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快乐行~进疆第十一站-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淡然

<h3>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1站(9月9日)</h3><h3>打卡轮台县~</h3><h3>轮台县在汉代是西域36国中的城邦之一。</h3><h3>轮台国于汉太初三年(前102年)被李广利所灭。</h3><h3>汉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复国为乌垒国。</h3><h3>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境内设西域都护府,历时72载,统领西域诸国。</h3><h3>唐时属龟兹都督府乌垒州。</h3><h3>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置轮台县,民国时期先后隶属阿克苏道和焉耆专区。</h3><h3>1960年隶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h3> <h3>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出来,最近的、比较大点的地方就是轮台县了,所以我们决定在此休整一晚。</h3> <h3>既是休整,自然少不了美食😁这家馕坑肉味道不错,感谢颜嫂的推荐,我出发之前做功课时,看到颜嫂朋友圈推荐的,真心觉得不错!更巧的是吃饭时隔壁桌客人竟然是老乡,还就在我们家附近住,哈哈以后逛菜市场都会碰到的😄</h3> <h3>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2站(9月10日)</h3><h3>库尔勒市~铁门关</h3><h3>铁门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h3> <h3>王震将军提写‘’铁门关’’三字</h3> <h3>将军楼~</h3><h3>东汉时期,班超领军途经铁门关,曾经在关前的孔雀河畔饮马,班超降服了争霸西域的匈奴势力,稳定了东汉王朝的西北边疆,并为世人留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名言。后人为纪念班超大将军,在铁门关前修建了楼宇以示缅怀。1994年在昔日将军楼遗址上复建的一座二层仿古建筑。</h3><h3><br></h3> <h3>关楼</h3><h3>晋代在这里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列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h3> <h3>关楼旁的山坡上还留有古代屯兵的遗址,班超的孙子班勇曾在这里屯兵逼降焉耆王。</h3> <h3>西域南北疆分界点~</h3><h3>铁门关曾经是古代西域南北疆的分界线</h3> <h3>城门的左侧排列着四尊高大的人物塑像:张骞、班超、玄奘、岺参。唐代诗人的名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西出阳关已是人迹罕至的一片茫茫戈壁,可眼前的这几位先贤当年不仅走出阳关而且又西行跋涉几千里,风餐露宿千辛万苦所经历的环境实在是我无法想象的。</h3> <h3>唐玄奘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h3> <h3>公元73年,班超随军在哈密大败匈奴后,即带着他能征善战的36位将士闯进了50多个小国盘距的广大西域地区,开始了长达31年的离乡背井的艰苦征战。当年,披满征尘的班超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带领他的将士们由疏勒国北上平定龟兹又直指焉耆的征程中来到这铁门关下,饮马孔雀河。</h3> <h3>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途经铁门关,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走出国门,开展外交活动的外交家,开辟了丝绸之路。</h3> <h3>岑参~唐代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h3> <h3>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途经铁门关,无不被铁门关一带雄奇秀丽的景致所深深吸引,感慨挥笔题诗,为后人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如今这些摩崖石刻与碑文共同组成铁门关景区碑林,为铁门关积淀一笔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h3> <h3>大唐诗人岑参曾在此赋诗一首:</h3><h3> 铁门关西楼</h3><h3> “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h3><h3> 关旁一小吏,终日对石壁。</h3><h3> 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h3><h3> 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h3> <h3>铁门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关楼旁的绝壁上还留有"襟山带河"4个隶书大字。</h3> <h3>古代丝绸之路铁门关路段遗址~</h3><h3>丝绸之路古道在铁门关外,一侧靠山,一侧沿孔雀河的河道蜿蜒曲折而来。寻觅着丝绸古道,看到满目荒凉、沧桑的景象,(照片上远处的牌子上写着‘’地质自然灾害隐患点告知牌‘’)不由得想起唐朝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想想过去,人们从中原去西域各国真是不易!</h3> <h3>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3站(9月11日)</h3><h3>打卡巴州首府~库尔勒市</h3><h3>库尔勒市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州府,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南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h3><h3>“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h3> <h3>孔雀河的夜景也很漂亮,就是蚊子多多😉</h3> <h3>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4站</h3><h3>博湖县~博斯腾湖(9月12日)</h3><h3>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有“瀚海明珠”之称,维吾尔语意为“绿洲”,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h3> <h3>历史上,博斯腾湖乃至湖泊全流域主要是古焉耆国的所在地。古焉耆国是丝绸之路中线上的重要中转据点,也是西域传统的五大城邦王国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博斯腾湖是神秘的楼兰古国的母亲河孔雀河的发源地!</h3> <h3>博斯腾湖是由湖泊湿地、河流湿地、芦苇湿地、潜育沼泽、泥炭地、林地、沙地等生态系统类型组成,水域辽阔,烟波浩淼;水鸟、湖水、芦苇、睡莲等自然湿地景观魅力独特,具有完整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生态系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