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写希腊的游记迟迟不敢动手,对希腊的了解太少,而希腊的文明历史太长,在克里特岛的考古博物馆里居然看到公元前6500年前的文物,公元2000多年的展品那是太多太多了,我没有能力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她,只能肤浅地欣赏她。</h3><h3> 七月二十日到雅典,去了波罗奔尼萨半岛,登上了克里特岛和圣托里尼岛,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停留两天,八月二日回到上海。同行的是复旦兰生的老师及朋友。</h3> <h3> 哈德良拱门,车上数次经过,把它作为进入雅典大门的象征</h3> <h3> 我们乘坐缆车登上雅典利卡维多斯山,这是雅典的最高峰277米,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雅典城,雅典没有很高的建筑,照片的右前方可以看到雅典卫城,中间可看到宙斯神殿,往左不远是举办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体育中心,最远的蓝色部分是爱琴海</h3> <h3> 雅典山门前的狄奥尼索斯剧场,现在仍在使用,喜欢古老的墙体,可以想象当时的宏大场景,可座位修得太新了,感觉不是很匹配</h3> <h3>留影是必须的(陈忆申老师摄)</h3> <h3> 排队进山门,人最多的景点,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建造在海拔150米高的石灰岩山冈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祭祀雅典娜的圣地。</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 卫城中的路没有刻意修,风沙很大,没注意到手机镜头蒙上了灰,拍出的照片也是朦朦胧胧</h3> <h3> 帕特农神庙Parthenon(又称雅典娜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它是希腊全盛时期建筑与雕刻的主要代表,有“希腊国宝”之称,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神庙基座长69.54、宽30.89米的石灰岩,外部由46根高10.43米、底直径1.905米的大理石柱(为Doric式)环绕,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山花。虽然里面的神像已不见,木制的屋顶也消夫,修缮工作一直在进行中。</h3><h3> 简单的线条为什么能这么美,神庙屋顶最高点到地面的高度与建筑物宽度的比例采用了1:1.68的黄金比例,将圆柱中央部分略微拓宽,这样在远观时,所有的柱子都呈笔直形状,硕长秀挺。此外,又将柱身稍微内倾,或加宽位于边角的柱子的宽度,这样在阳光照射下,所有的柱子都粗细一致。同时,为了去除边角圆柱和中央圆柱间的视觉落差,设计师又加宽了边角圆柱间的距离,使神庙中心微微隆起,这样看起来反而更接近直线,避免了纯粹直线所带来的生硬和呆板,同时也巧妙地解决了雨水的问题。好有智慧,好有气势,非常壮观!<br></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我们的团队中部分队员</h3> <h3> 伊瑞克提翁神庙,传说这里是雅典娜与波塞东为争做雅典保护神而斗智的地方。伊瑞克塞翁神殿的柱子是Ionic式。 </h3> <h3> 6位少女像柱代替石柱顶起石顶,建筑师给每位少女颈后保留一缕浓厚的秀发,头顶加上花篮,既承重又美观,这里的6个少女像是复制品</h3> <h3> 过几天我特地又去看了卫城博物馆,看到了真品。是否发现少了一个,另一个在大英博物馆</h3> <h3>在雅典卫城上看利卡维多斯山</h3> <h3>在雅典卫城上看宙斯神庙</h3> <h3> 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建于公元前470年(照片的后面是雅典卫城)。神庙长107.75米、宽41米,共有104根科林斯柱,每根石柱高17.25米,顶端直径1.3米,现仅存13根。宙斯神庙的柱子是Corinthian式。</h3> <h3>李海静老师拍摄</h3> <h3>宙斯神庙看上去有些落魄(李海静老师拍摄)</h3> <h3>卫城博物馆看卫城</h3> <h3>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来自于约公元前16世纪中后期、由迈锡尼出土的“阿伽门农黄金面具”。其精湛的手艺,绚烂夺目的金色,令人惊叹!</h3> <h3> 在海神波塞冬前学他的模样(后来发现这是不容许做的姿势)(薛老师拍摄)</h3> <h3>夜幕下的雅典卫城</h3> <h3>雅典酒店附近的爱琴海边(赵敏老师拍摄)</h3> <h3> 前往波罗奔尼萨半岛,途径人工开凿的科林斯运河,它连接伊奥尼亚海与爱琴海,将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希腊大陆分割开来,使得伯罗奔尼撒半岛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岛。