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老年大学《文苑选萃》(43)

艳丽

<h3>2019-10-5</h3><h3><br></h3><h3>老年朋友们:</h3><h3> 由汾阳老年大学《桑榆文苑》编辑部主办的《文苑选萃》(周刊)电子版与大家见面了。我们将陆续发表历届老年大学师生和写作研究会会员各种体裁的优秀作品,以飨读者。希望老年朋友们踊跃投稿,使百花齐放,《文苑》长青!</h3><h3><br></h3><h3>校长:王继伟</h3><h3>党支部书记:田艳霞</h3><h3><br></h3><h3>编审:张泽田</h3><h3>主编:王希良 李应杰</h3><h3>制作:李艳丽</h3><h3>摄影:李安东</h3><h3><br></h3><h3>《第43期》</h3> <h3> 网架之星 </h3><h3><br></h3><h3> 郭世科 王希良 郭 炳 </h3><h3><br></h3><h3> 楔 子 </h3><h3><br></h3><h3> 吕梁山下,有一个脱颖而出的新兴企业一一汾阳建筑金属结构工业公司,即原来的汾阳县五金厂。 前几年,这个厂同别的县级小厂一样,浩劫虽过,积重难返,面临改革的冲击波,一时竟无所适从,以至濒临倒闭境地。</h3><h3> 从一九八 O 年开始, 还是这个小工厂,却一跃而起突然成了全国建筑行业中一颗引人注目 的新星。 这里生产的焊接空心钢球,荣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金奖”、“企业引进新技术推广奖”和“山西省优质产品奖”,一举占领了国内市场。 </h3><h3> 这个厂被指定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焊接网架结构定型设计、定点生产单位,成为全国第一家专业化生产的厂家。钢球网架,一种在国内尚属罕见的新型建筑结构,一百一十五项工程,在二十个省、四十个城市巍巍耸起。 </h3><h3>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企业年产值成倍增长,一九四年“忽”地蹿到三百二十二万元,一九八五年又跃升为五百零二元。 </h3><h3> 企业在绝境中崛起,在竞争中猛进。</h3><h3> 这里,当奇迹的创造者,我们的主人公又踌躇满志地驰往我们家最敏感的经济开发区深圳市场的时候,他无不眷恋地俯视着滔滔的汾河流水,又满怀深情地回首瞻望着巍巍的吕梁奇峰。流年似水,事业如 盘。他默默地坐了下来,使劲地抽那含有尼古丁的制品,眉宇间凝结着 无限心事。</h3><h3><br></h3><h3> 一、他在拼搏中求生存、 终于救活了一个厂。其意义却不止于此 </h3><h3><br></h3><h3> 一九七九年,汾阳县五金厂传统生产的滤油机、油罐、合页等产品, 由于商业部门中止包销,造成大量积压。积压资金超过自有流动资金 的一倍以上。银行要停户,用户退合同,厂里发不了工资,企业面临倒闭 的危机。</h3><h3> 多少人急得寝食不安。可是,在这场关系企业命运的竞争中,光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由于传统观念束缚,进取却显得软弱无力。就像俗话说的“, 水口里拉不出大象来”。挽救厂子,迫在眉睫,而转产上马的却是铁簸箕、土熨斗......危机使有些职工像霜打了的茄子,蔫蔫的。</h3><h3> 习惯了吃现成饭,如今却要自已去做,如同婆婆去当儿媳妇,那窘况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困境中,感受到时代的动荡和发展的脉搏并且认为暂时的停顿只是腾飞前的准备,因而跃跃欲试、矢志探索者也大有人在, 当时厂里唯一的技术员王育钊便是。</h3><h3> 王育钊,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人氏。从小随父母生长在北京。一九五六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工程学院。一九五七年因说了几句实话 而被错划成右派。