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最美的时光在路上<br>马来西亚自由行<br>2019.8.6-14</h1> <h1>现代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裹挟着人们不停向前奔跑,无暇停足细品或错过了很多我们生活中城市的美好,匆忙的脚步里感觉城市一直在拆除,在建设,待我们有暇回顾四周,在钢筋水泥丛林之中,在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的光鲜里,已难觅我们熟悉的,伴随我们成长的城市味道了。</h1><h1></h1><h1>我们要逃离这新的“围城”,重拾那充满温情,承载美好记忆的时光。</h1><br> <h1>来槟城吧!她能圆你的怀旧之梦,还你旧日情怀,让你穿越时空,重回年少时光。</h1> <h1>第一站:</h1><h1>亚洲最宜居城市——<b>槟城乔治市</b><br></h1><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荣获《孤独星球》评选为</span></h1><h1>“2016年全球十大最佳旅游城市排名第四”</h1><h1>“2014年全球最佳美食榜首”。</h1><h3><br></h3> <h1>槟城的城市建筑,最典型的莫过于骑楼。<br>原来骑楼是舶来品,<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是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而从南洋返乡的华人,也在华南地区建起类似的骑楼。</span></h1><h1>原来,广州的西关,韶关的原民生路等极富特色的骑楼建筑,都是从南洋传过来的。</h1> <h1>骑楼走廊</h1> <h1>占槟城人口近40%的华裔,大多是广府人和福建人,以经商为主。大街小巷,除了熟悉的骑楼,还有亲切的繁体方块字,浓浓的乡音,我们恍若生活在粤语长片的情境里,无遮天蔽日的高楼,无高铁地铁呼啸的杂音,可以慢享生活乐趣。</h1> <h1>今天,是七夕节。</h1> <h1>极受欢迎的早餐摊点</h1><h1>到达槟城第二天,我们在这早餐</h1> <h1>纹身小摊</h1> <h1>著名的壁画,就隐藏在这些老街老巷里</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七夕追画乐<br></span>乔治市是槟城州的首府,是一个直径10分钟车程左右的老城区,于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br>成功申遗后,为了强化槟城的文化历史,槟城州政府组织了“乔治镜像计划”等活动,征求反映槟城文化和生活的艺术作品,并将获奖作品散布在首府乔治市的各个角落,因此来槟城找壁画也成了全世界游客到此一游的一大乐事,壁画街也成乔治市的名片。<br>游客们在槟城逛小巷找壁画,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姐弟共骑》(曾被英国《卫报》评选为世界15幅最佳街头壁画之一)、《追风少年》等。</h1> <h1>小小粉刷匠</h1><h1>鼠逗猫</h1> <h1>壁画的第二次创作</h1><h1>无缝对接</h1> <h1>它生气了,我哄哄</h1> <h1>被帅哥注视,有点不好意思</h1> <h1>巨人国来的?</h1> <h1>啊!我的七夕礼物🎁</h1> <h1>追风少年与拉风姐姐</h1> <h1>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h1> <h1>红人</h1> <h1>路过</h1> <h1>别样风格的壁画</h1> <h1>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找到的壁画,留待下次再见「图片来自网络」</h1> <h1>姓周桥不是桥,是一个用塑料桶支撑起的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渔村</h1> <h1>姓周桥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是当年华人下南洋到槟城,从事贸易与渔业,以海为生而搭起桥板。