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远见远行——青岛市张国强名班主任工作室走进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和班主任工作艺术研讨会

教育行者

<h3>不负韶华,远见远行</h3><h3>张国强</h3><h3>北国昨日已秋凉,今日南国却逢春。相遇在美丽的鹭岛厦门,相逢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和班主任工作艺术峰会上,我们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教育行者,开始了一场美丽的遇见,一起研讨如何做更有温情的教育。</h3><h3>专家的讲座分享,令我震撼,令我折服!讲座既有宏观的全景扫描,展望远方,又有微格分析的具体指导,脚踏实地;既有指导性的教学案例,又有感动人的教育故事;既有深入浅出的讲解,又有适时有效互动;既有理论上的拔高,又有实践上的拓展;既有深度对话,又有广度融合;既有理性教育观,又有践行方法论。分享发人深省,思考催人奋进: </h3><h3>第一,要深入研究学生,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加强情感教育,了解其学习风格,设计出其喜爱的班本课程,精彩其自我展示;深入研究学生心理,开发适合学生成长发展,提升其心理素养的心理课程,同时真正研究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新时代下的德育课程,努力做到让教育真正发生!</h3><h3>第二,努力做到积极对话。努力做到和学生对话,和同伴对话,尤其要和自己对话,梳理自己的曾经过往,找寻自己的比较优势,找回自己的专业自信,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活回自己的专业尊严! </h3><h3>朴实而又温馨的话语在时刻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看着专家们讲故事时的笑容和神情,很难想象这是一些教育大咖在做分享!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教育,要用爱来经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要用心来经营,认真只能做对,用心才会做好;教育,要用情来经营,情到深处泪在流;教育,要用坚守来经营,没有坚守就没有美丽的教育! </h3><h3>遇见厦门,遇见美好!美好的时刻总是这么短暂,美丽的教育行走,又让我们流连忘返。心里更是在酝酿着:只要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的道路是最美的!只要我们一直在前行,一直在坚守,我们更有理由坚信:一切的美好都会如约而至!</h3> <h3>因学习而成长,因成长而美丽!</h3><h3> 孙海珍</h3><h3> 我爱学习,渴望成长。</h3><h3> 2019年10月25日,我跟随青岛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张国强老师,来到厦门,参加全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创新与班主任工作艺术研讨会,聆听了一些知名专家的讲座。</h3><h3> 听着讲座,我有时惊喜,有时新奇,有时豁然开朗,有时沾沾自喜……</h3><h3> 记得第一场是厦门实验小学谢淑美老师的讲座,我联想到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感觉有相似之处,比如,不会什么教什么,指导具体方法。提出具体目标,教会学生怎样做到。我只是交给孩子做一件事的方法,缺少了她的高度。比如,她提到“扫地四层次”,给学生自己选择完成任务层次的机会,以培养孩子的自我上进心和个人荣誉感。</h3><h3> 这次培训,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国强老师的讲座,他有时唱,有时讲,有时观看视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以真实有据的案例,和着自编自唱的歌曲,给我们展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整场讲座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歌声不断,名言警句层出不穷。不得不说,听他的讲座是一种享受。</h3><h3> 专家讲座一场有一场的精彩,每场都有各自的夺目之处。有班级管理案例,有理论指导,有教育科研方向,给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当然,有的让我难以消化,还需要回学校,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慢慢感悟体会。</h3><h3> 总之,我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收获良多。</h3><h3> 遇见名师,如同一盏明灯,照见更好的自己。</h3> <h3>在行走中成长</h3><h3> 彭青云</h3><h3> 10月25日,我有幸再次跟随张国强老师外出培训,这次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鹭岛——厦门,这是一个绿树成荫,气候宜人的城市。为我们培训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能有机会聆听他们的教育智慧,我感到万分荣幸,同时,也深感教师这个职业是无比的光荣神圣与任重道远。</h3><h3> 有的专家从班级管理的小事入手,这样老师就可以"偷懒",不仅老师可以不那么辛苦,更多的是锻炼了孩子的能力。最让我深受感触的是张国强老师的讲座,张老师以一首歌开场,把我们带入他的智慧讲堂。在整整一下午的报告中,所有的老师都被张老师幽默感人的话语所牵动,时而有掌声,时而有欢笑,时而又有泪水。当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案例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当一个个被我们认为是"坏孩子"慢慢有了进步的时候,好几次在场的老师都感动地落泪。