一九六 O 年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天河汽车修造厂。“文革 " 初期被“遣返回乡,颠沛流离十几年。</h3><h3> 这场浩劫给他的打击是巨大的。然而他没有被压垮,像一株劲松从乱石间挤出,又蓬勃向上。凛冽山风,日晒雨淋,陶冶了自己的风格,他胸怀学问,意在报国。他 足迹踏遍青山,先后在杏花农机厂、离石铁厂、柳林农具厂、汾阳化肥 厂....当临时工一一因为在当时他只能当临时工。在那个厂他都是骨干,可当工厂由于他而起色、而增产、而出名之后,他便得另谋生路了。 直到一九七八年, 凭了在技术上的声望, 他被招工到汾阳五金厂。 </h3><h3> 当我们的故事开始的时候,他的右派问题刚刚改正,他获得了新生,得到了解放,苍白的脸上焕发着青春的光彩。 “五金厂要变样,就要有新的突破,产品要突破,技术要突破,管理也 要突破。”他侃侃而谈,并不理会有人在翻白眼。他选择了建筑工程这 个突破口。 </h3><h3> “我学的是地质工程专业,搞建筑工程,得从头来。但这是改革的需要。尽管我也知道,对于我来讲,成功了是贡献,失败了就是罪过。但我还要搞。中国需要一批敢于直面人生,藐视迫害的人。知识分子应当首当其冲”!当他讲这话的时候,的确,有人是准备着念阶级斗争那 紧箍咒的。 </h3><h3> 他承揽了县招待所餐厅顶棚设计工程。接着,拜访了老乡,山西设计院的赵发功工程师。赵工又推荐了山西煤炭设计院的刘善维工程师,但素无瓜葛,怎么好唐突去找呢?一打听,有了!县文化局的一位副局长认识刘工程师,求他去!所谓人托人滚动天地,很快,刘工就笑盈盈地坐在汾阳县招待所的办公室里。他们一起和招待所的负责人商讨新建餐厅的屋顶结构。</h3><h3> 曾以建筑设计于一九七七年在全国设计会上获奖的刘善维工程师,从王育钊的眼神里感受到一股求知和改革的欲火,他静静地沉思了一阵,似乎在决定一桩什么样的大事。终于,一扬头,说道:“我设计的是钢球网架结构,咱们国家还没有专业厂家去做。在国际上,先进国家都有其专业公司”。刘工说着,简要地介绍了网架结构的原理和实用价值。“我做”!王育钊精神抖擞,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见到一束闪光,他捕捉到“信息”了。</h3><h3> 灵感往往在一瞬间出现。真的、善的、美的,充斥宇宙,这就要看人的慧眼和理解了。所以,机会便让他抓住了。 网架空心钢球,是当前我国建筑事业中值得应用和推广的新结构的新技术,它来源于法国“米罗”公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由天津大学的一位教授引进我国后,因为十年动乱的冲击,直至现在全国尚无 专业生产的厂子。这一产品具有重量轻、弹性大、抗震性能强、节省木材、坚固耐久等优点,为当前工业发达的国家所大量推广使用。 </h3><h3> 然而,一个小小的技术员,他能调动的仅仅是自己。厂里的领导对网架结构闻所未闻,自然也不会把在街上推销铁簸箕的工人拉回来搞钢球。他不顾家里短缺柴米油盐,也不顾自己的胃仅剩四分之一,当即 由刘善维工程师带领去见刘工的老师一一我国建筑工业的权威、天 津大学的刘锡良教授。他的诚意感动了老前辈,两代人渴求报国之心 得到共鸣,在刘教授的书斋里,他们促膝相谈,十分投机。“恁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他在天津大学不仅学到了网架结构知识,而且那颗耿耿报国之心得到了鼓舞,奋奋开拓之志得到了支持。 他卖掉了手表、自行车,甚至妻子的结婚礼服,以维持生计,以购买书籍,以做为盘缠。他走访了中国设计院等九个单位,拜访了十六位全国第一流的专家和学者。他翻阅了国内可以收集到的几乎所有的有关资料和书籍。他反复测算了模具角度和角料公式,他觉得胸有成竹了。 </h3><h3> 接下来,那就是领取通行证。</h3><h3> 这时,他才痛心地感到,尽管他完完全全是为了厂子的生存,但是在人们对钢球网架结构尚且没有认识的情况下,阻力自然而然地摆在他面前。望洋兴叹吗?不! 如果那样,他就不是王育钊了。他开始到处解释,不厌其烦,领导被他的诚意感动了,被他的论据折服了,他们终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点头了。“那好,先争取定回一批销售合同,保证了销路,然后再上马”。