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之光照耀育人之路 嘹亮歌声响彻书院上空

朗朗

<h3><b style="font-size: 20px;">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四(3)中队</b><b style="font-size: 20px;">“星火”雏鹰小队寻访文化系列活动</b></h3> <h3>  10月2日上午,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四(3)中队“星火”雏鹰小队8名成员,赵彬皓、齐沁岩、余优涵、吕炫烨、王梓涵、印天骏、何桐、熊博一起踏上了红色足迹寻访之路,参加了“我与祖国共成长”系列活动,分别对全国优秀教师、无锡市劳模鲍溪英校长和东坡书院进行了寻访。</h3><h3><b>寻访对象一:</b></h3><h3> 鲍溪英,全国优秀教师、无锡市劳模,1950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1970年高中毕业下放至宜兴县洑东公社务农,1973年到1975年至镇江地区第二师范数学专业学习,1975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宜兴县周墅中学、宜兴丁蜀中学、丁蜀第八中学、宜兴电大、丁蜀职业高中任教,历任教师、校长、书记等职。</h3> <h3><b>寻访过程一:</b></h3><h3>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四(3)中队星火雏鹰小队的8位队员高举队旗,和家长们一起步入丁蜀镇南河社区走近全国优秀教师、无锡市劳模鲍溪英校长,聆听她的优秀事迹,感受新中国教育事业领路人追梦筑梦、履职敬业、奋斗不息的故事。</h3> <h1><b>鲍溪英校长优秀事迹聆听</b></h1><h3><b>分享成长之路:</b></h3><h3> 鲍溪英校长从小成绩优异,立志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1970年,她高中毕业下放至宜兴县洑东公社务农,被迫中断了学业,但在下放期间她换地不换心,不怕苦不怕累,在劳动的同时坚持刻苦学习,早早立下了为之奋斗的“小目标”,正是她这种不放弃不抛弃的理想信念,在高考恢复后顺利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为心中的“大梦想”——祖国教育事业发挥了一生的光和热。</h3> <h3><b>扎根教育事业:</b><br></h3><h3> 鲍溪英校长1975年于镇江地区第二师范数学专业毕业,同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于宜兴多所中学任教,历任教师、校长、书记等职,在她的带领下其工作的各所学校都能取得瞩目的成绩,她也受到学生、家长、老师们多方的认可和赞扬。鲍溪英当学校领导时,就十分重视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她于1989年开始自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并运用于教学教育工作中;1997年参加北师大心理系刊授,1998年通过面授及结业考试,获得了北师大颁发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格证书。1992年,主持省级课题《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998年主持无锡市“十五”重点课题《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并获省、市教科研的评比一等奖。</h3> <h3><b>闪光退休生活:</b></h3><h3> 2005年,鲍溪英从丁蜀职业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休后,她便在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宜兴丁蜀高级中学、丁蜀中专校、陶都中学开设了全市首家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鲍溪英工作室。她每周交叉安排好每个工作点的接待日,受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咨询。她陪伴在青少年身边,擦亮了一双双迷惑的眼睛,安抚了一个个被青春压抑的肩膀,解决了一对对束手无策父母的疑虑。这些年来,听她讲课或与她进行心理咨询沟通的学生及家长达4万余人次,她把一颗爱心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下一代。</h3> <h3>  2009年担任丁蜀镇教育关工委主任后,鲍溪英工作室又面向社会开展咨询服务活动。这项工作的开展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这些年来,她与学生书信交流有几千封,且做到有信必回,从不失言失信,至今回信复印件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对个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都是先电话联系,克服自己家中的一切困难,面对面与学生交流,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与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她从2005年至现在,为学校、社区、各乡镇老年大学作相关主题讲座140多场次,累计听众达数万人次之多。</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担任丁蜀镇关工委副主任兼教育关工委主任以后,她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关爱工作的各项活动,也精心设计、周密组织、积极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每年暑期主题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搞得井井有条,读书征文、演讲比赛、书画比赛、模拟法庭等各项活动丰富多彩。该镇教育关工委年年受到上级的表彰。</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对今后的工作,鲍溪英校长说:“我将努力发扬退而不休、尽心尽责的敬业精神;甘为人梯、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为全镇乃至全市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奉献余热,再作贡献。”</h3> <h3><b><br></b></h3><h3><b>活动结束,小队代表为鲍老师献花。</b></h3> <h3><b><br></b></h3><h3><b>鲍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本子和笔作为小礼物。</b></h3> <div><b><br></b></div><b>翻开笔记本,见到鲍老师对孩子们的寄语。