在1881-1893年开凿,长6.3公里,运河内的水深达8米,运河水面宽24米,底部宽21米,有了运河可缩短从亚得里亚海到比雷埃夫斯的航程320 公里</h3> <h3> 建于2500年前、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的露天古剧场:埃匹达鲁斯古剧场</h3> <h3> 站在舞台的中心点,发出一点声音,全场都能听见</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 希腊神话里流传了两千年的传说之城迈锡尼(Mycenae),19世纪才在伯罗奔尼撒半岛重见天日。神话中,一场因绝世美女海伦引发的人神交战,这里是荷马史诗中希腊联军的主帅阿伽门侬的故乡,从这里出发,经过10年苦战后,终于用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直到19世纪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出来后,它的璀璨辉煌才得到印证,并与半岛上其它丰富的历史遗迹相互辉映。</h3> <h3> 迈锡尼文明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建有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尤以迈锡尼的建筑最为雄伟,它的卫城入口是著名的狮子门。</h3> <h3> "狮子门"由独石建成门柱,上覆以巨石门楣,门楣之上又有一整块刻两头象征迈锡尼宗教地母神的雌狮的巨石<br></h3> <h3> 在荷马史诗中,迈锡尼卫城是一座"黄金遍地"“建筑巍峨"“通衢纵横"的宝地。(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 纳夫普利翁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小城,是以海神之子纳普利乌斯(Naiplius)命名的城市,这里由于地利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遭到围攻和攻陷,和平的年份极其短暂。至今,在城后的帕拉米底山和港湾中的小岛上,依然竖立着当年的要塞和堡垒,可惜我们没时间去。1823年,纳夫普利翁成了希腊的第一个首都,直至希腊的首位国王奥西奥决定迁都雅典.</h3> <h3>海中的城堡曾经用作监狱</h3> <h3> 奥林匹亚位于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皮尔戈斯之东,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早在铁器时代,多立斯人就在这里建立了神庙,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一种祭神的庆典活动。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古希腊青年就已经开始在这里举行竞技会了,以后规模不断扩大,于公元前776年竞技会发展为全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h3><h3> 从遗址上可以看到规模非常大。(照片为赵敏老师拍摄)</h3> <h3> 宙斯神殿已经倒塌,唯一耸立的一根柱子也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它的高大而重新树立的,我绕倒塌的神殿走了一圈,想象当时宏伟</h3> <h3> 赫拉神殿同样也只剩下废墟。(照片为陈慧珍老师拍摄)</h3> <h3> 现代奥林匹克的圣火是从赫拉神殿旁的广场点燃的。(照片为赵敏老师拍摄)</h3> <h3>博物馆内</h3> <h3> 克里特岛是爱琴海上最大的岛屿,而克里特文明(又称米诺斯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起点,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时代,是在约公元前2850年—前1450年。“米诺斯”这个名字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克里特国王米诺斯。该文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岛上,尤以富丽堂皇、结构复杂的宫殿建筑闻名。</h3> <h3> 20世纪初在希腊诺索斯(Knossos)挖掘出古代的王宫遗址即照片中的克诺索斯王宫博物馆后,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米诺斯的迷宫。出土的大量、遗物表明,克里特青铜文化确实是世界古代文明重要中心之一。在克里特岛还发现多处王宫和城市遗址,重要者有马利亚王宫遗址、古尔尼亚遗址等。