条件是苛刻,却又道出领导们的苦心,现在是一点也输不起了。</h3><h3> 王育钊就是这样大的能量,他以惊人的效率开始了不一定非他莫属的那份工作,厂里视他为疯子,家里视他为过客。贤惠的妻子挑起了全部家务的重担,他四出奔波,餐风宿露,一个月后,二十多份销售合同摆到领导面前。于是,拍板定案,八方支援。</h3><h3> 人们被改革的浪潮冲击着,他成了旋涡里的中心人物。小小的五金厂,没有大型液压机,仅有的一台榨油的压机,在八毫米的钢板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压不了几下就“卡壳”了。</h3><h3> 他只得带了人, 拉了料到阀门厂、轴承厂等兄弟单位求援。 这段时间,充斥他脑海的只有“钢球”这一概念。那些“直径误差”“拉痕深度”“承载能力”……像一道道关卡,等他跨越。本来,只要设备齐全,一个小小的钢球不算什么难题。可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h3><h3> 落后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技术要求的矛盾尖锐地摆在他面前。况且, 即使现成的公式,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比如半球展开公式是下 料的直接依据,但据此下料,产品的圆度误差、外观质量却达不到设计 要求,“在我们这里,用这号压机和材料,恐怕是有我们特殊性的”。他胆大包天,向公式挑战了。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实践。 终于,当公式中的 4.14π 的常数下降到 3.18π 时,压件完全合乎规格了。</h3><h3> 这一结果非同小可,光一九八四年一年就节约钢材一百七十五吨。而且,使钢球网架结构达到国家验收标准。 他毕竟有个家,有跟他受了十几年磨难而矢志不移的妻子,有需要他教育和爱抚的女儿。他得穿衣,他得吃饭,那烦乱的家务是足以扼杀事业家灵感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对他同样是不宽容的。</h3><h3> 面袋光了。水缸干了。衣服脏了。他的财政赤字巳经上升到四数 了。只好随他去。 </h3><h3> 事业上的成功是足以补偿家庭烦恼的;因此,当经过十多次研制, 那斗大的钢球终于合乎规格之后,他的心情犹如万里无云的晴天。 </h3><h3> 第一批产品出世了。他首先在自己的焊接车间进行拼装试验。 钢球网架,星罗棋布,支撑了若大的车间。接着,他们在县招待所餐厅施工。在没有图纸、没有样品的情况下,王育钊亲自指挥施工队边摸 索边干,用一百天的时间完成了安装。虽然,当时的进度只是今天的六分之一,但它毕竟是五金厂杀向社会的奠基石啊! </h3><h3> 他成功了。</h3> <h3> 二、他谢绝了来自北京的召唤 因为这里有正在开垦的“处女地”。</h3><h3> 事业的根扎在这里</h3><h3><br></h3><h3><br></h3><h3> 网架空心钢球研制成功了。从此王育钊的名字震动了五金厂、震动了汾阳县,在全省,在全国建筑行业中到处传播。</h3><h3> 新的产品像插上了翅膀,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从北京,从杭州,从乌鲁木齐,从黑龙江畔,前来订货的用户纷至沓来。</h3><h3> 汾阳县五金厂的面貌焕然一新。王育钊的右派问题得到了改正。 晋升的工程师职称批下来了。在首都工作的亲人、朋友,都盼望他早日回到北京。王育钊在这里工作阻力不少,困难不少。</h3><h3> 是急流勇退,调回北京?还是留在汾阳,继续搞他的钢球? 北京,那是十多年来他日日夜夜向往的地方啊!北京来信了,同意接收他们回原单位工作。妻子阎忠清,多少年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 女儿小丫,儿子小豆,乐得一个个蹦出蹦进。是走是留?王育钊处于极大的矛盾中。 妻子见他犹豫不决, 来做他的思想工了:“育钊! 咱们回北京吧。十几年来,什么苦都吃过了,什么罪也受过了,有这样的机会,回北京过几天安生的日子吧” 。王育钊看看苦苦相求的妻子,陷入了沉思。 