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园,放飞梦想

郑浩兵——小浪底的浪

<h3>——献给母校(东冶中学)建校三十五年的赞歌</h3> <h3>三十五年前<br></h3><h3>黄沙坡上你傲然耸立</h3><h3>从此,</h3><h3>四龙山下,书声琅琅</h3><h3>东冶大地,英才辈出</h3><h3>&nbsp;</h3><h3>山峰有了力量</h3><h3>土地有了养分</h3><h3>树木挺起丰姿</h3><h3>河谷响起欢唱</h3><h3>&nbsp;</h3><h3>&nbsp;</h3><h3>啊,东冶中学</h3><h3>一生魂牵梦莹的地方</h3><h3>坑洼的校园通向知识的殿堂</h3><h3>低矮的窑洞打开未来和梦想</h3><h3>&nbsp;</h3><h3>忘不了那荒凉的田野</h3><h3>忘不了那简易的大门</h3><h3>忘不了那放碱的米虫饭</h3><h3>忘不了那糊糊的面片汤</h3><h3>&nbsp;</h3><h3>三十五年</h3><h3>岁月的车轮滚滚</h3><h3>你,东冶中学</h3><h3>默默的坚守,培育出时代英才</h3><h3>智慧和汗水,开创教育的辉煌</h3><h3>&nbsp;</h3><h3>教室里、操场上,数十位校领导</h3><h3>前仆后继的领航者</h3><h3>黑板前、油灯下,成百名好师长</h3><h3>一批又一批的实干家</h3><h3>&nbsp;</h3><h3>他们是东中精神的传承者</h3><h3>他们是莘莘学子的领路人</h3><h3>用青春、用智慧</h3><h3>用行动、用力量</h3><h3>谱写了濩泽明珠东冶古镇的辉煌</h3><h3>&nbsp;</h3><h3>四龙山诉说着历史</h3><h3>石柱峰见证着岁月</h3><h3>阳济路开辟了天地</h3><h3>沁河水唱响了乐章</h3><h3>&nbsp;</h3><h3>&nbsp;</h3><h3><br></h3> <h3>三十五年<br></h3><h3>你见证了一代又一代</h3><h3>东中人的奋发,东中人的努力</h3><h3>大门徐开,拾级而上</h3><h3>浩然之气、书香之气</h3><h3>阳刚之力,正义之力</h3><h3>满满的,激荡每一个东中人的心房</h3><h3>&nbsp;</h3><h3>三十五年</h3><h3>你孕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h3><h3>未名湖畔</h3><h3>有你启蒙的英才</h3><h3>水木清华</h3><h3>有你培育的学子</h3><h3>南开的百年历史</h3><h3>有你桃李续写辉煌</h3><h3>复旦的黄浦江畔</h3><h3>有你英才扬帆远航</h3><h3>&nbsp;</h3><h3>三十五年</h3><h3>你为祖国奉献了无数新生的力量</h3><h3>三十五年</h3><h3>你改变着东冶贫瘠的土壤</h3><h3>&nbsp;</h3><h3>至亲至爱的东冶中学呀</h3><h3>我魂牵梦莹的精神故乡</h3><h3>名师在这里荟萃</h3><h3>英才在这里成长</h3><h3>三晋课改名校的美誉</h3><h3>21世纪孩子成长的天堂</h3><h3>&nbsp;</h3><h3>如今的东中人</h3><h3>热情、智慧、青春、激昂</h3><h3>他们</h3><h3>用沁河水的欢畅,四龙山的坚强</h3><h3>用力争上游的力量,敢为人先的梦想</h3><h3>谱写东冶中学教育的华章</h3><h3>祝福,母校</h3><h3>祝福,东冶</h3><h3>祝福,每一个与东冶中学心心相连的人们</h3> <h3><br></h3><h3> 东冶镇初级中学校史简介</h3><h3><br></h3><h3>东冶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八轨制初级中学。位于阳城县南部大镇――东冶镇所在地,始建于1984年。学校现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1400余名学生,115名教职工。</h3><h3>&nbsp;</h3><h3>一、东冶镇初级中学校的选址、修建、成立过程</h3><h3><br></h3><h3>为适应当时全镇学校教学要求,1982年镇政府决定修建东冶镇初级中学校。学校选址是时任阳城县人大主任李文甫和县教育局、东冶镇、东冶村的主要领导等亲临实地选址定点的。具体施工:1983年下半年动工,1984年秋竣工。共修建北房下窑上楼62间,东西两座二层楼房上下各24间,中院教学楼两座二层楼房上下各20间,共150间。</h3><h3>&nbsp;</h3><h3>1984年秋天开学后,将西冶、古河、相底三所七年制学校的学生全部收回,东冶七年制学校收回部分,全镇当年应升入初中的新生全部招收入学。即成立了“东冶镇初级中学校”。</h3><h3>&nbsp;</h3><h3>二、东冶镇初级中学校续建、改扩建过程</h3><h3><br></h3><h3>随着社会发展,学生人数增加,为了扩展学校规模,1988年又修起两座南楼上下68间。1993修建厨房及后勤用房,总共16间。</h3><h3>&nbsp;</h3><h3>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学校师生自己动手建操场,打厕坑修厕所,修大门,改造全校下水道,用缸砖铺院,修建厨房等,自己努力义务劳动改善办学条件。</h3><h3>&nbsp;</h3><h3>2000年以来,东冶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危房改造,拆去北房下窑上楼62间,投资200余万元修建3500多平方米的四层教学楼。2006年投资200余万元修建5000多平方米教师公寓和学生宿舍楼,使学校校舍紧张状况达到了根本缓解。</h3><h3>&nbsp;</h3><h3>2008年借全省校舍安全工程的东风,为了彻底消除学校危房,彻底改变学校面貌,镇党委政府投资200余万元维修改造校园危房112间,共2500平方米,新建职工宿舍100多平方米,硬化铺地2500多平方米,外墙涂漆4800平方米,内墙砼抹及涂漆6400平方米,更换塑钢门窗173孔共1200多平方米,更换木质门126孔计270多平方米,并全部用白铁皮内外包裹。