<br></h3><h3><br></h3> <h3>很难想象那时就有了卫生间和排水系统</h3> <h3> 然而,这样一个强大的文明最终却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对此存在多种猜测,战争或是大地震。</h3> <h3>(照片为赵敏老师拍摄)</h3> <h3> 克里特岛上的伊拉克利翁的考古博物馆也是重磅级的。照片中的宝贝是公元前5000年前的</h3> <h3> 这是公元前6500-5900年前的!在这里,罗马时期的都不是文物(公元前750-公元前510年),可以很奢侈的跳过,突然觉得人的寿命太短了</h3> <h3> 这张画在克诺索斯王宫博物馆中出现过,那里是复制品,这个是真品。说是真品,仔细看看,粗糙的、斑驳的地方才是真,有的是后来添上去的,才有这么完整。</h3> <h3>未能复原的画</h3> <h3> 古希腊文明、迈锡尼文明、米诺斯文明,对我来讲难度真的太大了,好在这不是旅行的全部。</h3> <h3>克里特岛西面的粉红沙滩</h3> <h3>仔细看确实含有粉红沙砾</h3> <h3> 划着小船的我们,见到我了吗?在后面一个舢板上呢。</h3><h3> 前面这艘小船的三个人笑得多欢啊,之后却经历了翻船之险。</h3><h3>附 红沙滩历险记</h3><h3> 或许是退潮,海面上虽没什么风浪,但很难划近岸边,此时两个小朋友已离开了我的舢板,三人小船见我很困难地划向岸边,靠近了我,我接着周老师递过来的船桨,这时,小严老师把双脚伸向海里,可能想下海推我的舢板,霎时间小船翻了,周老师和赵老师一下子掉到海里,周老师松开了船桨,我够不着她们,慌乱的赵敏很快在小严的帮助下抓住了船帮,周老师从海中浮起离开小船用标准的蛙泳泳姿向岸边游去,我心想到底有游泳功底,不慌不忙的,哪知一会儿双手高举,显然在求救,借船给我们的希腊人快速游到周老师身边,架着周老师游上岸,然后又把我们也拖上了岸。周老师戴的是太阳镜,在海水中无法睁开眼睛,并不清楚游的方向,心里可慌了,好在救险及时。(贾晓红老师拍摄)</h3> <h3>来张大的,在长滩岛学会在舢板上站立,我试了试,还是可以的(贾晓红老师拍摄)</h3> <h3> 时间不多了,快留个影(黄婕老师拍摄)</h3> <h3>再来一张(黄婕老师拍摄)</h3> <h3> 克里特岛上哈尼亚,章鱼清真寺,夕阳下非常美</h3> <h3>我们坐马车绕老城一圈</h3> <h3>看着太阳慢慢落下</h3> <h3> 克里特岛上的最大城市伊拉克里翁(Heraklio),不仅拥有神秘的传说,也是一个古老美丽的港口城市</h3> <h3> 原本要去城堡要塞看的,却被这里的海浪和阳光迷住了</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强大的摄影团队</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 圣托里尼岛(Santorini) 3500年前这里发生一次几千年来最猛烈的火山爆发,留下一个大火山口和几百米厚的火山灰,间接地导致了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的消亡。多次的火山爆发,造成岛屿中心大面积塌陷,原来圆形的岛屿呈现了现在的月牙状。圣托里尼岛上没有溪流,因此水源短缺,岛上装备了一个海水淡化厂,向居民和游客提供日常用水,水还是很咸,连刷牙也感觉不舒服,深色的衣服洗完后会留下白花花的印记。岛的镇中心是费拉,位于岛的西岸。 </h3> <h3>陈老师拍的是伊亚小镇</h3> <h3> 伊亚在临海的断崖上。那些建在悬崖上的蓝顶教堂与彩色小屋十分突出。这里有无数精致的白色房屋,还有传统的希腊式风车,在柔和的夕阳照耀下令人迷醉。</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 伊亚被认为是世界上观看落日最美的地方。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聚集在这里享受落日落的余晖,我们提前一个多小时到那已经是人山人海,在国外很少见过这种情形,还好下坡走了一段才找到一个不错的地方。</h3> <h3> 在太阳落下的那一瞬间,海面上游轮船笛齐鸣,每个人脸上都突然带上微笑,陶醉在这人间美景中,掌声、音乐响起</h3><h3><br></h3> <h3>(薛老师拍摄)</h3> <h3>费拉小镇上著名的蓝顶教堂</h3> <h3>对面是火山岛</h3> <h3> 在住宿酒店的泳池不仅游了泳,还表演水上芭蕾呢(李海静老师拍摄)</h3> <h3>双人舞(李海静老师拍摄)</h3> <h3>嬉水(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驾着游艇出海啦!浪漫的爱琴海</h3> <h3>陈忆申老师拍摄</h3> <h3>赵敏老师拍摄</h3> <h3> 在摇晃的游艇上端稳相机着实不易,谢谢陈老师帮我拍了如此多的美照</h3> <h3>快乐的全体成员</h3> <h3>在爱琴海上又看了一次落日,太阳在汽笛声中缓缓落入海中</h3> <h3> 我们举起香槟互相庆祝,在欢快的乐曲中返航。喜欢这个团队,我庆幸我来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