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聊摄影(七)

蒲公英

<h1>大家好!</h1><h1> 这里记录的是摄影爱好者秦志强老人对摄影的真知灼见,很专业,且易懂。真心希望喜爱摄影和有意学习摄影者从中受益。</h1><h3><br></h3><h1> 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把太阳拍成星芒。</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劲松西社区摄影爱好者之家</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 <h1>  群课堂很久没有上课了,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怎样把太阳拍成星光。鉴于群里有不少朋友新增了设备或者准备增加新设备,那么今后或许会遇到相同的问题。今天群课堂就说说与其把太阳拍成红色圆球,或者是一个过曝的圆点,还不如把太阳拍得星芒化更好看、更文艺,也更有阳光的感觉。但是这种看着很高大上的特效,在技术上难度并不高,大家只需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就能拍出来了。</h1><h1><b> 1. 如何用广角让太阳“小一点”</b></h1><h1> 就是说可以让太阳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小一些,让太阳更接近点光源的形态,这样就容易拍出星芒效果。</h1><h1> 具体操作就是在拍广角风光片的时候,把“小小的”太阳纳入到画面之中,再把它星芒化。</h1><h1><b> 2. 缩小光圈</b></h1><h1> 点光源在画面中星光表现,直接受光圈值的影响。在大光圈下,点光源呈现向中心聚集的形式,太阳会变成蓬松的大光球。在小光圈下,点光源趋于向外扩散,太阳也更容易星芒化。</h1><h1> 虽然光圈在f/5.6 时就开始出现星芒,但射线短粗,而且各条射线之间几乎连成一片,而随着光圈缩小,射线会逐渐变长,相互之间分得更开,星芒效果会更明显。</h1><h1> 那么,需要多小的光圈呢?一般来说当然越小越好,不过光圈在f/16 时的星芒就已经很明显了。</h1><h1><b> 3. 控制曝光</b></h1><h1> 由于太阳直接出现在画面里,光比较大,太阳容易过曝。虽然太阳的画面比例很小,过曝了也不会对画面整体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但我们想要重点表现太阳的星芒,就会变得很不明显。</h1><h1><b> 4. 其他问题</b></h1><h1> 直接对着太阳拍摄,是很容易出现眩光的。一般来说,这种眩光,是在拍摄时应当尽量避免的,但也有人故意追求眩光,认为这更有阳光的感觉。</h1><h1> 对于初学者来说,拍太阳的星光很难控制曝光,最好的办法可以考虑用遮挡法。用山峰、云彩、树丛和屋檐等景物,甚至可以用你的手遮挡太阳,让它只露出一小部分,这样做更有利于拍出星芒化效果。</h1><h1> 至于用不用星芒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我说还是免了吧。太阳的白光实质上是复合的七色光,而不是单色人工光源,在星光镜下可能会产生色散现象,看着也不大正常。</h1><h1></h1><h1> 可能有的朋友会有疑虑,用相机拍摄太阳会不会损害感光元件?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不会的。你对着太阳一点儿也不用怕,太阳照射到的只是相机的反光板,按下快门感光原件接受到太阳的光线也只是几千分之一秒的事情。但是长时间对着太阳取景要考虑眼睛承受光线的能力。</h1> <h1>  这张是在香格里拉拍的,由于太阳所占画面比例过大,所以星光效果不是很好。f/22 17mm镜头</h1> <h1>  香山寺长廊,用房檐遮挡,星芒效果比较明显。f/13 16mm镜头</h1> <h1>  神华侨,利用缝隙遮挡。f/13 16mm镜头</h1> <h1>  这张是用星光镜拍的,效果不好。</h1> <h1>  这张是后期制作的效果,不是拍摄技巧所为。</h1> <h1>  1/1000s F8 16mm ISO400&nbsp;光圈优先,加权测光。</h1> <h1>  1/200s F16 16mm ISO400&nbsp;光圈优先,加权测光。</h1> <h1>  1/160s F18 16mm ISO400&nbsp;光圈优先,加权测光。</h1> <h1>  1/320s F20 16mm ISO100&nbsp;光圈优先,加权测光。</h1> <h1>  以上四张照片数据显示,光圈越小星芒根数越长并且越明显。</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