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时节,气候怡人,在这个美丽的十月,济宁市高中语文人再次相聚,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教材教学。</h3> <h3>老师们入住紫竹轩酒店</h3> <h3>会议议程</h3> <h3> 济宁一中孔丹老师展示课例《故都的秋》的设计,孔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依据、教学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作了介绍。</h3> <h3>经典篇目的精读不可丢</h3> <h3>细微处锱铢必较</h3> <h3>邹城一中的刘雷老师展示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h3> <h3> 整个单元设计分精讲示范课、自主探究课、任务整合课、成果展示课、写作实践课几种课型</h3> <h3>整合教材资源,精心设计,层层深入</h3> <h3>守正创新</h3> <h3>作业设计也精心</h3> <h3>认真听课的老师们</h3> <h3>金乡一中的孟新华老师也对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作展示</h3> <h3>活动方案具体可行</h3> <h3>孟老师很谦虚🙂</h3> <h3>邹城教研室张怀同老师的精彩报告</h3> <h3>张老师介绍邹城市新教材执教现状</h3> <h3>对于新教材,张老师有着独特而深入的思考👍</h3> <h3>接地气</h3> <h3> 张主任作总结,他强调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要有冷思考,老师们不能跪着教书,在吸纳优点的同时,要有批判性思维</h3> <h3>休息一刻钟</h3> <h3> 张主任作报告一一一关于新教材的几点思考及第七单元的教学设计</h3> <h3>新教材的落地靠的是我们一线老师,加油💪</h3> <h3> 张主任指出:这次会议的意义在于"共研、共建、共享、共进",希望大家通过培训产生思维碰撞,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h3> <h3>科学的设计让老师们豁然开朗</h3> <h3> 培训第二天,聆听人教社专家计静晨老师的报告一一一新时代 新教材 新课堂</h3> <h3> 计静晨老师是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语文教研员,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北师大高精尖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有20年高中一线教学经验。</h3> <h3>报告的四个版块</h3> <h3> 计老师的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老师们开展新教材教学颇具指导意义</h3> <h3> 计老师收获了不少粉丝,课间休息时间不忘讨论,为青年教师点赞👍</h3> <h3>两天的培训结束,老师们收获满满</h3> <h3>老师们还收获了一个证书😀</h3> <h3>小伙伴们合影留念</h3> <h3>来金乡带点红三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