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相比较之下,我做的工作是那么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再反思自己,为什么我们班有一个孩子总爱打架?是不是想引起我的注意?是不是我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对?是不是对这个孩子缺少了耐心?又或者是不是自己戴着"有色眼镜"?</h3><h3> 经过这次培训,我觉得必须得深刻地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得舍得把自己的爱奉献给每一个孩子,而不仅仅是那些听话懂事学习好的孩子。多用心去跟孩子交流,也许让我们头疼的那些孩子会呈现出另一种不同的样子,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智慧所在。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培训与学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一位合格的班主任。</h3> <h3>用心创造自己教育的春天</h3><h3>周虹</h3><h3>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是人的思想。也许我们成不了思想家,但不能不思考;虽然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创造局部的春天。再美的风景匆匆而过,美丽也是浮光掠影的。只有停下来,慢慢品味,细细欣赏,才能让你内心的那双眼睛看见风景。</h3><h3>10月25日,有幸跟随张国强名班主任工作室去厦门聆听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与班主任工作艺术研讨会,五天的培训让我收获满满,感触颇多,感到很幸福和满足。梁美凤、张国强、常玥、白卫红、谢淑美、商南花等专家,他们或儒雅大方,或激情四射,专家平易近人的风采,让我有羡慕、有感叹,有收获,有成长;回顾着自己当班主任的经历,有困惑,有无奈,有共鸣,也有反思。</h3><h3>谢淑美老师几乎年年都带学生最顽皮的班级,即“头疼班”,对“头疼班”,谢淑美发现以前常规的方法都行不通了,于是开启了创造之路。她从思考如何更具创造性地带好学生,到思考作为老师,她能为学生做些什么,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谢淑美说,会形成班主任专业化这一观念,源于她的追求———追求“幸福”,成为“懒”班主任,让学生学会自我成长。她把自己的班主任成长历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因为责任当班主任;选择当幸福的班主任;“懒”到极致的班主任。</h3><h3>我们激情澎湃的张国强老师为全体教师带来了《教育,要做出幸福的味道来——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班级管理智慧和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精彩报告,给在座的老师们带来了教育智慧的启迪和幸福指数。张老师用自己带跨栏班的骄人成绩启示我们:班级管理要有动态文化,需要用心经营;后进生的问题是令绝大多数老师苦恼的,张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他和难管的学生的跨栏日记,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强大作用。</h3><h3>商老师以自身传奇的教育经历为出发点给老师呈现了不仅有深度而且有温度的教育培训。培训中商老师再次为老师们的教育道路指明方向,告诫大家在人生道路上该成为一名怎样的老师;提醒大家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育怎样的学生。</h3><h3>总之,这是一个名师聚集的大会,这是一个观点齐放的大会,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大会,这是一个让人越听越受启发的大会。此次培训,不虚此行,在名家的指引下,俯下身子,慢慢品味,用心创造自己教育的春天。</h3> <h3>每一段路,都不要辜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张国强</h3><h3>每一段路,都不要辜负</h3><h3>哪怕需要你艰苦的付出</h3><h3>你所走的每一步</h3><h3>都在坚实着自己的万里路</h3><h3>你所流的泪</h3><h3>是一条渡你的河</h3><h3>你所受过的苦</h3><h3>却会照亮你前方的路。</h3><h3>&nbsp;</h3><h3>每一段路,都不要辜负</h3><h3>哪怕你受挫折无数</h3><h3>生活中的苦难,</h3><h3>我们要学会承受</h3><h3>在泪水中直立自己的灵魂</h3><h3>命运从来都是峰回路转</h3><h3>生活也从总是波澜起伏</h3><h3>人生再多的幸运、再多的不幸</h3><h3>都是曾经</h3><h3>一如窗外的雨</h3><h3>淋过,湿过,走了,远了</h3><h3>却滋润着你前行的脚步﹍﹍每一段路,都不要辜负</h3><h3>不是所有的相遇</h3><h3>都能守候成美丽的风景</h3><h3>擦肩的,都是客</h3><h3>路过的,都是景</h3><h3>驻留心中的才是情</h3><h3>摔倒了又怎样</h3><h3>至少我们还年轻&nbsp;&nbsp;</h3><h3>一段情,一段路,</h3><h3>一段路,一路情﹍﹍</h3><h3>每一段路,都不要辜负</h3><h3>更要记得每天收集</h3><h3>孩子们、伙伴们一个个成长的美丽瞬间</h3><h3>收集给他人的一个微笑</h3><h3>收集暮色里的一份思念</h3><h3>收集每一个动人的细节</h3><h3>收集每一次灿烂的笑脸</h3><h3>﹍﹍</h3><h3>把这些细小的,温暖的,可爱的</h3><h3>都收集起来,装进胸膛</h3><h3>某一天就会发出灿烂的光芒</h3><h3>而你</h3><h3>更会发现,想不幸福都很难</h3><h3>&nbsp;</h3><h3>每一段路,都不要辜负</h3><h3>因为,</h3><h3>它已成为我们人生之旅中的一个个美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