最初的时候渔民们选择的是用木头打桩,再后来用的是水泥柱,水泥柱使用塑料筒包裹树形成状,桩上再铺设木板,木板上架梁盖屋<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从而形成一个个独特的小村落。原本这里有八处这样的渔村,分别为:姓林,姓周,姓陈,姓李,姓杨,姓郭以及平安桥,(我怎么才数出七个)。<br></span><br></h1> <h1>姓周桥是八座桥中保存最为完好,也是规模最大。这里的每一根木桩,每一条绳索,每一艘渔船,每一间房屋,都是历史的见证,他们见证着这里的历经百名的风霜。</h1> <h1>马来西亚明星阿牛主演的《初恋红豆冰》曾在这里取景拍摄,CCTV《远方的家》也曾对这个地方做过专题报道,让这处槟城华人聚居地的海上人家家喻户晓。</h1> <h1>见空就画——闲不住的画家</h1> <h1>超级超级好吃的榴莲雪糕<br>姓周桥狭窄的木板道两旁,是挨挨挤挤的小店铺,出售旅游纪念小商品和食品居多。突然,一小杯雪糕现于眼前,“榴莲雪糕,尝尝。”软糯的普通话,一个阳光男孩微笑着。我和西西都很喜欢榴莲,被彻底诱惑了。香糯可口甜滑不腻,那感觉太美好了!</h1> <h1>旧时叫黄包车,现在叫三轮车?车被精心装饰过,花容月貌的好招揽顾客。</h1><h1>我们体验人力三轮车,赶往下一景点。</h1> <h1></h1><h1>亚洲最精致娘惹博物馆——槟城“娘惹博物馆”</h1><h1>建于1894年的甲必丹郑景贵的府第。“娘惹(Nyonya)”是一个族群的总称,始于明朝之后。随着郑和下西洋的众多随从,很多在南洋一带生活下来,和当地的男女通婚,生下的孩子,女孩就叫“娘惹”,男孩就叫“峇峇(Baba)”,到了现在娘惹就成了他们的泛指。</h1><h1>现在是一座私人博物馆。</h1> <h1>大厅</h1> <h1>中西风格混搭的饭厅</h1> <h1>中式婚房</h1> <h1>用蓝色羽毛制成的头饰,精致至极。</h1> <h1>精致的绣品</h1> <h1>鸦片床</h1><h1>讲解员说,抽鸦片长寿</h1><h1>呵呵</h1><h3><br></h3> <h1>富贵不是人人有,要讲运气。</h1><h1>蝙蝠聚于屋顶,福到财运到。</h1><h1>——讲解员</h1> <h1>娘惹博物馆除了展示马来西亚二代华人的富豪生活外,还收藏了很多华人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不少东西是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在国内也少见了。</h1> <h1>食品模具</h1><h1>记得小时候家里包角子,做炒米饼就用它。</h1> <h1>搪瓷盛具</h1> <h1>娘惹厨房</h1> <h1>中药柜子</h1> <h1>柜台。类似于现在收银台,手摇出该收的钱银数。</h1><h1><br></h1> <h1>人力车夫?这可是童工呀</h1> <h1>参观完出来,因没有搞好打车软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约到了出租车,到网红店午饭,菜品的卖相味道及服务都很一般。倒是房间的布置很怀旧。</h1> <h1>中午的太阳太猛了,饭后我们回住处休息,不远,跟着手机导航,步行20分钟就到。</h1><h1>途径有小印度之称的一条街道。远远就听到熟悉的印度音乐,露天广告画里都是印度美女,人们都躲在室内或屋檐下,印度人的外貌特征很明显,望去,几乎都是印度人。</h1><h1>据说,这里原是华人聚居地,只是后来华人迁移,随着印度商人和劳动力输入,渐渐地这里变成印裔的活动和宗教族群,慢慢就演变成了今天小印度。</h1> <h1>美美的睡个午觉,避开烈日酷暑,四点半,出租车司机小曾来接我们去升旗山。</h1><h1>升旗山,也叫槟榔山,是当地居民避暑圣地,主峰高830米为槟城至高点。由于昔日英国高官多居住于此,山下士兵利用旗语传递重要讯息,此乃升旗山名称之由来。