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如今与共和国同龄的这一辈人,已经渐渐的老了……,人老了,就更加怀旧,我时常回味那个年代记忆中的人和事儿、那里的山、那里的水、想念我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们……</h3> <h3>那是1968年11月11日,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离开喧嚣的大都市来到山西省翼城县南唐公社南丁村插队。</h3><h3>我1971年离开了南丁村,距今已经过去了48年。2019年10月13日,我重返牵魂梦莹的第二故乡。</h3> <h3>1968年11月11日我们去往翼城途经北京(那个年代还没有直达的火车,需要中途辗转换乘几次列车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是我们在天安门广场前的留影(那时我还未满17岁)</h3> <h3>这是我们(共19人)被分配到翼城南唐公社南丁村不久,来到大交照像馆留下的第一张合影照(老照片中缺少周末、周洪如2人)时至今日石金栋、崔桐发、周洪如三位同学已经病故</h3> <h3>南丁村文艺宣传队欢送苟新民同学入伍的留影照片(这张老照片由大成保留至今)</h3> <h3>1974年10月,南丁村委会欢送温鸿鼎老师留影照</h3><h3>照片中的中间一排,大多都是当年的村领导们:苏凤岗、杨兴隆、赵金成……团支部书记、大队长、民兵连长、大队保管员……,如今,他们其中的多数人已经故去……</h3> <h3>1997年5月,苟新民去太原途径丁村时,在当年男生宿舍老房子前留影</h3> <h3>苟新民与苏凤岗书记合影</h3><h3>(照片由苟新民提供)</h3> <h3>苟新民在苏凤岗(已故)书记的带领下,与熟悉的老乡们聊家常。照片正中抱孩子的是建军的妈妈</h3> <h3>老乡们听说有知青回村来了,在路边等候</h3> <h3>2007年2月温鸿鼎返乡与苏怀金老师(已故)的合影照。</h3><h3>同在小学校工作过的青年伙伴有永泉,成田,荷花(已故),楊春梅(名子也许有误,抱歉!),家麟和欣芳。</h3><h3>想念!永远的想念!</h3><h3>想念所有的乡亲们[玫瑰][玫瑰][玫瑰][握手](温鸿鼎提供)</h3> <h3>这是温洪鼎老师和老红军孙子在村西留影</h3> <h3>2008年10月沈祥海(小英)来天津时的留影照</h3> <h3>2008年10月,小英(已故)来天津,与我们丁村插队同学的合影照</h3> <h3>2011年7月5日温鸿星返回丁村时与张安、大成、韩成田、尚海的合影(照片由温鸿星提供)</h3> <h3>温鸿星返回丁村时与如意、翠莲的合影</h3> <h3>温鸿星返回丁村时与樱桃的合影</h3> <h3>温鸿星返回丁村时与郭怀斌的合影</h3> <h3>2015年8月苏永泉(社儿)来天津,我们的聚会合影照</h3> <h3>2019年11月4日,山西之行回津后,我们在天津万科《北李妈妈菜》小聚</h3> <h3>当年我们曾同吃一锅饭的老同学又团聚了</h3> <h3>玲香家红果大丰收了</h3> <h3>采摘的红果装箱准备发货</h3> <h3>在玲香家的红果园合影留念</h3> <h3>与玲香、建军、亮合影留念</h3> <h3>看!玲香家一片四亩地的山楂树果园,硕果累累</h3> <h3>老宅门记忆犹新,当年侯会计、玲香家都在这个院子居住,这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h3> <h3>侯会计家原址,现他的儿子侯建军与母亲仍在老宅居住</h3> <h3>侯建军的老母亲,现在已经82岁了,看老人家依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h3> <h3>在樱桃家门前与郭怀斌、韩成章、樱桃合影留念</h3> <h3>在韩成章、樱桃家聊家常</h3> <h3>萃香、石榴、玲香…老友相聚(当年我们曾在一起唱歌🎤、跳舞)</h3> <h3>在韩成田家与姐妹们合影留念</h3><h3>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萃香、石榴、玲香她们都已嫁到外村,听说我回来了,她们相约特意赶回娘家来,与我相见,好感动………</h3> <h3>与韩成田家两姊妹萃香、石榴合影</h3> <h3>在韩成田家共叙往事</h3> <h3>韩成田家</h3> <h3>与翠莲在建军家院内留影</h3> <h3>与玲香、苏梦海(三儿)一家在翼城饭店聚餐</h3> <h3>与老朋友玲香、三儿(苏梦海)在翼城相聚</h3> <h3>给老贫协主任郭怀斌看看我们的照片,聊起当年的那些事儿,老人家仍记忆犹新……</h3> <h3>在郭怀斌家回忆往事</h3> <h3>与郭怀斌书记合影照</h3> <h3>郭怀斌已经80多岁了,身体棒棒哒!