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8月27日上午,动身去爬中国十大丹霞名山之一的承德棒槌山。丹霞地貌远远看着是赤红色,主要是石头含铁量很高,氧化后铁锈红颜色。</h3> <h3>坐索道上去。一边从360度欣赏排名世界第三的奇山,一边听导游讲解传说的古老故事。</h3> <h3>相传,很早以前,承德是一片汪洋大海,老百姓都以捕鱼为生。在渔民中有一个勤劳、善良、勇敢的小伙子,父母双亡孤苦度日。有一天他外出捕鱼,捕到了一条红色金鲤鱼。众人都说如果卖掉,一定会卖个大价钱,能娶个媳妇回来。可这小伙子左瞧瞧右看看,总觉得这鱼长的非常好看,卖掉可惜,不忍害它,就把它放回了大海。</h3><h3> </h3> <h3>一天,这小伙子外出捕鱼,遇上了狂风大浪,经过一天的搏斗,鱼没有捕到,反累得筋疲力尽,好容易回到家,心想要有个人帮助做顿饭吃该多好。这样想着开了房门,他闻到了饭菜香味,掀开锅一看,果然锅里有热呼呼、香喷喷的饭菜,由于又累又饿,顾不得多想便吃了个饱。以后便天天如此。<br></h3> <h3>他觉得奇怪,要看个究竟。这天,他提前回家,悄俏站在窗前偷偷往屋里观看,见有一个姑娘正在忙着做饭。小伙子悄悄推门进屋,那姑娘已经躲闪不及,无法脱身,便告诉了他实话。她就是那条被放回大海的鲤鱼,是龙王的小女儿。他俩成了亲,过起了恩爱日子。</h3><h3> </h3> <h3><br></h3><h3> 一年以后,这件事被龙王知道了,他哪能容自己的女儿与一个凡夫成婚?便指派他的虾兵蟹将捉拿小伙子,龙女决心和小伙子一起逃脱灾难。</h3> <h3>索道坐完了,进去景区。</h3> <h3>他两同驾一叶小舟破浪向前,虾兵蟹将紧追不舍。走着走着,猛见浪花翻滚,龙女突然想到那翻滚的浪花下边是一个巨大的海眼。正因为有这个海眼,海水才不干枯。我何不回龙宫将定海针偷来,将海眼堵 住。于是她便与小伙子一起沉入海底,让小伙子藏身于珊瑚林中,她偷入龙宫宝库,盗出了龙宫珍宝——定海神针。</h3><h3> </h3> <h3>依山就势建造的摩崖石刻。</h3> <h3>看山体的剖面,很清楚的可以看到各种贝壳,大小砾石,说明这里古代就是海滩。</h3> <h3><br></h3><h3> 她拉上小伙子一起游出海面,照准海眼将定海针抛了出去,只见金光一闪,不偏不斜正好插在了海眼上,立时海水 哗降落,虾兵蟹将们见势不妙落荒而逃。不一会儿海水干枯,海底的礁林,变成了莽莽群山,那定海神针象一根擎天的巨柱,矗立于群山之巅,变成了依天而立,耸入云端的棒槌山。</h3><h3> </h3> <h3><br></h3><h3> 龙女与小伙子就在棒槌山下,过上了男耕女织美满幸福的生活这幸福安定的生活只过了两年,玉皇大帝又派法师北天王率金、木、水、火、土五位大将,前来捉拿龙女。</h3> <h3>上到远远看到的棒槌山根部平台上,西,北面下面都是万丈悬崖峭壁,恐高眼晕,最窄处只有两米左右,只有胆大才能走到棒槌山跟前抚摸棒槌山。</h3> <h3>原来大海干涸后,海龙王到天庭向玉帝告了龙女,玉帝便派将前来捉拿龙女。龙女被抓,天将们带着龙女,欲回天宫。当行至棒槌山时,她死死抱住了棒槌山,任凭北天法师等天将怎么拽她,她也不松手,北天王无法,回禀了玉皇大帝。</h3> <h3>玉皇大帝说:“那就就地处置了吧。”北天法师便施展了残酷无情的法术,将龙女点成一棵桑树,长在了棒槌峰山腰上,让她既归不了天,也回不了大地。小伙子带着他们的儿子,每天站在棒槌山下呼唤,怎么也呼唤不回龙女,只有噗啦啦掉在他们身上的粒粒白桑粒。