</h3> <h3>塞浦路斯是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忒的诞生地,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国家。</h3><h3>地中海环绕,阳光、沙滩、海浪,古迹、村落,人民热情善良,食品丰富,价格不高,生活安宁,品美食、品美酒、品慢生活。</h3><h3>塞浦路斯人无疑是幸福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