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间:2019年10月13日</h3> <h3>节后的第一个休息日,姊妹仨人相约去哈尔滨工程大学,看那里被秋风染红了的美景。</h3> <h3>第一部分:万木霜天红烂漫</h3> <h3>走进军工大门,路边见到这红红的果子十分喜人,可就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果子,有知道的吗?</h3> <h3>路边,被两侧树木合笼遮阴的甬道。是不是很美!</h3> <h3>文庙的外墙,很有些历史的厚重感。</h3> <h3>路过省军区</h3> <h3>空军工程系旧址</h3> <h3>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h3> <h3>秋风染黄了桦树</h3> <h3>枫叶扮倩了秋色</h3> <h3>图书馆前人头攒动,纷纷到此打卡,一睹秋风中的那一抹艳红。</h3> <h3>人比树多!</h3> <h3>我跟枫叶有个约会</h3> <h3>民族英雄邓世昌半身塑像</h3> <h3>以哈军工首任校长陈庚命名的路牌</h3> <h3>第二部分:漫步文庙</h3> <h3>走出工程大学,顺路进了文庙。说来惭愧,返省五十多年了,也算是老资格的哈尔滨人了,这处文庙我竟是第一次踏足,汗颜啊!</h3> <h3>文庙介绍</h3> <h3>文庙导览图</h3> <h3>进门处的平安杠</h3> <h3>平安杠介绍</h3> <h3>德配天地牌坊</h3> <h3>棂星门</h3> <h3>道冠古今牌坊</h3> <h3>孔子行教塑像</h3> <h3>大成门:文庙的最后一道大门</h3> <h3>乡贤祠</h3> <h3>乡贤祠介绍</h3> <h3>玉振门</h3> <h3>玉振门介绍</h3> <h3>文庙内景</h3> <h3>文庙碑誌</h3> <h3>文庙碑志介绍</h3> <h3>西庑</h3> <h3>西庑介绍</h3> <h3>大成殿</h3> <h3>崇圣祠</h3> <h3>泮池泮桥全景</h3> <h3>泮池泮桥介绍</h3> <h3>匆匆一日,收获满满。</h3><h3>这一日竟行走了19625步。</h3> <h3>附:网上搜来的文庙介绍</h3><h3>文庙建于1926年10月。当时张学良将军积极支持文庙的修建,并撰写了碑文,希望藉文庙的修建弘扬民族文化,激发人民的爱国热忱。因而文庙的规模、型制浩大,甚至超越了文庙本身的规格等级。</h3><h3>文庙位于文庙街25号,这条街即以文庙而得名。占地九十余亩,其规模与吉林文庙相仿,同为东北地区规模较大的文庙建筑群。哈尔滨文庙分为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包括东西牌楼、照壁、泮池、棂星门、东西配殿以及居于中轴线上的大居门;第二进院落以居中的大成殿为主体建筑,它是整个文庙的中心,主轴线两侧为东西配殿及石碑;第三进院落以崇圣祠为主景建筑,辅以配殿。三重院落之间以黄瓦虹墙的围墙相隔,各有两个脚门相通。建筑群以黄瓦朱墙围合,最北端另有两个侧门。在现代建筑的包围之下,绿荫丛中蓦地透出一角飞檐,不禁令人欣喜不已。</h3><h3><br></h3> <h3>今天参观的人们可以从东牌楼进入文庙,到达第一进院落。文庙并没有正门,而只有照壁。这里还有个传说,相传每个地方修建文庙只设照壁而不修正门,只有当地有人中了状元,由状元将照壁推倒,方可修建文庙正门。有趣的是,哈尔滨修建文庙已是民国年间,早已废除帝制,再也不可能有什么人中状元了,而文庙的照壁也将永远屹立在那里了。</h3><h3>文庙建筑群呈对称布局,在纵轴线上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及崇圣祠。照壁正对着的是泮池,所谓泮池即为牛月形水池,水之一牛则为"泮",池上架一座单孔拱桥.池边环绕汉白玉栏杆,属清代做法,共有40根望柱及雕刻栏板;泮池上的拱桥也为汉白玉砌筑,只有中了状元的人才能从上面走过。</h3><h3>东西两座牌楼是典型的清式做法,呈三间四柱形式,已不再是木结构,朱红的支柱也为青石结构,额枋饰以精美的彩画,东侧牌楼上书"道冠古今",西侧牌楼上书"德配天地",意指孔夫子品德与天地同辉,学识超然古今。棂星门位于泮池与大成门之间,其造型与东西牌楼相似,但额枋饰以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h3><h3>穿过棂星门,大成门便豁然眼前了。大成门与棂星门不同--后者只是一座牌坊,大成门是五开间单檐庑殿顶造型,大成门也为金色琉璃瓦、朱红的石柱,和玺彩画额枋描龙绘风的藻井。到了第二进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西两座石碑,碑上刻有张学良所题碑文,记载着文庙的修建情况、背景及其历史意义。石碑前面是东西两座配殿,碧瓦朱墙,均为七开间单檐歇山屋顶。主轴线巍然而立一座大殿--大成殿。大成殿等级之高超越了文庙所属的等级。它为重檐庑殿顶,十一开间,金色琉璃瓦,和玺彩画,竟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型制一致。大成殿前有九级汉白玉御路;雕刻云龙水浪,宽阔的汉白玉平台,衬托着雄伟的殿堂,庄严之感、敬仰之情油然而生。</h3><h3>穿过第二层围墙,即到了最后一进院落。崇圣祠为主景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东西两侧依然为配殿,崇圣柯左右也有两座小殿。这个院落较之前面两个院落尺度要小,现为文庙的办公用房,不再对游人开放。</h3><h3>文庙是哈尔滨中国式建筑的典型作品,为多姿的哈尔滨建筑增添了又一抹绚丽的色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