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省级卫生应急队伍秋季拉练”于10月10-11日在我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依法规范、科学有序、积极准备、快速反应、完善制度、提升能力、联防联控、共保健康。“常备不懈、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砺炼一流水平精兵强将、展现卫生应急时代风采”,“牢记应急使命、保障公众健康”。</h3> <h3> 活动之所以在沂南举办,是与我省卫健系统寻初心、守初心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密不可分的。</h3> <h3> 沂南是沂蒙根据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的诞生地,被誉为“山东小延安”,是抗战时期医疗卫生的中心,山东纵队卫生部在此成立,第一任部长白备伍(百姓称之为“白菩萨”)同志长期工作于此。</h3><h3> 1940年7月,山东省各界联合代表大会在沂南青驼寺召开,选举成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颁布《山东战时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二条“加强健康教育,厉行卫生行政,逐渐建立保健制度”,为山东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h3> <h3> 此时医疗卫生事业在沂南迅速发展,驻有八路军山东纵队卫生部及其诊疗所一所、二所、三所,抗大一分校医疗所,山东纵队一旅、二旅卫生处等医疗单位。<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医务工作者和当地百姓同心协力就地救治伤员,出现了“村村是医院,户户是病房,人人都是护理员”的感人场面,是</span>“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真实写照!</h3> <h3> 金秋十月的沂南,花果飘香,处处是收获的喜悦。</h3><h3> </h3> <h3> 10日下午在省卫健委号召下,全省各市卫健委领导和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十九支来自全省应急卫士队伍齐聚沂蒙红嫂纪念馆广场。</h3> <h3> 活动开始前,沂南县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善军同志主持全体人员分组到红嫂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h3> <h3> 最后大家一起唱起《跟着共产党走》。</h3> <h3> 启动仪式由省卫生健康委应急办副主任郭凤雪同志主持。</h3> <h3> 首先大家共同观看了由山东省卫健委宣教中心和沂南县卫健局共同录制的专题片《水乳交融 使命光荣》。</h3> <h3> 沂南县委副书记、县长孙德士同志致辞,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沂南,大体介绍沂南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举办对沂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并表示全县卫生应急拉练要形成常态化。</h3> <h3>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秦成勇同志讲话,他表示这次活动在沂南举办意义重大,结合主题教育,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应急能力,更好的为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h3> <h3> 省级卫生应急队伍队员代表发言。</h3> <h3> 全体人员宣誓《中国医师宣言》。</h3> <h3> 秦成勇副主任宣布拉练活动正式开始。</h3> <h3> 几百人的队伍在声乐伴奏下整齐出发,10公里(沂蒙精神纪念馆广场至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南门)徒步拉练正式开始。</h3> <h3> 喊着口号,唱着《团结就是力量》……</h3> <h3> 领导和观摩方队也毫不示弱,高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h3> <h3> 中途补给站:温柔的笑脸,热情的服务,一杯杯红枣水温暖人心,直呼“沂南人就是热情”!</h3> <h3> 郭处长热情的为医疗保障人员送上一杯,体现了满满的关怀。</h3> <h3> 他们有军人的风采。</h3> <h3> 交警同志全程保驾护航,安全得到保障,激动满满的。</h3> <h3> 前进,前进,前进进,终点就在前方不远处^_^。</h3> <h3> 终点我们来啦,济南急救中心和青医附院队员到达终点,欢呼。</h3> <h3> 秦主任、郭处长、刘局长等完成10公里徒步拉练。</h3> <h3> 省卫健委宣教中心岳增勇科长对秦主任来了个“应急”采访,秦主任表示:今天大家以高昂的斗志冒雨完成徒步拉练,说明我们山东省卫生应急队伍有能力、有实力、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好全省的卫生应急任务。</h3> <h3> 到达宿营地,已经是晚上七点了,大家忘记一身的疲惫,立马开始忙碌着搭帐篷。</h3> <h3> 大大小小的,各形各色的,好大一片帐篷。</h3> <h3> 晚餐都是队员们自己准备的,大锅饭好香。</h3> <h3> 来,给你们尝尝。</h3> <h3> 领导关怀队员们的生活和居住情况。</h3> <h3> 他们就这样在沂蒙红色热土上睡了一夜。清晨醒来急忙简单早餐,因为八点就要各赴卫生院义诊。</h3> <h3> 对卫生院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模拟培训。</h3> <h3> 秦主任和县委领导关心询问卫生院基本状况、人才队伍建设、收入情况,表示加大对基层卫生政策倾斜,“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着力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让基本医疗服务贴近百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