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赵沟行——写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

陈 旭

<h3><font color="#010101">文字、图片/陈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年10月16日下午,河南省渑池县段村乡赵沟古村人头涌动,热闹非凡。三门峡市文联“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赵沟村文艺汇演正在这里举行,精彩纷呈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和掌声。在我国第6个扶贫日到来之际,文艺工作者用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奉献给了赵沟古村人民一场丰盛的视觉盛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坐在赵沟村东新开辟的5000平米用石板铺就的广场,瞩目舞台上方沿山走势矗立的“寻梦红色圣地,醉美千年古村”巨幅红色标语, 赵沟古村的秀丽风光、淳朴民风、优美环境、文化底蕴和原始风貌,勾起了我不久前难忘的赵沟之行。</font></h3> <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div><br>那是2018年2月4日(农历戊戌年腊月十九)春节前夕,按照事先约定,那天一大早,我们一行10多位文友,连同渑池武强医院医生、渑池黄花格格发艺理发师,离开渑池城,自驾车沿南闫国防公路,一直向河南省渑池县境内北段村——“中原石头城”赵沟古村驶去。<p></p><p><br></p> 渑池县赵沟古村位于渑池县北部山区的段村乡境内,三面环山,是三门峡乃至河南省明清古建筑群保护最好的村落之一,已有上千年历史。<br> 2009年,赵沟古村作为电影《玫瑰谷》的主要外景地,首登银幕;次年9月,当地政府在这里又拍摄了《留驻桃花塬》,自此赵沟古村声名鹊起。古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到此参观、游玩。<br><br> 赵沟古村是渑池县农机总公司扶贫攻坚单位。临近年关,我们一行意在为赵沟村民义务诊疗、义务理发,奉献爱心。<br><br> 大地虽已解冻,然寒风呼呼,颇有几分凉意。南闫公路双行车辆,平整宽阔。北去的车辆不多,迎面而来的都是“晋”字车牌的运输大挂车。离开城区,往山里走,煞是惊险。弯多坡陡,轿车小心行驶, 左拐右折,穿越3个隧道,近50公里路程,一个半小时 终于到达古村。 <br><br> <h3><font color="#010101">下了公路,折而向南。行至林场上坡,一棵罕见的上百年白皮松树苍劲挺拔,苍翠欲滴,令人艳羡。依河而建的古村地势低凹,南北走向的文曲河滋润着世代古朴的村民,天际线处映入眼帘的是神形毕肖的笔架山,器宇轩昂若隐若现的书山。</font></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div><br>爬坡向南一公里多一点,进入村口北头场,走过斑斑驳驳积淀着沧桑岁月的石板路,来到与村俱来的影视作品数次出现的1号古槐树下。尽管严冬,然树身粗大,冠盖如云,枝枝丫丫,伸向四方,腾入高空,显示着蓬勃的生命力。据传这棵古槐树龄2500年,树围4.5米,冠幅30米。村民敬其为“神树”,有“枝不挂屋、鸟不做窝、洞不生虫、晴日生香、夜生白光、旺不见长、有求必应、建村植槐、庙槐同期、根井相连”之誉。<br> <h3><font color="#010101">层层石头台阶,背阴处积雪尚未融化;鳞次栉比的石头土坯老房子,房顶一片积雪。背靠连绵的大山,在蓝天、白云、红灯、古槐映照下,静谧安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理发师傅一下车就立即开始了工作。“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技艺精湛的理发师很受村民欢迎,大家乐滋滋地,足不出户,尽享“头等大事”之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几位医生不顾劳累,为村民开始~检查诊疗,答复村民医疗咨询。也许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村山清水秀,我观察了一会,几位老年人竟然血压正常,面色红润,身板硬朗。个别颈椎有问题的,医生在耐心按摩,医疗指导。9点多了,一位老人坐在古槐下大石盘上开始早餐。