是啊,为了自己的妻子,也应当回到北京。贤淑的妻子,是在他最艰难的时刻来到他身旁的。他们结婚以后,在北京压根儿就没有过了几天欢快的日子。新婚蜜月里,红卫兵就抄了他们的家。从那时起,刚刚进入王家的阎忠清,便背上了资本家的臭儿媳、右派分子的臭老婆的黑锅,她虽然没有被打成阶级敌人,但也跟上这个倒霉的家庭受尽了欺凌。王育钊父子三人被遣送回乡后, 家里只剩下阎忠清一个人。 她被街道“积极分子”赶进一间茅草屋,因为自家住房被“积极分子”占去了。到了厂里,没有人理她,上下班,她不敢在天亮的时候走在路上。被红卫兵发现了,他们就用砖头砸她,用脏水泼她,扯住衣服打她。这时,她想起了被称为“阶级敌人”的王育钊,他不是更苦吗?于是,她毅然来到丈夫的身旁。阎忠清的家里人和她的朋友,以及王育钊都不止一次地劝过她离婚。但她坚决不离。她虽然不讲究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她始终相信王育钊是蒙受奇冤的好人。 </h3><h3> 一提到这些,王育钊就内疚不安。他觉得他对不起她。现在,说什么也该夫妻双双把家还了。 在北京工作的同学、朋友来信了“: ......育钊,你回北京的一切关节我们都打了,希望你不要犹豫徘徊,迅速回京” 。提起北京的同学、朋友,王育钊禁不住泪打衣襟。在那十年动乱的 年月里,最要好的同学也不敢和他公开接触。好朋友来家看他,屁股还 没有坐稳就被街道“积极分子”轰跑了。在北京一次次碰到老同学、老 朋友,谁也不敢和王育钊说一句话,只能互相默默地点一点头。当他在 北京处于最困难的时刻,同学王继昆和老师罗金生只能像地下工作者似地暗暗地和他接头,分别在菜市口和珠市口的电线杆底下,悄悄地 塞给他一些粮票,一些钱......此时此刻的王育钊,多么想飞回到他们 身旁,同他们一起狂欢痛饮,畅叙当年啊! </h3><h3> 缠得最厉害的是女儿小丫和儿子小豆。 </h3><h3> 是啊,为了女儿和儿子,更应当快些回到北京,小丫出生在文革动乱的一九七六年,她一落地就逢遭厄运。那是王育钊回到北京照料妻子的第三天。当夜,月黑风高,一群红卫兵冲上楼来,大声吼叫“王育钊,快起来”!王育钊刚开门,劈面就挨了几个耳光。接着,他们像抓特务似的把他带走了。襁褓中的小丫丫被吓得一个劲地哭。忠清也从此断了奶水。据实说来,小丫出生于北京,但她对北京是多么陌生啊!为了孩子的未来,王育钊也应该带着他们回到北京。</h3><h3> 现在,满天的乌云已经退尽,回到北京去!回到亲人身边去!他们的父母不还都在北京吗?王育钊下了调回北京的决心。消息传开了,厂里的工人和局里、县里的领导急成了一团。 一些和王育钊朝暮相处的青年工人,含泪拉住他的手说“: 王师傅,你一走,咱们这个厂就完,你能忍心丢下我们吗”?手管局的领导找到王育钊谈话了“: 育钊,这个厂子不能没有你,假如你明天一走,后天就没人上门订货了。" 新调来的厂党支部书记也说“: 育钊,我们不让你走,如果你真的要调走,我也不在这个厂子干了。" 工人们的请求,领导的挽留,使王育钊铁了心的又软了下来。</h3><h3> 自从 一九六八年他被赶出北京后,是家乡的土地收养了他。家乡的干部和群众打心眼里把他看作自己的同志。早在开始试制网架钢球的时候,政府领导就在一次会议上说“: 象王育钊这样的人, 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但有责任保护他”。</h3><h3> 使王育钊最后下了决心的,还是在太原工作的弟弟王育钟。他在来信中说:“哥哥,你要为了过几年舒适的家庭生活, 就调回北京吧! 如果为了自己的事业,你就得继续留在汾阳。北京是人才云集的地方, 在那里,你的才干不一定能得到充分发挥......” 王育钊也正在这么想,这些年过着极其艰难的、穷极潦倒的生活,他没有因此而过多的悲观,可十多年浪费了的青春,荒废了的学业,却使他感到万分痛心。为了事业,为了夺回失去的时光,为了这块自己曾洒过血汗的家乡土地,他毅然地把调回北京的决心抛到爪哇国去了。 </h3><h3> “我,不走了” !</h3><h3> 王育钊决心不回北京,他的父老兄弟、至爱亲朋,个个感到十分惊讶。 唯独妻子能理解丈夫的心,她忍痛断了回北京的念头,平平静静地对他说:“主意你自己拿吧,你觉得怎样合适,我都依你” 。王育钊毅然决定不回北京,就意味着要在汾阳五金厂大干一场,他要让小小的网架空心钢球,镶嵌在祖国建设的大厦上。