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古镇之清净和喧闹—片叶看景

民事律师(片叶楼)

<h3>金泽古镇景点的入口处,是曾经与杭州的灵隐寺齐名的颐浩禅寺。原寺始建于南宋,至元定名为颐浩禅寺。后毁于历代兵患。仅仅存古银杏树及柱脚石碑若干。现寺为1992年重修。</h3> <h3>经禅寺拐进古镇,便觉恍如隔世。清静,沉寂。干干净净。</h3> <h3>清静到什么程度呢?几乎看不到人迹。不要说是游客,就连当地的住户,也几乎遇不到。当然还是遇到了一个坐在门口整理葡萄的老太,这绿葡萄就是自家门口葡萄架上结的。已经被别人订购了,打理好以后送去给人家做酒。</h3> <h3>普庆桥。</h3><h3>虽然在古桥之乡的古镇。但这个1999面年建造的新桥还是赫赫有名。此桥仿照清明上河图内虹桥,采用古法建造,不用榫卯结构,更不用钉子。而是采用捆扎法而建。</h3> <h3>普济桥。</h3><h3>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其结构和著名赵州桥相同。被誉为上海第一桥。</h3> <h3>看上去不太起眼的门窗,其实也很有年代了。窗户上的格栅。是用竹子的。</h3> <h3>古镇景点的中心地段。有一处依河建造围合起来的房舍(景色最好的地方)。门口写着金泽工艺社。我想里面应该是很精粹,也很有故事的地方。</h3> <h3>古镇里有很多这样的窗户,爬满了藤蔓。应该是很久都没有人居住了。所以也不会有谁去开合这些窗户。时间和空间在这里都成了虚无。可以留给游客的,就只有想象和猜测。</h3> <h3>又是一处工艺社。</h3> <h3>迎祥桥。</h3><h3>建于元代公元1335年?楠木为梁,青砖铺面。隔步有横愣微微凸起,可以有效的防滑,又不至于被磕绊。</h3> <h3>新建造的石亭,用于点景,小憩。</h3> <h3>如意桥。</h3><h3>元旦始建明朝崇祯年重修。桥边,曾有祖师庙,故此桥又叫祖师桥。</h3><h3>相传昔时金泽不但桥多,曾经有四十二虹桥之说。而且是桥桥有庙,庙庙有桥。</h3> <h3>结对的小狗子,很悠闲的在小巷子里面漫游。这多少给了,这宁静寂寞的小镇,一点流动的空气感觉。</h3> <h3>放生桥。</h3><h3>始建于明代。桥下河名放生河。桥边有总管庙,因而又称总管桥。</h3> <h3>又回到普济桥。</h3> <h3>历史长河中漂浮的古庙遗存。半截古老树桩。</h3> <h3>这是我第二次路过这个古镇,虽然是特意的路过。我觉得不能说进入这个词。虽然路过了,看过了,但还是不了解。这里为什么那么清冷。甚至中午了这里没有普通村镇,必然会有的炊烟,也闻不到一些些。饭菜的香味……</h3> <h3>一静一动,一阴一阳。</h3><h3>这里人头攒动,繁忙喧闹。这就是太熟悉不过的朱家角了。</h3> <h3>坐在阿婆茶楼上可以,很舒服的看着清秀的放生桥。</h3><h3>虽然从地理位置上说,这是一个喝茶的好去处。只是有了这样喝茶的好去处,却未必能喝到好茶。茶楼的服务员阿姨说了。我们主这里主要是卖地方(座位) 而不是卖茶。</h3><h3>所以盖碗茶的盖子我就不打开了。</h3> <h3>下午五点以后,涌动的人流开始慢慢的褪去。</h3> <h3>游客们排着队回家。这样有秩序好像也不多见了。</h3> <h3>猫咪总算可以安静的歇了。</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167efb">摄影:片叶楼(民事律师)</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167efb">微信:mingsls(民事法律咨询)</font></b></div></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