我回村的这段时间,走东家串西家,他老人家都全程奉陪!不减当年的热情</h3> <h3>这次返乡之行我们居住的翼城亚东宾馆</h3> <h3>陈平女儿来到我们居住的翼城亚东宾馆</h3> <h3>老同学张淑兰来到陈平家小聚</h3> <h3>这是老同学陈平翼城的家</h3> <h3>与老同学陈平相聚翼城亚东宾馆</h3> <h3>在老同学张淑兰翼城的家</h3> <h3>在苏梦海家</h3> <h3>与苏梦海在翼城县政府门前留影</h3> <h3>图左边是当年的水池,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填平盖上了房子。照壁右边下坡到大交。(这可是当年我们去大交赶集的必经之路啊)</h3> <h3>旧庙址,虽无人居住,但也没人敢动这里的风水……</h3> <h3>我们男知青曾居住的看房子,如今荒凉杂草丛生</h3> <h3>这是我们原来的食堂旧址</h3> <h3>老庙的古物基石(文物)</h3> <h3>看老房子,旧貌仍依稀可见</h3> <h3>老街</h3> <h3>侯建军的书法好棒啊!</h3> <h3>这是通往后沟的路———当年我们去小坝出工的必经之路</h3> <h3>过去的小坝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已经种上了麦子</h3> <h3>丁村的老街</h3> <h3>原来的小学校,现在已经没有学生啦</h3> <h3>我们女知青曾在此居住,老房子现在已经翻盖了,小海一家仍在此居住</h3> <h3>这是我们女生曾居住的老宅院外</h3> <h3>现小海家西屋(原来苏向东家)</h3> <h3>南丁村委会</h3> <h3>这是村东西主街道,路左边是当年的苹果园,如今已是居住区。</h3> <h3>右边的篮球场,如今也是居住区。</h3> <h3>这是河堤,河道六十米宽 。河堤石砌。原来的沙地被卖沙子的车毁坏,去年省投资工程,给以治理。</h3> <h3>这是百米深的井灌,现村里有十多个,旱涝保收。</h3> <h3>水库新貌,已成耕地</h3> <h3>韩成田在村委会前近照</h3> <h3>1971年的老照片,还认识照片中的小男孩儿是谁吗?</h3> <h3>加生(二队长弟弟)近照(老照片中的小男孩,如今也老了…)</h3> <h3>大成夫妇近照</h3> <h3>大成夫妇的晚年生活很幸福,大成嫂子非常能干,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多才多艺。</h3> <h3>张德胜(张安)近照(建军提供)</h3> <h3>建军夫人热情好客</h3> <h3>苏丽安近照(照片由建军提供)</h3> <h3>尚海在家中</h3> <h3>尚海夫妇近照(建军提供)</h3> <h3>这位大家还认识吗?这就是当年咱们的二队长韩成文(照片由建军提供)</h3> <h3>1971年10月初,我离开丁村时,村里还没有通电,没有自来水、更没有通公路……,办理转户口、劳动关系等需要赶着马车驮上已经分到的粮食,走在泥泞的土路上,要经过几个村庄,去公社粮站兑换全国粮票,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是个连阴雨天,断断续续的下了十几天,没有公路马车无法行走,只能等到雨停路能走马车了,才可以上路,老乡们风趣的说:这真是《人不留客天留客呀》……</h3><h3>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衣、食、住、行,村里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城里没啥两样……我的第二故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h3><h3> 再次感谢建军对我此行的一路全程陪伴及部分照片资料的补充完善,替我弥补了此行的遗憾之处。</h3><h3> 南丁村的父老乡亲们,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h3> <h3>村口的照壁</h3><h3>再见了我的第二故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