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地。</h3><h3><br></h3><h3>战国时期,为夜郎国地。</h3><h3><br></h3><h3>秦统一中国后,属马郡汉阳县地。</h3><h3><br></h3><h3></h3><h3><br></h3> <h3>汉代,分属牂牁郡夜郎县、宛温县、平夷县、犍为郡汉阳县、鄢县。</h3><h3>三国时,分属“南中”的牂牁郡平夷县、兴古郡宛温县,魏仍分属平夷县、宛温县;晋为平夷县、宛温县地;隋为爨氏所有,未入职方。</h3><h3>唐代,隶汤望州、盘州。</h3><h3>宋代,为罗殿国、罗氏鬼国、于矢部地。</h3><h3>元代,分属普安路、普定路、八番顺元宣慰司。</h3><h3>明代,分属普安府(州、卫)、西堡长官司、贵州(水西)宣慰司。</h3><h3>清代,置水城厅、普安州(厅)、郎岱厅。</h3><h3>民国时期,置水城县、盘县、郎岱县。</h3><h3>解放初期,建制未变。</h3><h3></h3><h3>郊区风光</h3><h3>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接着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后改特区)作为煤炭基地相继成立。</h3><h3>1966年,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指挥部。</h3><h3>1967年10月,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成立,六盘水开始成为一个政区,下辖三个特区。</h3><h3>1970年12月分隶安顺地区、兴义地区、毕节地区的郎岱县、盘县、水城县分别与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合并,合并后仍称特区,隶属六盘水地区。</h3><h3>1978年12月,地区改为省辖市,市革命委员会驻水城特区。</h3><h3>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消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水城县。市人民政府驻钟山区。</h3><h3>1999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消盘县特区,设立盘县,以原盘县特区行政区域为盘县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红果镇。至此,六盘水市辖一特区两县一区,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 [1]</h3><h3>2017年11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钟山区凤凰街道石龙村、石桥社区、双龙社区划归水城县双水街道管辖的批复》(黔府函〔2017〕222号),批复:同意将钟山区凤凰街道石龙村、石桥社区、双龙社区划归水城县双水街道管辖。 [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