</b> <h3><b>寻访过程二:</b></h3><h3> 结束对鲍溪英校长优秀事迹的寻访后,星火雏鹰小队的队员们一路齐声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伴着嘹亮的歌声又信步来到了蜀山东坡书院,感受体会家乡教育发展成就,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h3> <h3><b>寻访对象二:</b><br></h3><h3> 东坡书院,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南麓,属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买田筑室于蜀山南麓,拟终老阳羡,这便是“东坡草堂”,之后又扩建成“东坡别墅”,后历经多个朝代重建了“东坡书院”,并作为文人学士例行集合、缅怀先贤之所。东坡书院作为宜兴东南八乡培养人才之地,桃李遍天下。2002年10月,书院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丁蜀镇也筹资重修,以传承“东坡文化”,使古老书院焕发青春气息。</h3> <h3><b>参观蜀山东坡书院</b></h3><h3><b>书院历史介绍:</b></h3><h3> 东坡书院又名蜀山书院,俗呼东坡祠堂,坐落在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的蜀山山麓。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850多年历史。东坡书院历代被作为教书育人之重地,为宜兴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h3> <h3><b>书院现场感悟:</b></h3><h3> 星火雏鹰小队的队员们游览东坡书院,寻访东坡书院发展历史,现场感受了东坡文化与东坡精神,因为不管环境多么艰苦不管生活遭受多大苦难,苏轼都从未放弃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参观现场,队员纷纷感叹:要学习苏东坡豁达乐观的精神,积极向上,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态。虽历经时代变更,东坡书院如同苏轼的文学影响一般,依然完好无损,洋溢着浓厚的历史及文化气息。</h3> <h3><b>寻访系列结语:</b></h3><h3> 星火雏鹰小队的这次寻访系列活动,是寻文化之旅,更是寻根之旅,作为学生要学习前人精神,乐观豁达,奋进拼搏。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要对未来有规划,争做时间的主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努力担当社会责任,从小就要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h3> <h3><b>寻访心语:</b></h3><h3>赵彬皓:鲍老师小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经常一边干农活一边学习。在知青下放农村的时候,还不忘带着高中的书籍,空闲时候就自学,因为她相信有一天肯定可以上大学。果然鲍老师如愿以偿,圆了大学梦。鲍老师告诉我们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告诫我们从小就应该树立目标,然后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鲍老师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勉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祖国栋梁。</h3><h3>齐沁岩:通过这次的寻访文化系列活动,让我大受启迪。一个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克服一切困难,早日立下“小目标”,来日实现“大梦想”,因为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更要肩抗时代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吹响战斗的号角!</h3><h3>余优涵:作为星火雏鹰小队的一员,我听取了鲍溪英老师的优秀事迹。鲍校长乐观向上,奋勇向前,强烈的求知欲让她不畏艰苦,勇往直前,她抓住机遇,考上了师范大学,并且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校长,培养出无数国家栋梁!她还是一位热心的心理老师,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她呕心沥血,辅导许多学生走出心理阴影,重新踏上社会,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鲍老师刻苦学习、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我:我决定不辜负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给自己的人生先指定一个大方向,然后确立一个小目标,努力学习刻苦奋斗,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h3><h3>吕炫烨:聆听了鲍老师的优秀事迹后,我深刻感悟到时光荏苒,70年其实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我的感悟汇成以下三句话: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轻过不知难;3.黑发不如勤早学,白发方悔读书迟。</h3><h3>印天骏:通过这次寻访听了鲍老师的演讲,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生,就应该努力学习,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不忘初心,长大后争做国家栋梁!</h3><h3>王梓涵:在今天的寻访活动中,我听完鲍老师的人生经历,感触很深。她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仍努力学习,就为了她的梦想——考上大学。在这条通往梦想的道路上,鲍老师经历了很多挫折,但她并未放弃,直到实现梦想!我们这代人学习环境好,生活条件也好,更应该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h3><h3>何桐:在寻访中,我听完鲍老师以前的经历,深有感触。虽然鲍老师生活学习的环境恶劣,但是鲍老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考上大学!下雨时,鲍老师就在草房里看书,专心致志,刻苦努力。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环境好了,就更应该好好学习,不忘初心,做更好的自己,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和老师,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h3><h3>熊博:通过寻访鲍老师,我感受到了她的那种不畏艰难的精神,我们应该向鲍老师学习。我还知道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h3>

寻访

东坡

老师

鲍溪英

书院

雏鹰

教育

星火

丁蜀镇

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