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八月的江西,骄阳如火;八月的茨坪,清爽宜人。</h3><h3> 300名来自江西省各设区市、县课题管理员和部分省基础教育课题负责人为了同一个目标――“以研促教”,汇聚到省教育厅井冈山教师培训中心,参加全省中小学教育成果培育高级研修班。</h3><h3><font color="#010101"> 8月20日的报到,大家冒酷暑风尘仆仆。21~22日,八角楼山庄里六场学习,大家累却快乐地收获!</font><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3> 21日上午进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h3><h3> 纪律是学习的保障,班主任叶荷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学员管理暂行规定》,并给学员们分享了课程安排表。</h3> <h3> 省教研室主任助理杨涛老师受杜侦主任委托进行开班动员,对全省教研成果进行了概述,强调教师要有情怀,要克服职业倦怠,要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h3> <h3> 五场培训、一场课题申报技术指导课,满负荷的安排!</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一场精彩的讲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如何获取更好的研究成功》</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8月21日上午,教</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育界大咖、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时俊卿研究员</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时</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从黄大年教授的深海探测讲起,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教育成果提炼的重要性。接着,跟我们一起探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成果:</span><br></h3><h3>(一)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h3><h3>(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h3><h3>(三)针对基础教育的实际问题</h3><h3>(四)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h3><h3>(五)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h3><h3>(六)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h3><h3> 最后,时教授分享了申报课题时,应注意:方向性问题、思路问题、团队组织问题以及成果表达问题。</h3> <h3> 第二场报告:</h3><h3> 《基础教育教研课题申报和结题的常见误区——兼谈教学成果奖的申报》</h3><h3> 21日下午,江西师范大学揭安全教授为我们演绎了在课题申报存在的突出问题:</h3><h3>(1)选题太大,研究问题不聚焦。</h3><h3>(2)研究目标不明确,或研究目标空洞、过大。</h3><h3>(3)研究问题提炼不到位。</h3><h3>(4)研究对象不明确。</h3><h3>(5)普遍缺少实践检验环节。</h3><h3>(6)研究的问题过于集中,选题面不够宽。</h3><h3>(7)课题申报基本格式不规范。</h3><h3> 有质量的课题研究需要克服以下现象:</h3><h3> 有主题没问题,有议论没理论;</h3><h3> 有想法没方法,有经验没实验;</h3><h3> 有数据没根据,有论点没论据;</h3><h3> 有结果没结论,有成功没失败。</h3><h3> 课题结题标准:</h3><h3> 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难易程度,以及课题的应用价值。</h3><h3><br></h3> <h3> 21号晚上的课题研究平台技术实操课</h3><h3> 由省基础教育课题平台黄频工程师讲授,本来是面向县级管理员的,但大会议室里坐无虚席,许多课题负责人都不想错过学习机会,也早早地等候。黄工程师从用户注册到课题申报、校级审批和县级审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练,并和大家进行互动,让大家更加熟悉掌握流程操作。班主任徐凡老师也在现场解决大家的问题。