</h3> <h3> 三、他本是机械工程师,却在建筑业中成了才。</h3><h3><br></h3><h3> 时代又要求他成为一个企业家 作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王育钊是当之无愧的。然而,当历史把他推上改革的舞台之后,客观和主观便都不允许他仅仅是发挥一个工程师的作用了。</h3><h3> 在我们的企业中,外行太多了。 “我在同时下两盘棋,这就是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再攀高峰;在管理上运筹帷幄,开创新局面。当然,都是刚开步。”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我们这样说。“这句话的份量是重的, 为之付出的精力恐怕与之成正比”。想了想,他补充道。 随着局面的开创,矛盾也异峰突起。企业给他的难题并不比网架结构本身轻松,他知道应当怎么办。在厂里,他象是演员登上了舞台,红黑生旦都唱,直至精疲力尽,被时间赶下台来。在家里,他却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让妻子生气。他的心依然留在厂里。 </h3><h3> 有一次,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一句话也不说。妻子看见他很不高兴的样子,问“: 病了?”他摇摇头。“闹别扭了?”他还是摇摇头。 他太累了。 妻子倒来一杯开水,送到他手里。刚转身“, 啪”一声,水杯掉在地上摔碎了。他倒在靠背上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 </h3><h3> 一九八二年春,王育钊风尘仆仆来到秦皇岛这座美丽的城市,他没有心思顾盼鳞次栉比的商店和五光十色的商品,也没有兴致远眺搏击风浪的打鱼船。在这里,面临一场激烈的竞争。 即将竣工的秦皇岛玻璃厂, 作为现代化的新兴企业, 经专家们首肯,要求引用先进的网架结构。这是长六十米、宽四十二米的大型网架。谁来作呢?勃海造船厂投标,造价三十万元,时间四个月。厂方踌躇了,为了未来厂子的前途,金钱和时间都不允许再加码了。接着山海关桥梁厂投标,造价二十万元、时间六个。厂方先是一喜,后是一惊。天哪,时间就是金钱,玻璃厂贷款二千七百万,早投产一天,就可以少支出二万元,一年就是七百二十万元。</h3><h3> 秦皇岛市物资局李岐山局长带着厂方一伙人来找王育钊。 此时的王育钊,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倒也有几分企业家的气质。未曾洽谈,先就镇人,一语出腔,令人吃惊“: 我要十万元,两个月,保证按厂方要求交工。”厂方愕然了。“你们的厂子有大?”他们小心翼翼地问。 “我们是只有二百来人的厂子,但搞网架已有二三年的经验,可以说熟练了。我保证不多要你的一分钱,也不误你的一分钟。我们的宗旨是质量第一”。</h3><h3> 厂方被他诚恳的态度感动了,被他刚直性情折服了。觉得他说的是实话。同时,他们透过深度近视眼镜,看到了这个中年人的自信与实力,协议达成了。</h3><h3> 王育钊带着四十个人的施工队来到秦皇岛。 说是穷,确实是穷,没有切管机,他们用的是三十年代的皮带车床。用氧气切割,钢管两头呈大花瓣,操作起来,“圪登登、圪登登”,给这座现代化气味很浓的古城增添了久违的噪音,引起了人们的好奇。</h3><h3> 他们说“: 拿这些破烂的玩意儿来赚钱了”。岂不知,就这破烂玩意,他们也不齐全。王育钊找到李歧山局长:“听说你们库里有四根拔杆,给我们用了吧”!李局长大力支持。</h3><h3> 秦皇岛的人们看到这些不分昼夜,发了疯似地工作着的年轻人,由衷叹道“ 山西人,真能吃苦!”苦尽甜来,整个工程,他们用了五十四天。一炮打响。接着这支网架安装队伍又在秦皇岛火车站候车大厅、秦皇岛六机窑厂等单位大显身手。王育钊成了秦皇岛市的风云人物。《秦皇岛日报》“新闻人物”栏专题报道了王育钊在秦皇岛工地上的感人事迹,文章写道“在为我市四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外地人中,山西汾阳建筑金属结构工业公司经理王育钊,是建筑界的知名人物” 。