据说那是龙女落下的滴滴眼泪。后来,人们就把这棵桑树叫做“龙女树”。</h3> <h3>从这里开始就下到一个沟里再爬到对面去看石蛤蟆。回头望棒槌山正好是顺光,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拍照效果非常好,</h3> <h3>棒槌山山腰那棵桑树不是普通桑树,叫“蒙古桑”,非常古老,棒槌山是300万年了,专家考证这棵蒙古桑树有300多年了。</h3> <h3>大家会想棒槌山上都是石头,没有一点土壤,怎么能长树?可能哪里有条石缝,小鸟吃了桑葚后拉屎,传播了种子,丹霞地貌石头属于海滩沉积岩,很容易风化,吸收水份,又富含铁,钾等矿物质,所以可以生存。</h3> <h3>老家太行山叫嶂石岩地貌,主要含钙和硅,养分不高,所以植物不茂盛,很多荒山秃岭。</h3> <h3>像形石必须有合适的角度才可以或形似或神似,这石蛤蟆到跟前就是着模样。</h3> <h3>蛤蟆石也有个传说故事。山沟对面,远远看去,像民间妇女捶打衣物的棒槌一样;走近了看,它却是一座挺拔兀立的山峰。这大石头因为它的形状像一个蹲伏在地的青蛙,所以叫“蛤蟆石”。</h3><h3><br></h3> <h3><br></h3><h3>当地民间流传着“棒槌山倒,蛤蟆石跑”的民谣,这是怎么回事呢?相传,在很古老的时候,大地上经常洪水泛滥成灾,庄稼、房屋被洪水淹没。人们没有办法,只好爬到山上、树上,吃野果野菜充饥。</h3> <h3>后来,出了个治理水患的大禹,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带领百姓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入大海。治住了水患,老百姓才能够播种五谷,过上安生日子。</h3><h3><br></h3> <h3><br></h3><h3>话说那一年,大禹带领人到了承德这个地方。他发现山里有只兴风作浪的蛤蟆精。白天,大禹带人辛辛苦苦把水排出去,晚上,蛤蟆精肚子一鼓,又把排出的水吸回来。大禹决心要惩治这只害人的蛤蟆精。</h3> <h3>一天晚上,大禹发现蛤蟆精又在作怪,就顺手拿起一只捣衣用的大棒槌,三下两下,就把蛤蟆精打得趴在地上,变成了一块大石头。大禹怕它再跑出来作怪,危害百姓,就顺手一扔,把棒槌立在蛤蟆石旁,变成一座山峰。蛤蟆精一动,就给一棒槌。这样,蛤蟆精再也不敢兴妖作怪,只好乖乖地趴在那里,一直到今天。</h3> <h3>走了很远,才拍成了棒槌山和蛤蟆石的合影。</h3> <h3>从这里就开始步行下山了,一边走,一边拍照不同角度的棒槌山。</h3> <h3>清朝把承德作为离宫后,康熙大帝觉得棒槌山这个名字不文雅,就改名叫磬锤峰。<br></h3> <h3>导游说,小日本占领承德后,曾经以棒槌山为靶子,用大炮射击,但是就是打不准,只好作罢。</h3> <h3>凡是到过承德的游客,避暑山庄,棒槌山,双塔山,小布达拉宫,大佛寺等景区都是必看的。</h3> <h3>我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景区,但是质量不同,就是花同样的钱是不是物有所值。据说自然人文性价比最高的旅游城市排名是桂林,承德,北京。</h3> <h3>所以有机会一定要去这些城市看看。</h3> <h3>最后看到的蛤蟆石是这样的。</h3> <h3>不虚此行,代价就是晒成了非洲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