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韵】家乡的秋收

力摇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字//力摇 图片//网络</b></h3> <h3>一年四个季节,我最喜欢秋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令人睱想神往;秋天的色彩绚烂,五彩斑斓,令人目不睱接;秋天的果实累累,枝头乱颤, 令人心旌荡漾,浮想连翩。</h3><h3><br></h3><h3>家乡的秋天也是如此的美丽,一直令我念念不忘,尤其是家乡的秋收,那累累的果实,那从土壤里浮现出来的惊喜,那满地忙碌的收割的身影,一目目回放,家乡的秋收繁忙景象又展现在我的眼前。</h3> <h3><b>当秋风乍起,树上的叶子微微变黄开始飘然落地的时候,家乡便开始了秋收的繁忙时期。放眼望去,原野里人影绰绰,到处一片繁忙的农忙景象。</b></h3> 刨地瓜 <h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地瓜在春天插上嫩绿的秧苗,经过一春一夏辛勤的培育,待到秋天,整个秧苗也失去了夏日的葳蕤,叶子也开始凋零变黄,这时滚圆硕大粉嫩的地瓜也欲破土而出,把地瓜沟都撑破了,仔细观看到处裂开了粉嫩的裂缝,用手一扒,便能扒出一个大大的粉嫩的浑圆的地瓜,令人惊呼不已。</h3><h3><br></h3><h3>这时村民们各自站在自家地瓜地的地头,观察地瓜秧上叶子的变化,待到大部分叶子变蔫变枯时,便推断果实已停止生长,于是一家人便齐上阵,提前分好工,刨的只管刨,捡得只管捡,送的只管送,不一会工夫,便见地头车上的筐子已满,于是便开始往家送。</h3><h3><br></h3><h3>送地瓜的途中,会碰到好多伙伴也往家送地瓜的,便互相望望对方筐子里的地瓜,比较一下大小,谈论一下成熟度,观看一下产值,一路谈论着便到了家。家中倒下地瓜,便又开始了返程,路上送地瓜的车络绎不绝,人声鼎沸,到处充满着丰收喜悦和人们欢快的笑声。</h3> <h3>一部分地瓜留着直接吃,一部分留作为来年的种地瓜,这两部分都直接放入地瓜窖内,封好口,现吃现拿,放好长时间都不会坏,相当于放在现在的恒温库中,那时家家户都备有地瓜窑,可是环保哩。</h3><h3><br></h3><h3>另一部分用于切成白花花的地瓜干,趁着好天,就不往家拉了,在地里就地解决。切成地瓜干,晒在地里,那时用一个老式摇铡,上面铡兜里放上地瓜,下面用手使劲摇,地瓜干就从下面哗哗地流出,然后再把它们扬在地里,一页页摆开,不能重叠相互压着,以免湿干不均匀,秋天一般天干燥风高,一两天就晒干了,这时全家男女老少都挎着篮子筐子蹲在地里拾瓜干,嗖嗖嗖,一块地就在谈笑间拾得干干净净,装篓运回家封囤子去了。</h3><h3><br></h3><h3>待到白花花的地瓜干也收到囤子里的时候,刨地瓜也算是彻底结束了,它空出的空地,农民们又翻耕一遍,浇一遍水,播种上饱满的小麦种子,期待着来年端午节前后小麦的大丰收。</h3> 刨花生 <h3>家乡的村民平日做饭以花生油为主,所以家家户都种花生,除了供给自己家打油够吃的和留种以外,其余的花生都卖了,换作红红的大团结补贴家用,庄嫁大丰收,农民尽开颜。</h3><h3><br></h3><h3>每逢秋末,看看满地的花生叶子颜色开始变暗,便去地头刨上一棵看看果实成熟度,觉得花生粒饱满充实了,便推着车,拿着工具,一家人都来到地里,男劳力在前面抡起镐头刨,女同志一般在后面跟着收拾,把花生秧子上的土抖掉,然后再把许多花生秧打捆绑在一起,放在手推车上。</h3><h3><br></h3><h3>小孩子们干不动重活,一般跟在后面拾一拾落在地里表层上的花生,记得那时我们每人挎一小篮子比赛,看看谁先把篮子拾满,就满地的找寻,每个人都炼就了火眼金眼之势,老远的一个花生,都能捕捉到,然后如离弦的箭,飞一般跑过去,快速拾进篮子里。</h3><h3><br></h3><h3>看着那满满的一篮子白花花的花生,感觉很有成就感,饿了就剥一颗放尽嘴里,脆香可口,我一直喜欢吃地里刚刨的这种生花生,果实饱满的脆香可口,瘦长的香甜,剥了一颗又一颗,有种总也吃不够的感觉。现在似乎有好几年没吃到这种刚刨的鲜花生了,真是有点想念了。</h3><h3><br></h3><h3>有时在地里会搞一个恶作剧,把吃过的花生皮扣进泥土里,稍微露出一点皮,多做几个,然后招呼小伙伴过来捡花生,他们老远看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一跃而上,便站在后面捂住嘴偷笑,等他们发现真象,便跑回来追赶,就这样在地里嘻笑打闹,笑声穿过云层,回荡在秋天丰收的原野。</h3><h3><br></h3><h3>秋天的原野,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抢收成了秋天里最亮的一道风景,那欢声,那笑语,无不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看着如织的繁忙景象,连山坡上正在啃草的老牛也抬起头朝向瓦蓝的天空,不时地哞哞地叫上几声,紧接着羊儿也咩咩地叫起来,回荡在深秋的原野,更增添了无比的韵致。