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周至》终南山楼观台

胡杨树

<h1>10月5日,自驾第七天,一夜雨声不断,从渭南出发就下雨不停,到终南山楼观台,在周至县,一路逛了函谷关,楼观台,都说道德经在这里写,查了度娘,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哪就是说老子写道德经是在函谷关还是楼观台呢?第二个老子写完道德经究竟去哪里了呢?既然在楼观台哪就认为在楼观台吧!</h1><h1>楼观台景区分为三个独立的景区分别为楼观台道文化景区,古楼观台和楼观台森林公园。分别独立运营。楼观台道文化景区和大唐芙蓉一样是后复原的,主要看建筑和有关道教的一些文化符号。我个人感觉这个景区的亮点主要在景区外的广场上。古楼观景区应该是所有慕名而去的游客想参观的地方,因为道观,老子曾经讲《道德经》的说经台都在这里,门票30。在古楼观台后的景区就是楼观台森林公园门票30,景区内有骑马项目,森林公园的亮点是,有一片竹海,山顶有炼丹炉,说白了就是山顶一个很小的房子,这个炼丹炉促使你爬山锻炼身体,有个意念支撑也是蛮好的,再就是一尊老子的约十米高的塑像(在山下公路上老远就能看见),冒雨爬山养心养肺,所以在里面爬的是大汗淋漓,自然风光还是很不错的,只是雨天阻碍了悠闲。注意还有个终南山下面描述一下。</h1> <h1>终南山属于秦岭山脉的一段,由南五台、翠华山、楼观台等景区组成。终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发扬圣地,看过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人一定记得那句“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正因为如此,终南山才显得更加神秘。<br></h1><h1>终南山西起陕西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素有“仙都”、“洞天之冠”的美称。那句广为流传的祝福语“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说的就是终南山。<br>终南山人杰地灵,历代出过许多有名的人物,如钟馗、太上老君、王重阳、赵公明、孙思邈、汉钟离、吕洞宾、张良、陶渊明、王维、鸠摩罗什以及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慧观等高僧。<br>楼观台是终南山较有名的地方,是老子写《道德经》,并向弟子函谷关令尹喜说经的地方。在楼观台主要观赏道家遗迹,有子说经台、宗圣宫等。翠华山原名太乙山,相传太乙真人曾在此修炼。这里主要是自然景观,有断崖残峰、巨石奇洞和堰塞湖等山崩景观;冬天还可以滑雪。而南五台则是佛教圣地,有弥陀古寺、西林寺、圣寿寺塔等古寺、古迹。<br>许多武侠迷想要找寻找的活死人墓、重阳宫在终南山北麓,户县境内。重阳宫是我国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一,是武侠小说中王重阳的那个重阳宫。活死人墓在距离重阳宫四五里路程的成道宫内,是王重阳修道练功的地方,没有小龙女,只有当年的墓堆。</h1><h3></h3><h3></h3> <h1>楼观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国家4A级景区、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是著名的圣迹游览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称楼观台。 楼观台地处秦岭北麓中部,东距西安70公里,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楼观台创始于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鼎盛于隋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晋惠帝曾广植林木,并迁民三百余户来此守护。唐朝臻盛,武德七年(624),唐太祖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大加营造,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宋朝以后屡次重修。清末时,宗圣宫已废毁,唯说经台(老子祠)保存完整,系明、清、近代所建,占地9000多平方米。</h1><h3></h3> <h3>S107</h3> <h3>快到楼观台路上景</h3> <h3>进入讲经台</h3> <h3>老子祠</h3> <h3>终南山古楼观台,壮观雄伟</h3> <h3>去炼丹炉</h3> <h3>茂盛的竹林</h3> <h3>炼丹炉</h3> <h3>老子像</h3> <h3>终南山楼观台</h3> <h3>秋天的银杏景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