</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登山小火车轨道</h1> <h1>登上山顶,可俯瞰整个乔治市,可惜当天雾霾大,能见度低。</h1><h3><br></h3> <h1>山上的别墅</h1> <h1>山顶的印度寺庙</h1> <h1>好像哪里都有爱情锁桥</h1> <h1>空气清新,游人不多</h1> <h1>下山后,我们去逛汕头街夜市</h1><h1>熙熙攘攘的人群,小吃水果饮料丰富</h1><h1>这家的四果汤好吃,隔壁的糖水好喝</h1> <h1>最好吃的榴莲猫山王</h1> <h1>逛早市,是了解当地生活的最好方式,感受每座城市热腾腾的生活气息。</h1><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吉灵万山市场</span></h1><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 <h1>1马币 VS 1.7人民币</h1> <h1>大东酒楼叹早茶</h1><h1>老字号,原汁原味的广东早茶文化</h1> <h1>繁忙的海鲜早市</h1> <h1>渔归</h1> <h1>丰收</h1> <h1>渔民捕获的鱼虾以堆论价,谁要谁拍下,价高者得,价格实惠。</h1> <h1>现买现㓥</h1> <h1>过磅</h1> <h1>看服饰,就知道这是大渔业公司的</h1> <h1>晒鱼鳞(不知道是干嘛用)</h1> <h1>吃海鲜是逛早市的最终目的</h1><h1>拍鱼花了110多马币,加工费要80多马币。若是回家自己做,那真是便宜死了。</h1><h1>新鲜滚热辣~好吃!</h1> <h1>吃了一肚子的海鲜,神采奕奕地去参观博物馆,在走动和手舞足蹈中消耗过多的食物蛋白。</h1><h1><b><br></b></h1><h1><b>槟城隧道历史博物馆</b></h1><h1>在隧道中穿行,来到一个个主题隧道馆:怀旧隧道、时光隧道、梦幻隧道、荧光隧道、反地心力等。</h1> <h1></h1><h1>怀旧隧道、时光隧道</h1><h1>利用绘画、图片、模型、蜡像、实物陈列和文字说明,槟榔时光隧道历史博物馆带着我们穿梭时空,发掘老槟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馆内为你详细介绍了槟榔屿如何从1592年被发现开始,逐步迈向今日繁荣和谐的局面。</h1> <h1>情景拍照</h1><h1>有工作人员依情境指导游客做出表情动作并为游客拍照。</h1> <h1>荧光、梦幻、反地心力隧道</h1> <h1>全世界第一间提供室内及室外,颠倒及不同角度倾斜的博物馆——</h1><h1><b>槟城颠倒博物馆</b></h1><h1>人气最旺的博物馆,特别适合同学朋友家庭游玩。</h1><h1>在这里,你可以感受“飞檐走壁”的绝妙体验,捕抓奇思妙想的奇幻世界,拍摄出充满趣味和搞怪的照片,乐趣无穷。</h1> <h1>自由论坛</h1><h1>据说在这里说什么都行,胡说八道而不用负法律责任。</h1><h1>如此,我就上去胡说八道一番啦!</h1> <h1>维多利亚女皇纪念钟楼</h1><h1>建于1897年,共60英尺高的钟楼象征着维多利亚女皇执政60周年纪念。是槟城地标建筑物之一。</h1> <h1>市政厅</h1><h1>经典优雅的英殖民建筑风格,是<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电影《安娜与国王》的取景地。</span></h1> <h1>槟岛市政局建于1903年,建筑风格充满浓郁的欧洲风味。</h1> <h1>打卡网红店</h1><h1>鸿记竹升云吞面</h1> <h1>多春早餐店</h1> <h1>一间价格实惠的商行,我们采购了一些马来西亚特产。</h1> <h1>干净整洁,小文艺小清新的绳舍青旅。<br></h1><h1><br></h1> <h1>在槟城住了三晚,对槟城只是匆匆一瞥,许多值得去的地方因时间不足留有很多的遗憾。</h1><h1>槟城,再见!是期待再次相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