</h3><h3> 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向着网架科学的尖端攀登。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由他亲自起草的空心钢球鉴定大纲、产品技术标准、标准化审定报告等十一项技术资料设计说明,经省二轻厅和省基建委员会等单位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审定,成了我国第一个网架结构国家企业验收标准。</h3><h3> 他是这一年的春天被任命为建筑金属结构工业公司副经理的。一年以后,被任命为经理,担在他肩上的已不仅仅是网架结构了。 然而,他还是他。 他率领施工队在许多城市架起了金属网架。他带出了一支能打能拚, 关键时候上得去的施工队。</h3><h3> 在上海市附近的丹阳县施工,正值南国盛夏,钢球网架晒得发烫。他带头拚命挥汗如雨,连眼镜也带住了。丹阳县委书记在大会上讲:“这样的工程师,我们还没有见过” !在忻州豹子沟煤矿施工,他赤臂上阵,和后生们摽着干,提前完成了施 工任务。矿长大声疾呼:“我这里的工程师只要像王育钊这样干,我保证产量翻番!”在天津玻璃厂五层楼上施工,他三天三夜没合眼,终于想出了用人字架支撑楼体,然后打眼穿丝,人在四楼隔离操作,听凭他指挥,楼顶起吊,将一百二十吨的网架结构,稳稳地送上五层楼顶端。</h3><h3> 天津七个建筑公司的领导现场参观, 无不感动地说:" 我们七个公司、三万建筑工人没有办到的事,你们办到了” !如何管理这样一支队伍?如何承揽业务并取信于用户?如何使效 益更高些、贡献更大些?这些,王育钊没有顾得上去认真总结。 单就带好一支队伍来说,这样誉满各地的施工集体中,谁又能说没有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合情合理的分配制度,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呢?作为一个企业家,除了精通业务,善于交际,带头苦干,直爽诚垦这些他本人具备的优点外,还需要那些领导艺术呢?他在实践中已取得一些发言权了。</h3><h3> 他目光炯炯,侃侃而谈: 上台一年我烧了三把火。</h3><h3> 一是改变了知识结构, 一批富有开拓精神, 有文化的小字辈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并召聘了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加强了对职工的技术考核; </h3><h3> 二是把那口‘大锅’砸了,五支施工队全部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公司提取产值的百分之十七作为职工的工资包干使用;</h3><h3> 三是有计划、有系统地改造落后工艺,更新生产设备。生产能力由年产七万件增加到年产十五万件。总产值由二百五十万元增加到五百万元。” 历史理所当然的证明,他作对了。 工人们说“: 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能跟工人们想在一处, 就是好经理。 三十年来,王工的贡献是第一位”。</h3><h3> 他以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着一组又一组矛盾。在工人们眼里,他是自负的,是大刀阔斧的。在他的治理下,开拓者扬眉吐气,英雄大有用武之地。只有他自己明白他吞下去多少苦酒,压下去多少怯懦,权衡过多少利弊。他在心底向大家请求:我最亲爱的同志们,希望你们理解我,支持我,只要把工作搞上去,怎么都行。即便让我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惜。 有时,他独断专行。他愠愠地说:“有些事不立即拍板定案,而是提上会去研究,那就怕什么也误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可我们历来对时间和效益不那么看重,此风不改变行吗?有意见,等办完事再说” !有时他也骂娘。那是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是在党的肌体受到腐蚀的时候。 </h3><h3> 他是开拓者、成功者,但他常常说“: 没有领导和群众,我是既不能开拓,又不会成功的。” 当他被困难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县委领导鼓励他“: 挺住” !他讲了一件事。</h3><h3> 在省里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他找到王克文书记。</h3><h3> “王书记,我给您反映个问题。”</h3><h3> “说吧”! 王书记望着这位气度不凡的知识分子,让他坐下来。 “我们山西,森林覆盖面积小得可怜,水土流失严重...” 他说的是绿化。 但是,滥伐树木、浪费木材的事却比比可见。比如,现在村里文化生 活活跃了,村村要盖新戏台。我了解了一下,盖一个戏台需用木材上百个立方,就是说,需砍三百株树。如此下去,绿化何日见效? 他揭示了一个矛盾。“我给南浦村用网架结构盖了一个戏台,造价一万元。老乡说光用 买木料的钱就够了。实际上节省了木材。五年建个钢厂,百年育块森林,这事是划得来的”。他终于谈到了工作。</h3><h3> 书记深遽的目光露出赞赏的神色。 他问“: 你要什么”?</h3><h3> “钢材” 王育钊站起来,心在腾腾跳,象要跃出那方寸之地</h3><h3> “好。给你三千吨” !</h3><h3> 创业者是心灵相通的。在改革的跑道上,王育钊又一次感受到党 的温暖,他热泪盈眶。</h3><h3> 他说:“我就不信中国的知识分子只会受气不会管理。 我就偏要干出个样子来,让人们看看” 。</h3><h3> 他正倾全副精力下好两盘棋,他一定能赢!</h3> <h3> 尾 声 </h3><h3><br></h3><h3> 王育钊以他高超的技术和改革家的气魄受到了著名教授和专家的好评。</h3><h3> 天津大学刘锡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的高级工程师兰天同志都说:“育钊,从你身上,我们看到了祖国建筑事业的希望。</h3><h3> 如果不是你来弥补我们国家这个空白, 很可能我国的网架结构还要推迟几年,甚至更长些。”这话使他高兴,又使他惆怅。</h3><h3> 让五十年代在国外兴起的项目搁置了二十多年,这笔损失之大,是难以估量的。</h3><h3> 唐山地震受了那么大的损失,倘若网架结构早日撑起在那里,人民将怎样感谢我们教训 就在昨天,决不能让恶梦重演了。</h3><h3> 他望着老教授的白发,感到了时光的流逝,也感到了一股拼搏的冲动。</h3><h3> 在北京的一机部精密机床研究所展览大厅施工中,他的拼搏精神被联合国代表称赞不已。</h3><h3> 一位意大利专家特意找到王育钊,伸出大拇指说:“你们中国人,了不起” !</h3><h3> 王育钊把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紧紧地系在一起,为了事业,他做出了最大的牺牲。</h3><h3>他当得起这样的盛誉: </h3><h3> 一九八二年,他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h3><h3> 一九八三年,他当选为山西省人大代表。 一九八四年,他荣立山西省劳动竞赛一等功。</h3><h3> 在山西省建筑空间网架结构学会成立大会上,他被选为秘书长。</h3><h3>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三日,在洛阳召开的中国建筑结构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国建筑网架结构技术委员会委员。当大会执行主席念出王育钊的名字时,会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因为在当选的十三名委员中,王育钊是最年轻的一个。 </h3><h3><br></h3><h3> (山西人民广播电台 1986 年 1 月播发———原载 1989 年 4 月《浪花集》,并荣获《改革的浪花》征文一等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