</h3> <h3> 第三场讲座:</h3><h3> 《指向教学改进、具有普遍和推广意义的教育成果培育:背景、过程和经验》</h3><h3> 22日上午八点三十分,北师大博导胡定荣教授准时开讲,胡教授跟学员们交流了:</h3><h3> 一:我为什么要到初中薄弱校进行教学改进研究?</h3><h3> 二:我是如何开展教学改进研究的?</h3><h3> 三:我在教学改进研究中有哪些发现和发明? </h3><h3> 四:我是如何总结提炼教学改进研究成果的?</h3><h3> 五:我是如何开展后续推广性研究的?</h3><h3> 六:我的研究成果有哪些经验和启示?</h3><h3> 整个上午的讲座让我们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教育大咖在教学教研改革这方面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贡献,胡教授的经验无私分享也让我们今后的教研活动、尤其是薄弱学校的教研少走些弯路。</h3> <h3> 第四场讲座: </h3><h3> 《基于促进教师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成果培育》</h3><h3> 22 日下午的第一堂课,赣州市南康区教研室曾祥尤主任给学员们呈现南康区教研室的课题研究成果“四线三课双层”教研模式,曾主任谈到了他们教研工作的九个抓手和四个感悟:</h3><h3>一抓管理,出效益;</h3><h3>二抓队伍,促提升;</h3><h3>三抓常规,重细节;</h3><h3>四抓视导,明实情;</h3><h3>五抓科研,促内涵;</h3><h3>六抓薄弱,促均衡;</h3><h3>七抓活动,重实效;</h3><h3>八抓质量,重提高;</h3><h3>九抓协作,促发展。</h3><h3>四个感悟:</h3><h3>(1)一群人引领一群人</h3><h3>(2)信息化:温度教育</h3><h3>(3)各项保障</h3><h3>(4)提升理论高度,细读国家方针、政策</h3> <h3>最后一场讲座:</h3><h3> 《以提高教师满意率和基础教育课题研究质量为目标的课题管理、服务和创新》</h3><h3> 萍乡课题办朱红梅主任精彩分享了萍乡课题管理、服务和创新,点点滴滴都是情。萍乡市课题研究管理实行重要改革,正朝着“真课题、真研究、真成果、真品牌”的方向发展,“一根本、两促进、三发展、四立足”,萍乡课题研究有声有色,得到了萍乡老师和上级的肯定!萍乡的做法让学员们耳目一新,大家纷纷表示,要不断探索,激励教师们都在努力做有情怀的科研型教师。</h3> <h3> 从中学校长到教研室十年,管理县级课题十年,其实也在专心做教研,期间还被评为省优秀教研员。培训参加了不少,但这次培训印象尤其深刻,收获满满,概述为三个方面:</h3><h3> 一、对课题的管理有了进一步认识,对有研究意向教师的培养、对课题申报、课题研究、课题结题的管理,向萍乡学习,摸索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把课题研究做真、做实、做强!</h3><h3> 积极借鉴专家课题教研成果提炼方法,挖掘提炼课题研究成果,形成可行的教学教研模式</h3><h3> 二、从胡定荣教授和曾祥尤主任提炼分享的研究成果里,除了课题研究的收获以外,对县区级教研和校级教研多了份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以后我们的教研工作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h3><h3> 三、这次培训结识了一批优秀的教研人,还有一批年轻有为的课题人,都将是我们教学教研路上的好伙伴!</h3><h3> 培训一个独特的感慨:</h3><h3> 省教研室杜侦主任对这次培训的关注令人感动。百忙之中为培训定下基调,专家们都笑着说是在倾尽全力完成杜主任的作业,都是为了江西基础教育课题研究、江西基础教育教研。</h3><h3> '虽然杜主任一直在北京参加会议,但一直利用休息时间在学习群里跟学员互动,答疑解惑,鼓励大家成为种子,将培训的成果传播到全省的每一所学校。杜侦主任最暖心的一句话“省教研室愿意成为教师们的娘家!”</h3><h3> 培训结束了,走出八角楼山庄,回望八角楼,不禁又想起八角楼上的长联:</h3><h3></h3><h3>井冈星火风起兮燎原烈焰多壮丽烽火岁月地覆天翻开国大典礼炮鸣</h3><h3>于都河水萧寒兮红军夜渡征万里逐鹿中原排山倒海中华飘扬五星旗</h3><h3> 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才有横联:共和国从山里走来 </h3><h3> 我们江西教研人和我们的教师要发扬革命前辈那种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省教研室的领导和指导下,用新的科学理念指导,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让教育教研从实践中摸索经验,让理论指导实践,共创江西教育新辉煌!</h3><h3><br></h3><h3> 九江市柴桑区教研室凌学文于九江</h3><h3> 2019年8月2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