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永庆小学校2019年秋季大足石刻社会实践活动

XIXI

<h3>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虽然其并不如中国四大石窟那么出名,但是其石刻艺术非常的有观赏价值,其中所蕴含的佛教思想,也值得人们去探究和深思。</h3><h3>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h3> <h3>我们出发啦……啦啦啦……</h3> <h3>我们到啦,同学们有序的换上了汉服。</h3> <h3>大家先集体来个合照吧,剪刀手必不可少哟。</h3> <h3>开始进大足石刻的第一个项目――“入泮礼”。</h3> <h3>大家最先学的就是如何写“人”字。</h3> <h3>在一撇一捺间,“人”字很快就完成了。“人”看着简单,却难做。</h3><h3>一撇代表成功,一捺代表失败。如果你希望成功,就得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信心为哨兵。相反,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h3><h3>“人”字也和人走路一样,一左一右不可能同时迈出两条腿。所以它被设计成了一撇长,一捺短的结构。 “人”字好写不好为,所以我们要做文明人。</h3> <h3>接下来,同学们需要学的就是“弟子规”</h3> <h3>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纷纷展开桌面上的“弟子规”。朗朗书声传出……</h3> <h3>《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h3><h3>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h3> <h3>“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h3><h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h3> <h3>“入泮礼”讲解老师的示范下,学习参拜礼</h3><h3>大家都积极的学习,一脸的认真,给所有同学一个赞👍</h3> <h3>看,同学们是不是都做的很好,动作都很规范,大家认认真真的用自己行动来表达师恩。</h3> <h3>进行三参拜,感谢师恩。</h3> <h3>最后,老师为同学们点上朱砂,置于额眉间</h3> <h3>看……满脸的笑意,看着真开心😁</h3> <h3>接下来,大家可以看到的就是――女红。</h3> <h3>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老师的解说……</h3> <h3>女红——属于中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在过去多半是指女子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等,一般妇女以手工制作出的这些传统艺术,称为“女红”。</h3><h3>谁说女红只有女子做缝补,男子也可以,看……我们的男同学们,学得多认真,做的多好</h3> <h3>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女红活计,在古代的艺术作品中亦有所反映,最脍炙人口的诗赋,莫过于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千百年来被人们用来勉励自己知恩图报的绝妙好诗,同时也描述了慈母为儿子缝衣纳衫做女红的画面。</h3> <h3>在这里除了女红,还有茶艺 、拓片等,下面展示的就是“拓片”</h3> <h3>体验了传统文化中女红,现在来到的是大足石刻博物馆,大家带着期待的心情在博物馆大门口留下了自己最美的影像</h3> <h3>进入博物馆最先进入眼帘的就是它――立体影像,以及大足石刻方位小地图。</h3> <h3>在博物馆里进行认真的观摩,欣赏……</h3> <h3>同学们在大足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现在来到了目的地――大足石刻的大佛湾。</h3> <h3>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内城东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赵智凤支持开凿而成,历时70余年。其中以大佛湾为中心,大佛湾造像是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佛湾东、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组佛经变故事造像,系统的讲述了若干佛经故事,配以颂词、经文,恰似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代连环画。主要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等。</h3><h3><br></h3><h3><br></h3><h3>“</h3> <h3>“千手观音”有1007只手,这么多手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出,每只手都雕得纤美细柔,手里分别拿着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非常壮观。</h3> <h3>宝顶山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其中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是由19组佛经故事组成的大型群雕,各种雕像达15000多躯,设计之精湛,竟无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说。</h3> <h3>最后,同学们来到了大足石刻的大影院,360度的大视角观影片,通过影片再次深刻了解大足石刻的建筑与发展,感受大足石刻的文化蕴含。</h3> <h3>大家收获多多,带着满满值得回味的记忆,带着对大足石刻的眷恋,结束了今天的难忘之旅!</h3>

大足

石刻

女红

大佛湾

同学

弟子规

一捺

大家

老师

一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