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坝——九池之行

黄元帅

<h3>昨天(10月12日)早上起来闲来无事,看着天气晴朗谋划着去哪儿转转,经过和小安、陈老三几人商议,最后决定去池坝,由于李燕早上还要上班,出发时已快到12点了。</h3> <h3>特意摆渡了一下:</h3><h3>池坝乡位于武都区西北部,平均海拔2300米,年均降雨盘9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全年无霜期180天。年末常用耕地面积875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522万亩。行政区划辖村民委员会7个·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380户,乡镇总人口5774人,乡镇从业人员3470人。</h3> <h3>据对池坝不遗余力推广的网名叫“高山猫”介绍说:池坝距离武都六十多公里,如今路道畅通并且全部硬化,给你的出行带来无比舒适的体验。无论你是夏季避暑,还是冬季观雪,茫茫的草原,质朴的池坝人民随时欢迎你的到来。</h3><h3><br></h3> <h3>砸一顿洋芋搅团,或者骑上骏马驰骋草原,表演一段高山戏,均是纯朴民风的馈赠,品农家肥培育的纯天然绿色蔬菜,听高亢委婉的草原情歌。均能满足你的味觉、听觉、视觉享受,给你一个原生态的身心体验。</h3> <h3>九池村位于池坝西北,和宕昌新寨,狮子乡、礼县草坪乡接壤,村前有池坝乡最高山峰大咀梁(海拔3190米),村北有一落千丈的山崖,公路到这里之后再也不能向西延伸,因此当地人都称其为“中国公路的尽头“。</h3> <h3>九池村主要的景点有:明山天梯,石缸,梯子口,大咀梁,水坪子坝等,距离池坝乡8公里山路。</h3> <h3>暖水河、三龙洞、鸽子崖、孙家磨草场、小河的灯曲,均蕴含着原生态文化的元素,大黄、当归、党参、柴胡等名贵中药材造福了池坝人民。羊肚菜、蕨菜、木兰头等名贵山珍是池坝人民招待贵宾的独特菜肴。</h3> <h3>本来打算是要去狮子林场玩的,出发迟再加上好些地段修路,怕回去时间不够,只得放弃了林场玩得打算,下次有机会再去拜访吧!</h3> <h3>一路上尽是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和树木,空气是清新的,天是湛蓝的,云是雪白的,心情自然是不错的。</h3> <h3>虽说是60多公里,公路都已硬化,但都是山路,弯道极多,本着同去不同来的原则,上山从新寨进沟通过宕昌县狮子乡,路过礼县草坪乡,下山从蒲池沟、两水出来,上去就费了两个多小时。</h3> <h3>陈志珍说80年代他们去角弓念书时候,为了省路费,周末回家去学校都是步行,山路要走4、5个小时,可以想像当时的辛苦,当年如果没有吃生活的艰苦,命运又是另外一种样子,这会儿很可能就在山上生活一辈子,终其一生。</h3> <h3>不知转了多少个弯,不知路过多少个村落,一路上总体感受这些年农村变化非常大,无论是修建的房屋,还是村民的穿着打扮,都和城里人相差不大了,许多年青人去了城里打工,农忙时节才能看到年青人的身影,多数时候都是老年人和孩子们守着村庄。</h3> <h3>由于这里海拔高多种植洋芋和豌豆、包谷等,村民到现在还实行着把收获的多余豌豆等农作物卖给商店,记个帐但不要钱,只是家里需要时拿去相应价值的面粉、大米、清油等,这种办法方便彼此,让商品流通起来,少去了保管费用,减少了农作物变质、鼠咬等风险。</h3><h3>这就是刚挖出的中药当归。</h3><h3>摆渡了下:</h3><h3>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根。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血虚诸证,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血虚肠燥便秘。</h3> <h3>这些远远看起来,一片片像荷叶的作物,就是中药大黄,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主要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h3> <h3>时光在这里好像慢下了脚步,一切都安安静静的,不疾不徐,许多老人就这样静静守候在这里,一代又一代……</h3> <h3>想找些原生态的房屋已不多了,这里降雨多,湿气大,修建的房屋多为木柱结构“干打垒”,房顶不像山下的平顶,而是统一青瓦砌的人字形斜顶。</h3> <h3>这家主人没在,从房屋设施及院中摆设看得出来,现在生活的充裕以及当年人丁兴旺。</h3> <h3>炊烟飘起来了,干活的人陆陆续续往家走,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看农村的炊烟,最爱闻柴草做饭的香味,有时候就着炉膛灰烧几个洋芋,烤几个包谷,不知有多香了。许多人都在感慨:现在不愁吃穿了,但已吃不出原来食物的香味了!</h3> <h3>天是纯粹的蓝,云也就是纯粹的白了,大朵的云朵就落在了屋顶,好像站在房上就可以揪下来一片。</h3> <h3>山上的孩子是那样的纯朴天真,吃着大人擀的面条是那样的香甜。</h3> <h3>这种秸秆据说是打过豌豆晾晒好后,以备冬天大雪后山上草被覆盖,农民饲养的牲口饲料。</h3> <h3>说到池坝,不由得想起一件事,80年代给我们当过老师,90年——93年当过武都一中校长的李继峰,前几年我和几个同事去他家,他回忆说:刚来武都工作时,就在池坝乡附近的新庄工作过一年,当时从老家江苏无锡过来,这里的贫穷真是无法想象,洋芋在他们老家最多是一道菜,没想到这里竟然每天把它当做主食,况且能吃饱洋芋的都算个好家庭,有些常年累月都在饿肚子,这边的地主生活都比不上他们老家的要饭吃的人,可以想像李校长当时心中的落差,竟然社会上还有些人怀念那个一穷二白年代,可能真是老人们说的:好了伤疤,忘了疼吧!</h3> <h3>这次去的时间太短,好多风景来不及欣赏,下次有机会一定会待上十天半月,把那里的沟沟坎坎,山山水水好好看个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