</h3> <h3>刨完每块地的花生,都是由男劳力用手推车搬运回家,放在各家的场子里,然后由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负责摘花生,太凡都是面前放个长筐里,拿起一把花生秧往上一摔,花生便啪啪地滚落到筐子去了,我们这儿方言叫“摔果子”,那些小小孩子们也如法炮制,却总也摔不下来,干着急,只好用手一颗颗地往下撸,这样肯定会慢些,大人们便笑着说:好好吃饭!来年长个了,有劲了,就能“摔果子”啦!</h3><h3><br></h3><h3>记得那时真得很盼望长大,自己亲身体验一下收获果实的快乐,渴望自己能推动手推车,渴望自己能抡起镐头,渴望自己能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如妈妈一样打包花生秧。而今真的长大了,但已远离家乡了,人也沧桑了,但小时候的那种渴望还一直在,它只是让你更加明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想要收获果实,必先付出相应的艰辛的劳动。</h3> 收玉米 <h3>玉米也是家乡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春天播上种子,待到秋天,玉米叶变枯之际,金灿灿的玉米棒也成熟了,粒粒饱满,等待人们去收割。</h3><h3><br></h3><h3>这时全家人来到地里,把玉米棒一个个掰下来放入筐里,然后再倒入放在地头的车子里,这时只听见地里咔嚓咔嚓一片响声,节奏分明,仿佛谁在弹奏着一首丰收的曲子。</h3><h3><br></h3><h3>大家一齐动手,齐心协力,不一会儿,一片玉米地的棒子也就一扫而光了,待到全部掰完拉回家,又开始了扒玉米的工作,把玉米外层层层剥掉,露出那金灿灿的粒儿,平铺在打谷场上暴晒,等到晒干了,就只剩扒玉米粒的工作了。</h3><h3><br></h3><h3>那时还没有机器脱粒,只靠手工扒,用一个铁锥子先穿它几道竖钩子,然后再扒粒子还比较容易一些,家家户户墙上,门庭上,树上,屋檐下都是金灿灿黄澄澄的玉米,顺手拿下一串就开始穿粒扒粒,等到全部扒完,又开始晒纯玉米粒的工作了。</h3> <h3>等到玉米粒全部晒干,这时便会找一个扬场的好把式,借助风力把玉米粒中的浮尘杂质扬掉,然后用簸萁再颠一会儿,直到清理完全干净了,再一一装入袋子封口,一卖分卖掉,一部分留作自己的口粮。</h3><h3><br></h3><h3>我们这儿一般都把玉米磨成面,用来做各种面食,最简捷的早餐就是玉米糊,把玉米面用水搅拌成糊状,倒入滚沸的水中,不停搅拌,很快就做成了浓香纯厚的黄澄澄的玉米糊,玉米糊含高钙又易吸收消化,一直是家乡人们比较喜欢的。直到现在,每次回老家,都没忘记要带上一些家乡的玉米面,回家做成玉米糊,一边喝着,一边品味着,一边回忆着曾经收获的情景。</h3> 摘苹果 <h3>到秋季末,秋风席扫落叶之际,也是家乡收获苹果的旺季,那时每棵树上的苹果都沉甸甸地压满枝头,放眼望去红彤彤一片,煞是惹人喜爱。</h3> <h3>那时候一到果园,望着那湛蓝天空下红彤彤的苹果,没有一人不笑逐眼开的。满园子里巡视一圈,顺手摘一个苹果咔嚓咬下一口,又香又脆又甜,那种舌尖上的美味,至今令人念念不忘。</h3><h3><br></h3><h3>大人们都扛着长梯子,提着水桶,一边哼唱着家乡小调,一边采摘树梢上的苹果,树梢上的苹果由于接受日光照射充足,颜色通体红灿灿的,吃起来也特别爽脆,特别的甜美。</h3><h3><br></h3><h3>我们小孩子每个人挎着个小竹蓝,穿梭于树的底部,只管采摘底部的苹果,别看年龄小,但比起成年人来说也丝毫不逊色,小手很灵活,摘得可快了,不一会儿筐子就满了,去车里倒下,然后再摘,如此反反复复,尽管有点累,但也乐此不疲,晚上做梦眼前都是红彤彤一片,嘴角都会溢出口水呢。</h3> <h3>就这样摘他两三天,所有的苹果都采摘完毕堆在一起,那红彤彤的大堆苹果也够人忙碌几天的,要精挑细选,挑出大的,中等,小的果子进行分类包装,大中小的卖价也是不一样的。</h3><h3><br></h3><h3>往往人们一边装着一边数着一边谈笑着,谈论今年的收成,谈论今年的价格,大体合算一下收入,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着的,如那大堆红灿灿的苹果。</h3><h3><br></h3><h3>大部分的苹果已被卖掉,只留一小部分贮存起来待到冬天再卖,那时没有恒温库,或放入地窑,或埋入层层沙子中,过年时再挖出来吃,也算是最鲜美最昂贵的时令水果了,一点也不比现在放入恒温库的口感差。</h3> <h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家乡的秋收,凝结了乡亲们辛勤的汗水和希望,那些繁忙的场景,早已定格成一幅幅画面,似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浮现,那些沉甸甸的收获,是秋天里最美的风景和真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