一碟青菜,一碗稠粥,吃得津津有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简陋的石头土坯檐下,一溜红灯高高悬挂,透露出几分年意。一位老者站在门前,吃着简单的早餐,旁边是他的老伴和小孙子。我和老人攀谈起来,他非常高兴,一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二为在外打工刚刚返家的亲人。</font></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div><br>村民陆续聚集到村中古槐前,趁着义诊、义务理发的当儿,我们一行在村里一位热心青年赵乐鹏带领下,开始参观古村民居。<br><br> <p>穿过下场小西门,来到临河下场城,一所百年老宅前,路旁屋侧,一个长2.7米、高0.6米、宽0.5米、一次可喂8匹马的马槽体型硕大,映入眼帘:见证着赵沟昔日的辉煌与繁荣。</p><p><br>这所老宅由6所相通的四合院组成,3道正门6道小门,依山势高低而建,重重复重重,行行复行行,弯弯曲曲,犹入迷宫,不是本地人带领,还真走不出去。</p><p><br>它好像一座城堡,与村里其他院落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br><br><br></p> <p>赵沟村的每一所院落,都是传统的北方四合院。北边都是起台3级,3间出前檐的堂屋房。东西厦房简单,有些院落是两间的,有些宅院是3间。</p><p><br>行走在巷道,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原石头城,深山小迷宫”的魅力。石板路蜿蜒迂回,曲径通幽,石壁、石墙顺势而建,石碾、石磨、石臼呼应顾盼,古庙、古祠、古宅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尤其感到惊讶的是,好几处房子的根基都是直接建在硕大无比的巨石上。古村村民借助天造地设的优势,建房省时省力,房子结实美观,聪明智慧可见一斑。<br><br><br></p> 有着500年历史的“奶奶庙”,院内砖雕、木雕极具特色。据说此庙求福得福 ,求子得子,极其灵验。10年前村民自发重新修建。庙檐下悬挂了一串红灯,日光透过窗子,斜照其上,红火透亮,煞是壮观!<br><br> “奶奶庙”前石堰下,有一古泉。为村人提供生活用水。冬暖夏凉,清冽甘甜,不溢不落,俯视如镜,故名“镜泉”。随行的赵先生讲,镜泉周边的石条上千年,至今纹丝不动,极其牢固,水池旁边的捶布石历经千秋,平整如初。只见水面清冽,古树倒映,枝节毕现。<br><br> 相传,古村的山、河名称都是周文王到此避难时而得名并流传至今。宋至和元年欧阳修门生、渑池县令徐无党有记载:“有野人十余家……问其人之姓氏与其年几许,皆不能道也。又问今何年,云亦不能知也。”徐无党笔下的这个小村落,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在赵乐鹏先生的带领下,我们走进古村民居。今日,踏上这块土地,那难忘的古村民居令我们耳目一新。&nbsp;<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div><br>村子里的居民大多数姓赵,推及他们的祖先,可以上溯到北宋名相“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1号院,就是 赵普的后人、明代陕西洋县知县赵丛的旧居。赵丛旧居,门楣上两个方木叫“户对”,下面两个刻花石墩为“门当”,成语“门当户对”即源 于此。 据村民介绍,这个院落先后走出了3位知县、一位县参议和一位国民革命军师长,他的后代中,有59人从事教育事业。<br><br> 赵丛在位,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口碑极好。旧居占地3500余平方,原有房舍88间,现存50间。院子外墙嵌入的拴马石,其凸出位置,中有圆孔,默默地诉说着历史。倘若不留神,这个古文物,还真地会与你擦肩而过。<br><br> 踏着大小各异、光滑多彩的石头,沿着窄胡同,转角来到“刘冰旧居”。1947~1949年,中共渑池县委后山指挥部旧居。时任渑池县委副书记的刘冰在这里居住半年之久,配合陈谢大军指挥了小孤山战斗,歼灭胡宗南部队500余人。<br>伫立舍前,感慨万千。红色记忆,又对古村平添几分敬意。<br><br><br> 侧耳倾听,泉水叮咚传入耳蜗,曲径通幽处,来到10号院——始建于明初的“古戏楼”。后改称“书山影剧院”。古时古村为火神唱山戏,每年从正月十五开始,一直唱到农历三月十一。<br><br> <h3><font color="#010101">5号院是赵元午(曾任国民党旅长)旧居。