另投资10万余元,购置、更新、改造学生课桌凳600余套,学生用床240余套。学校办学条件彻底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h3><h3>&nbsp;</h3><h3>三、 学校历届班子更替</h3><h3><br></h3><h3>1984年秋“东冶镇初级中学校”成立。</h3><h3>&nbsp;</h3><h3>1984年秋——1985年秋,校长蔡武闹,教导主任马立会,后勤主任先后是马万廷和宋国胜,教职工40余人。</h3><h3>&nbsp;</h3><h3>1985年秋—1986年底,校长王成章,教导主任先后是马立会、宋国胜,后勤主任张星红。教职工近60人。</h3><h3>&nbsp;</h3><h3>1987年春学期,张柳林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h3><h3>&nbsp;</h3><h3>1987年秋—1995年3月,校长杨锦茂,教导主任先后是宋国胜、范龙社,副教导主任王来水,后勤主任先后是张星红、郑全会。政教主任李长仁,教职工70余人。</h3><h3>&nbsp;</h3><h3>1995年3月—2002年7月,校长范龙社,副校长王来水,副校长兼教导主任上官龙平,政教主任郑天佑,后勤主任张家虎,教职工70余人。</h3><h3>&nbsp;</h3><h3>2002年8月---2006年7月,校长宋建敏,副校长王来水、陈军会,教导主任吉军亮,政教主任范泽兵、总务主任陈育龙,教职工115人。</h3><h3>&nbsp;</h3><h3>2006年8月—2013年,校长曹锁龙,副校长陈军会、许龙瑞、吉军亮,教导主任范瑞兵,政教主任范泽兵,总务主任陈育龙,教职工125人。</h3><h3><br></h3><h3>2013年一2019年6月,校长王海亮,副校长陈军会、范泽兵,教导副主任郑龙龙,政教副主任马跃武。总务主任陈育龙(2月退休)。</h3><h3><br></h3><h3>2019年7月至今,校长苏喜瑞,副校长范泽兵,教导副主任赵安兵,政教副主任马跃武,总务副主任郑龙龙。</h3><h3>&nbsp;</h3><h3>四、 班级轨制及学生人数</h3><h3>&nbsp;</h3><h3>东冶镇初级中学刚成立为三轨制初级中学,九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近500人。当时由于复习生多,校舍窄狭,镇东片、东北片为成绩好的学生上镇中学,西片南片的学生全上,古河还有初中班。</h3><h3>&nbsp;</h3><h3>1988年秋,古河学校的初中班学生全回镇中学,学生人数增加,学校改为四轨制,个别年级是五轨制,学生人数700多人。</h3><h3>&nbsp;</h3><h3>2002年撤乡并镇后,原三窑中学并回镇中学,学生人数逐年增多至高峰期,学校改为八轨制,在校学生1300多人。目前学校有20个教学班,90多名教职工,730余名学生。</h3><h3>&nbsp;</h3><h3>&nbsp;</h3><h3>五、 学校办学情况</h3><h3>&nbsp;</h3><h3>建校以来,东冶镇初级中学风雨兼程、春花秋实,各任领导励精图治,教职工倾尽心力,不懈努力。以“明德,博学,求实,创新”为校训,从艰难、弱小中走向了发展、走向了壮大。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针,努力创新。遵循和探索教育规律,培育学生成为志存高远、基础扎实、素质优良、特长明显的新型人才。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建构求实、求活、求新的教育新体系,用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行动,实践着素质教育的理念。</h3><h3>&nbsp;</h3><h3>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观点,把教学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使学校一切工作服从于教学,服务于教学。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的措施。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规范化的管理形式,形成了学校全面抓质量,全程抓质量,全力抓质量的工作格局。在注重了教育理论研讨的同时,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狠抓常规教学,探讨新型教法。</h3><h3>&nbsp;</h3><h3>办学三十五年来,东冶中学为社会和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人才。中考成绩历年位居全县乡镇中学前列。师生每年均有多人次获得镇、县、市的表彰。由于学校各项工作较为突出,连年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奖励,被评为“先进单位”。 2008年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初中教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9年被评为县级“教研教改先进学校”。一次次荣誉,一次次表彰,表明东冶中学在教育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h3><h3>&nbsp;</h3><h3>现在,学校师生正秉承“明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乘教育改革之春风,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