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沿榆次区乡村振兴示范廊带迤逦而行,立时就打开一轴绿水青山蓬勃振兴的灵动画卷。道路两旁绿树婆娑,村庄之中的幢幢农民新居挺拔气派,汩汩流动的潇河掩映着两岸的茁壮苗木,随处可见的温室大棚中,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的更新层出不穷,而操纵它们的新农民的群体在不断壮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这幅活力迸射的画卷生动地诠释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同时榆次区依据区情实际,以“规划引领、政策引领、项目引领、示范引领、党建引领”“五个引领”谋篇布局,奋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先行区”,积极探索出乡村振兴的“榆次路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谋定而后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初,榆次区委、区政府就将科学规划作为重中之重。充分结合榆次实际和特色,瞄定了当仁不让打造“全省乡村振兴先行区”目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榆次区作为晋中首府,居省城南大门,扼山西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产业基础雄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全区主要经济指标稳居晋中市第一,跻身山西省十强。多年来三农工作不仅跻身全省前茅,而且勇摘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等众多国字号荣誉。由此提高标杆,精准定位,提出了提前全国15年基本实现乡村振兴目标,2050年高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更好地发挥好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照此高标准定位,彰显特色,构筑体系。立足于满足大太原城市圈居民的都市型需求,构建了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据此构想,融合突破。高质量推进城乡全面融合,三次产业承接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绿色融合,努力把榆次打造成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充分结合榆次的资源禀赋、市场空间、发展方向,绘就了《榆次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蓝图。全面实施了“8.39”系统工程。开启“八大行动”,量身定制三十九项具体措施,让乡村振兴看得见,摸得着,使得上劲,渐入佳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乡村要振兴,关键看主体。榆次区将目光聚焦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职业化农民等经营主体,广泛带动农民增收。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撬动,推进它们不断发展壮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托起支柱产业,提升了百姓致富能力。做强粮、菜、果、牧、苗等主导产业并持续巩固,通过资金帮扶、强化服务、技术引进等一系列持续不断的政策扶持,使全区农业各项指标始终保持省市前列,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省前三,农民致富产业初步形成并逐步发展壮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培育新型主体,注入了产业发展活力。针对全区新型经营主体,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三新”项目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截至2018年底,全区创建各级示范社138个、示范家庭农场21个。各类经营主体竞相致力振兴,带来蓬勃活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吸引社会资本,增强了乡村振兴实力。榆次区财政每年拿出600万元用于扶持部分农产品龙头企业贷款贴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推广,多措并举培育起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实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龙头企业42家,实现年销售收入59.5亿元。金粮农科、康培集团、得天缘养殖等龙头企业争相涌现,竞相投资农业,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主动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全力提升了三农基础设施,榆次区切实用好项目扶持的关键性作用,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了农村全面繁荣进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持续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让生产环境更加优越。从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入手,榆次区大力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农田改造、农村饮水等重点项目,极大优化了生产经营环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持续加大了民生项目投入,让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榆次区大力实施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安居工程,完成了71个村6.1万户集中供热任务,实现了74个村通天然气,禁燃区面积达到295平方公里,先后建设19座乡镇垃圾转运站,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改厕,让乡村更美丽,家园更宜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持续加大了交通项目投入,让出行环境更加便利。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以15年运营维护的建养一体化办法打造榆次区三级农村循环网络。完成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和村级物流服务点建设,提前实现了全区行政村公交通达率100%。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榆次区充分发挥了示范村的典型引领作用,既创造特色,又可供借鉴、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引领全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典型选得准,自然带得动。榆次区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全线总里程约87公里,将占全区三分之二面积的丘陵山区划为重点区域,特别选取了乌金山镇后沟村、东赵乡石羊坂村、东赵后沟村、北田镇张胡村4个村作为重点推广对象,因它们有产业、有特色、有潜力、有后劲,以此创造了经验,强化了引领带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发展合力强,自然立得住。重点推广村都具有稳定的产业链,较强的村级经济基础,是立得住的示范代表。无论是青山绿水、六美后沟,还是果蔬飘香、田园张胡,无论是产村融合化、多彩石羊坂,还是乡愁体验、古韵后沟,这些典型村都特色鲜明,改革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村“两委”班子发展思路明晰,党员干部廉洁务实,干群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持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典型传得开,榜样力量强。“以点带线、以线扩面”,推进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先后打造了一批新基地;引进了南果北种先技术;改造了一批老园区;普及了一批新装备;培育了一批产业融合新业态。全区乡村振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乡村振兴攻坚,榆次区始终坚持以党建统揽,以“三基建设”为切入,提升了基层支部的能力和活力,充分发挥了农村党组织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作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提升了政治能力,党建引领基层工作。规范了“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全区共创建标准化农村党支部104个,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切实发挥了党组织在各项事业中的引领作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提升了治理能力,乡风民风焕然一新。以德治为先导、法治为根本、自治为基础,建立形成“三治合一”的社会治理体系。农村文化活动丰富,通过精心打造日间照料中心、农村敬老院,初步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提升了服务能力,创富带富造福一方。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榆次区培养打造了一支有钱能服务、有招会服务、有责愿服务的“三农”干部铁军。通过采取资产经营、经营性投资、规范合同、公司经营、征地拆迁、企业注入等“六种路径”,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深入开展农村“领头雁”集中轮训、农业生产托管试点、“强村+弱村”抱团发展,切实提升了农村干部创富带富促发展的实践能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已色彩丰富地呈现,在这条前景广阔的征程上,榆次区干部群众以只争朝夕的时代风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担当,干出特色、创出经验、务求实效,在全市、全省乡村振兴大格局中书写出不负时代的“榆次答卷”。<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