此房复建于宣统元年。砖雕、木雕、石雕各有特色,系典型的二进四合院,古色古香。堂屋檐下立柱,玉米穗绕柱而盘,金灿灿的;房檐下,一串串辣椒,红火火的;窗台上,自己编织的苇刷子,齐整整的;透着一派生机。</font></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div><br>那天特别还应提及的是,随同渑池国税局王家臣先生走进了大槐树西边一所普通的院落。这家的主人3年前车祸而亡,留下李宝珍孤儿寡母,一个孩子脑瘫卧床不起,两个女孩在校读书,家境窘迫。 2015年,王家臣和爱人一次户外徒步听说了,故而结识了赵沟这门重要“亲戚”。从那时起,家臣先生夫妇,每年都要前去看望慰问。今天已是第8次了。随车带来新买的棉上衣以及其它衣服、鞋、帽共28件(双)。<br><br> 事后听说,这家主人是我敬重的朋友、云南省检察院原宣传处处长赵安金的堂侄。他的堂侄住在下院,而堂屋房就是赵安金出生的地方。<br><br> 1974年,赵安金光荣入伍,从这里走出了大山,走入了军营,走向了世界。离开部队,到云南省检察院工作,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干部”荣誉称号。还获得过“云南省直机关最美机关干部”、“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6年10月退休之后,赵老每周四准时推出一期美文。<br><br> 我们的的结识,源于赵老的公众号《红土高原》:古村的风情,儿时伙伴的友情,读书时的师生情,从军入伍生死与共的战友情-------文笔朴实,波澜老成,笔酣墨饱,百读不厌。<br>我知道,这个院落,这个村子,将会延续无数动听的故事。——如今,这个院落标号为“035号院 赵安金旧居”。&nbs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div><br><br> “哗哗”的掌声把我从沉思中惊醒。演出结束,在热心青年陈保峰的带领下,我们再次走进古村。走过古槐,走过石板路。<br><br> 曲弯交错的石径,处处可见的古槐。<br>有着积水的石磨,落寞地停留在房屋一角。<br>面对众多游客,旁若无人的黄狗,踱来踱去,似乎早已见怪不怪;远处山坡,传来牛儿的铃铛声;树梢上,几只鸟雀飞来飞去,发出鸣叫,更衬托出山村的宁静。<br><br> 一位村民手拿斧子、锯子,正在加工一个巨大的椿树根,精雕细琢,茶几雏形毕见。墙角磨盘上土鸡或站或立,有的觅食,有的闲聚,咕咕咕地轻声叫着,似在诉说着新的发现。<br><br> 碎石小路曲曲弯弯,山间石屋星星点点。踩着积水,踏着石块,发出清脆悦耳的的声音。目睹一块石头,一个方木,一个圆孔,似乎都有神秘的来历 ,动听的故事。<br><br> 听陈保峰先生讲, 村子里鼎盛时,曾有1000多口人 。后来,由于外出求学諸多原因,村民慢慢离开了村子。多年前,还有300来口人,目前村子里留下的只有100来口了,且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夏天凉爽,避暑胜地;炎炎冬季,柴火取暖,虽有烟熏,倒也习以为常。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默默地过着平静的生活。 <br><br> 不过,今年古村迎来了新的机遇。2019年2月25日,赵沟古村作为渑池县首批特色民宿项目启动仪式正式举行。赵沟古村民宿项目,总投资1.8亿元,分三期建成。一期为民宿带动核心区,今年基本建成完工。今天的文艺汇演就在这里举行。第二期是24所重点文物保护院落观光旅游开发。第三期主要改造闲置古村院落60户。<br><br> 在新建成的民俗楼里,我看到墙壁上一幅规划图,“黄金山立体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赵沟古村、四龙庙村共同打造田园综合体,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民宿古村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br><br> <h3><font color="#010101">傍晚,离开的时候,遥望南边,书山、笔架山云笼雾绕,若隐若现;北边,龙虎二山,祥云缭绕,天空一抹蓝色,淡淡的晚霞,映照在山崖石壁,呈现一抹红色。路旁,火红的辣椒娇艳欲滴,金黄的柿子缀满枝头,村边,文曲河欢快地流淌着。我知道,古村的明天,必定是多彩的金秋 ,五彩缤纷,绚丽多姿。</font></h3> 【文字/图片】<br>陈旭(网名“贯朽粟陈”)河南渑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